區塊鏈對人類可能產生的巨大變革

區塊鏈對人類可能產生的巨大變革

今天不聊幣,聊一聊未來區塊鏈對人類可能產生的巨大變革。羅輯思維有一期節目羅胖解讀了一本書《與機器賽跑》,這本書裡面描繪了一個很可怕的未來場景。

先看幾個數據

一,富士康前些年啟動了“百萬機器人”計劃,裝配100萬臺機器人,平均每臺成本只要14萬,替換掉了100萬左右的工人。

二,是亞馬遜公司的物流倉庫已經在用機器人分揀貨物,並且研發出了能送快遞的無人機。

三,今日最新數據騰訊市值4萬億港元,4萬人,人均創造市值1億港元。阿里市值3萬億RMB,員工人數7.3萬人,人均創造市值4000萬。

以上數據顯示,機器越來越智能效率越來越高,隨之而來帶來的結果是隻需要更多的人去從事勞動生產。

大公司人均創造價值越來越高,數年之後人類將面臨大面積失業。機器、人工智能、AI會讓許多工作崗位消失。

薪資分佈最靠前10%的人,比勞動力其餘人等做得都要好得多,可即便是在這一群體中,也出現了日益加劇的不平等。

1%收入最高者的收入增長速度比其他最高者都要快。反過來,0.1%和0.01%收入最高者的收入,增長得甚至更加快。

從這個趨勢看下去,未來可能只要1%的人類和機器協同工作就能夠養活全球人口了。

一個人滿足基本溫飽是很簡單的問題,但是大面積的失業以及帶來的無尊嚴的感覺有可能會引發人類有史以來的最大動盪和危機。

這個問題怎麼解,羅胖當時也沒有答案。

生產關係矛盾的轉移

在工業時代,人類面臨的主要社會矛盾是資本家和工人之間的社會矛盾。資本家想要儘可能多的佔用工人的勞動時間。隨著公司制的普及以及員工持股計劃讓這一矛盾得到緩解。

比如華為這樣的經濟體,通過全員持股,激發出了強大的活力。

而在互聯網時代,有一個非常強烈的隱形矛盾被忽略掉了。即消費者/用戶和廠商/平臺的矛盾,消費者想要儘可能多的使用價格低的產品,廠商想要把價格賣的越高越好。

互聯網社會又有一個嚴重的問題是,用戶和平臺之間的矛盾。互聯網社會的消費結構已經和工業社會嚴重不同了,工業時代的消費大概是買個包子,吃到肚子裡整個消費環節就結束了。

而互聯網社會,更多的產品用戶它既是產品的使用者,同時也是產品的傳播者和內容的生產者。

我們很難意識到一個問題,比如微博上面99%的內容是由用戶來進行生產的,微博上面的社交關係也是都是用戶連接起來的,我們也進行閱讀、消費、傳播,微博用戶數量龐大、活躍用戶越來越多,股價也越來越高。

最後我們這些用戶發現,因為我們既不是微博的股東,也不是微博的員工,我們雖然創造了這麼多價值,而微博的股價卻和我們完全沒有關係,我們安全享受不到我們創造的價值。

我們是不是被平臺給剝削了什麼東西呢?

互聯網平臺剝削了我們什麼?

互聯網經濟有一個經典的理論,羊毛出在狗身上,豬來買單。互聯網最經典的打法,是免費把用戶吸引過來,然後賣廣告和增值服務,比如360免費殺毒顛覆了收費的瑞星。根據經濟守恆定律來看,這個價值到底是怎麼創造出來的呢?

為什麼我們看廣告就能創造價值?

其實,我們忽略了我們身上最大的資產,注意力。

我們在免費使用互聯網產品的時候,我們的每一次點擊每一次瀏覽每一個閱讀,以及生產的內容,我們都在貢獻我們的注意力。每一次點擊、瀏覽在廣告商那裡都是有對應價格的。

我們還忽略了我們給平臺貢獻了我們生產出來的資產,數據。我們的淘寶購物記錄,我們的快遞單號,我們的身份信息和資料,我們的電話號碼,我們的學歷身份信息,我們運動數據和健康數據,我們的信貸記錄,在黑市也都是有明碼標價的。

一條快遞單號信息批發1塊,一個精準的高端女裝的快遞單號信息8塊到10塊,一條精準的貸款用戶信息價值上百塊。

每一個互聯網的平臺都沉澱了用戶貢獻的巨大用戶數據,用戶不僅沒有拿到收益,平臺甚至還用大數據來殺熟。

有旅遊網站用戶就發現,他經常訂機票的平臺的價格和朋友手機從那個平臺訂機票價格貴,因為大數據發現他是這個平臺的老用戶,已經養成了使用習慣,並且對價格不敏感,隨意比新用戶價格貴。

這就是當下互聯網社會的矛盾,用戶和平臺之間的矛盾,互聯網廠商剝削了用戶的注意力和數據資產。

我們完全沒有意識到,你要我看廣告,你來掙錢,那你是不是應該給我分點錢?你用我的數據去做事情,提高了效率,節省了成本,你是不是應該給我分點錢?

