採得百花終成蜜 不忘傳承更創新

百花蜂業不斷突破傳統發展理念和營銷模式,讓“老字號”金字招牌歷久彌新

“你們知道小蜜蜂有幾隻眼睛嗎?”“蜜蜂最早出現在多少年前?”“一蜜囊的花蜜,蜜蜂需要採集多少朵花呢?”……6月10日上午,第三屆“首都國企開放日”活動正式啟動,位於亦莊經濟開發區同濟中路7號的北京百花蜂業科技發展股份公司開門迎客,近百名市民朋友前往參觀。觀看蜂產品科普教育片之後,講解員耐心地跟前來參加的小朋友們進行互動。

百花蜂蜜是北京人民日常生活離不開的保健食品,伴隨著一代又一代人的“甜蜜記憶”。這樣一家擁有百年曆史的“老字號”企業,卻能靈巧地走在傳承和創新的“平衡木”上,不斷煥發新的生機和活力——不管是在北京物美、京客隆等大型商超,還是在天貓旗艦店,甚至近期非常火爆的“盒馬”的貨架上,都能看到百花蜂蜜的身影。

商務部流通發展司2017年主持發佈的《老字號發展報告(2015-2016年度)》顯示,在一些行業和地區,老字號的發展勢頭強勁,呈現可喜狀態。無疑,百花就處於發展勢頭良好的“老字號”企業之列。其突破創新、蓬勃發展的實踐很好地回答了“老字號”如何保持自己的新鮮度和競爭力、如何在消費者“求新”和企業“求變”之間尋找平衡,也給“老字號”們提供了一個在傳承和創新中轉型升級的鮮活樣本。

轉型發展之路

從賣原料到創品牌

說起“老字號”,一塊招牌,就是一段傳奇。

百花的發展歷史最早可以追溯到1833年前(清道光年間)創辦的“永豐蜜店”;1919年,我國近代著名養蜂學家黃子固在北京創辦了“李林園養蜂場”,這是百花的前身;1956年,永豐、萬和、志誠等幾家蜜店和私人養蜂場合並,更名為“北京蜜蠟加工廠”。

1988年,北京市供銷社組建專業公司,成立了北京市蜂產品公司,當時的百花還只是一家為藥廠提供蜂蜜原料的加工企業。無論如何,也難以將其與蜂蜜行業第一品牌聯繫起來。面對80年代“三角債”盛行的困局,百花的決策者經過反覆思索、調研,提出一個大膽經營戰略:不能再靠賣原料吃飯了,要賣產品,一定要搞產品生產。

說起百花創品牌的歷史,閔才良談到了幾個重要的時間點——2006年,百花被商務部認定為首批“中華老字號”;2008年,百花成為中國蜂產品行業惟一的奧運供應企業,因圓滿完成供奧任務而受到北京奧組委表彰;2016年,百花蜂業與全聚德、稻香村、六必居、吳裕泰等61家京城“老字號”同獲“北京老字號優秀企業獎”。

歷久彌新之道

創新擦亮金字招牌

沒有一個成功的品牌可以一勞永逸,任何品牌的生命力都源自於創新。

通過品牌衍生來實現產品創新。從大眾品牌“百花”衍生出中高端稀有蜜種的“巢本”系列,開發出扶農品牌“熊貓蜂蜜”高端中蜂蜂蜜系列,針對“老字號”文化與品牌融合創新出具有傳統文化底蘊的故宮系列“宮蜜”“貢蜜”,並獲得了故宮博物院首屆“紫禁城”杯中華老字號文化創意大賽銀獎。

通過觸電互聯網,擁抱新零售,線上線下優勢互補,實現營銷創新。閔才良稱,百花早在10年前就涉足電商領域,先發優勢明顯,與線上天貓、京東品牌資源整合,在線下傳統渠道與社區連鎖專賣進行品牌升級,同時搶佔“盒馬”、7FRESH,率先在線下新零售佈局,觸發銷售新動能。未來,百花蜂業還將持續提高電商渠道投入比重,利用天貓出海,將中國的好蜜推介向世界。

通過與虛擬現實等新科技融合,開啟互動文化體驗,實現文化創新。百花在廊坊生產基地建造的蜜蜂文化體驗中心,將成為全國首個運用高新科技,與品牌文化、“老字號”文化、蜂行業文化相融合。閔才良透露,“未來,還將和京津冀學校開展合作,將這個多功能體驗館作為學生課外實踐的基地。”

通過啟動全自動、智能化生產線,實現技術創新,最大限度地保證了蜂蜜的品質和味道。

適應新時代消費人群、消費結構與消費需求的變化,百花不斷突破傳統的發展理念和營銷模式,讓美好的品牌記憶轉化為企業發展的活力,使“老字號”的金字招牌越擦越亮、歷久彌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