如何通過區塊鏈來解決

區塊鏈的概念就不再普及,區塊鏈是下一代價值傳遞的互聯網,可以讓一切價值和資產流通起來。

我們發現通過區塊鏈技術和TOKEN ECONOMY(TOKEN經濟),可以把我們的行為進行數據化,把數據進行資產化,最終實現行為和注意力的資產化。

比如我們能不能創造一種新型的產品經濟體,這個經濟體發行一個TOKEN,這比如微博發行一個TOKEN,TOKEN即對應微博的股權,同時也是網站內價值流通所使用的積分和代幣。

我們只要使用微博,關注,瀏覽,轉發,發行就能獲得TOKEN獎勵,把我們用戶注意力產生的價值返還給用戶?

這樣所有的用戶也都成為了平臺的股東,也能享受到平臺增長的價值和紅利,從而激發更加巨大的活力。

完全可以,現在也已經有這種類型的產品在做了。比如steem這種UGC內容平臺,用戶在上面創作內容和使用平臺閱讀都會得到獎勵。

steem從2016年3月上線,一年左右時間Aleax(網站流量大小排名網站)排名就進入了2000內,現在排名是968,可見非常活躍。

數據也是一樣,比如公信寶,通過區塊鏈把數據進行上鍊,用戶貢獻數據就會有對應的價值。有第三方採購和調用數據,用戶可以拿到自己數據產生的收益。

這些新型的經濟體和方式是解決目前用戶和平臺生產關係的辦法,把用戶創造的價值通過區塊鏈和token返還給用戶,這絕對是未來的趨勢。如果真的能實現,那豈不是就實現了互聯網的共產主義了,公司制也會慢慢被瓦解和代替掉。

10億網民和平臺共同創造了多少價值?

區塊鏈對人類可能產生的巨大變革

根據艾瑞諮詢2018年1月1日統計數據顯示,中國互聯網TOP100,市值和估值榜單,總市值/估值合在一起達到102460億。這些市值10億網民其實也應該進行分享。

這些市值如果平均到10億互聯網網民身上,人均市值10.246萬。

互聯網共產主義的實現絕對不是靠去絕對平均,而是通過市場的方式來進行變革,讓用戶來進行選擇和投票。

在體驗相同,服務相同的情況下,用戶肯定願意選擇自己利益最大化的產品。平臺的創造者和運營者也確實應該得到不錯的回報。

哪裡有壓迫哪裡就有反抗,讓能夠創造價值並且願意與用戶分享價值,不剝削用戶行為和價值的企業做大顛覆掉古典互聯網企業,肯定也是民心所向。

我覺得在2020年,一個人即使不做任何工作,只要給區塊鏈互聯網產品貢獻他的注意力和自己的數據,也能生活下來。而如果在會點什麼小技能和特長,那也可以生活的很滋潤了。

那會不會人人都沒有動力工作了?不會的,一個努力上進高淨值的人所貢獻的注意力的和數據價值的權重肯定是更高。如此看來嗎,開篇所提出的問題,這也是一種解法。

互聯網思維曾用免費顛覆了付費,區塊鏈思維將用全民參與、用戶持股(token)、共享股權(token)徹底顛覆互聯網思維。

如果通過區塊鏈實現了這種場景,改革了生產關係實現了互聯網共產主義,區塊鏈是不是很偉大?絕對是創世紀的產物!說起來我都不免感到興奮和自豪,多麼偉大的時代,而且我們正在參與歷史,見證歷史。

這是老金的一些拙見,如果你感覺有啟發,歡迎分享給更多的朋友。

另外,我們正在尋求一筆戰略融資,目前我們團隊自我估值5000萬,擬出讓10個點,融資500萬。

歡迎介紹佈局自媒體團隊意向的投資人,要那種慧眼識珠的。要求投資人必須有區塊鏈頂級的行業資源,財務投資人就不考慮了。歡迎各位投資人、大佬翻牌,介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