黟縣旅遊雜感

黟縣旅遊雜感

2018/04/20

給女兒的一封信(136)

女兒好!我們這一週五天在黟縣水墨宏村,宏村,影視基地,盧村,西遞,宏村水庫,南屏,黟縣,黃山市(屯溪)轉了轉,有些雜感。隨便跟你聊聊。

黟縣旅遊雜感

一,

宏村是以水生財。宏村的汪姓祖宗很聰明,在建村莊時做了很好的規劃,把山泉水引進了村莊,通到了每家每戶的門口。甚至進了家的庭院中。

古人的風水學中講究“乘風則散,遇水則止”;“遇水則發,以水生財”。

水代表財。女人如水。好女人自然能旺夫生財了。這是題外話。

今天宏村一年160萬左右的遊客量,每個遊客門票一張104元,給汪姓的子孫後人積德了。

黟縣旅遊雜感

二,

我們這次住在水墨宏村的朋友老金安排的一個村民家。當地的村民都很憨厚實誠。這裡的民風普遍淳樸;到處都是黑白分明的徽派建築,一派水墨丹青。

當然,如同任何地方都有“刁民”一樣,黟縣也有。有的人為了拉客,才早上7:00多,她就告訴你,“接下去沒公交車了。公交都去拉上學的小孩了”。

一個文革,禮崩樂壞,不知要經過幾代人才能把墮落的道德挽救回來?

黟縣旅遊雜感

三,

宏村的商業化太嚴重了。如此下去,沒有像鼓浪嶼那樣限制遊客量,村裡的民宿,酒店的汙水處理是不是會爆棚了?

而且,是否有汙水處理就直接排洩也不得而知。

根據當地人講,以前南湖是看得見底的。如今雖然也是很清澈,但已經看不見底了。

黟縣旅遊雜感

四,

今天在去南屏之前,先到黟縣縣城轉車。

這個縣城還不如黟縣的任何一個農村可愛。洋不洋土不土的。正常的徽派建築,兩三層高,最能體現徽派建築的氣派與格局;而縣城的建築,即是連體,又是大都超過三五層的,沒有徽派建築的做派,又沒有城市高樓大廈的氣勢。

只是到了黃山市的近郊……休寧縣城,還有黃山市,才感覺到這裡有些像武夷山的市裡,乾淨整潔,又有城市該有的模樣。

黟縣旅遊雜感

五,

去了南屏有點失望。跟這個拍了30多部電影,電視劇的村子有些名不副實。

我想,原因大概一是跟前面看過的宏村,盧村,西遞同質化了;二是保護維修的力度不夠,有的房子還是破破爛爛的。

也許要先來這裡看看外去看宏村。

這個南屏,我走在其中,越走越感覺到怎麼是走在我的故鄉……福建省古村落黃田村?

只不過一個是徽派,而我們是土樓;一個是安徽的青石板,一個是鵝卵石。

從縣城來這裡的車子兩個小時才一班。從南屏回縣城的車子中午是沒有的,班次也很少。交通不便。

一趟小巴班車,也沒幾個人,多為老弱病殘。其他地方的公交也是如此。本來只有不到10萬人口的小縣,加上出外打工,大抵留在家裡的,只有老人居多?

黟縣旅遊雜感

六,

黟縣是徽派建築文化的集中代表。而徽派建築是中國三大地域文化……敦煌學、藏學、徽學中的徽學在建築上的體現。

在這三大建築文化中,徽派則是漢文化的最為集中體現。

漢文化什麼特點?好大喜功。重視面子超過裡子。再沒錢的人,也是“千兩(銀子)(蓋)門面,4兩(蓋)房”。

徽派建築的最大特點就是雕刻……石雕,木雕,磚雕。一般人家都是“做三雕”。

黟縣旅遊雜感

七,

黟縣的空氣很好。早中晚的溫差大。大到中午與早晚的溫差可以是10度以上。中午的紫外線特別厲害,把皮膚照得火辣辣的。

溫差大,這大約得益於這裡山林密佈,吸熱快。

一路上連公路兩旁都是行道樹。山風徐來,樹葉之味讓人不禁深呼吸,大大敞開肺氣泡。無所顧忌。

從黟縣縣城坐公交到黃山市,大部分路段沿著溪流而行,山水清澈,山蔭遮蔽。我還是有些武夷之感。

黟縣旅遊雜感

八,

黃山人的文化底蘊,從黃山市(屯溪)老街可見一斑。整條長長的老街幾乎找不到一家其他地方習以為常的“吃”,而是隻有文房四寶,徽墨、歙硯;黃山綠茶。

吃的也是以黃山燒餅,真空包裝的臭桂魚等土特產居多。就是沒有閩南老街上到處都是的小吃店。

很奇怪。

黟縣旅遊雜感

九,

宏村鎮的老宅主人很有意思。他們大都是老人,人家來家裡看老宅,他們也成了“大熊貓”。

不過他們已經習慣天南海北的人“闖進私宅”來探頭探腦的。

不過有一點是我很感慨的,精明的徽商賺了錢,除了回來蓋房子之外,還收藏了很多古董。

這些瓶瓶罐罐今天就成了後人的財寶。有的人家據說有一整間的古董。

收藏古董的意識,比我們閩南人普遍多了。

黟縣旅遊雜感

十,

徽派文化的一個重要體現就是楹聯文化。無楹聯不成老宅;無楹聯不成徽商文化。

在宏村的汪家祠堂……清末鹽商汪定貴住宅承志堂裡,楹聯精闢,句句在理:

靜者心多妙,飄然思不群”;

“以八千歲為春,之九萬里而南”;

“青原射雉朝盤馬,秋院焚香夜弄琴”;

“咬定一兩句書終生財寶,栽成五七竿竹滿目兒孫”;

“幸有兩眼明多交益友,苦無卅年暇熟讀奇書”;

“二字箴言惟勤惟儉,兩條正路曰讀曰耕”;

“忙裡偷閒、坐且行、行且坐,勞極思逸、談而笑、笑而談”;

“善為玉寶一生用,心作良田百世耕”;

“教子教孫須教義,栽桑栽茶勝栽花”;

“幾百年人家無非積善,第一等好事只是讀書”;

“兒孫自有兒孫福,莫為兒孫做馬牛”。

黟縣旅遊雜感

他們的楹聯文化無處不在。就連宏村景區的出口男廁裡,居然也有一幅楹聯!

這我還是第一次在廁所看到楹聯。

文革時,文化被當做封資修打到掃除;今天,文化有時候又被不分青紅皂白的標榜。

同中國的很多地方一樣,宏村鎮的一路邊,大大的寫著一個指向牌:賽金花故居。

黟縣旅遊雜感

前幾年在去南靖雲水謠的路上,還看到路邊一個牌子:“呂秀蓮祖籍地”。

不知道一個臺獨分子有什麼好榮耀的?這種連血脈情緣都不認的人,實在該驅逐出宗祠才是。

紀念賽金花還多少講得過去。畢竟這個生活在19世紀末20世紀初葉,具有傳奇色彩的中國女子,曾作為公使夫人出使歐洲四國,也作為妓女而知名上海,還在八國聯軍入侵北京後,起到了勸說聯軍統帥,保護北京市民的作用。

而呂秀蓮除了當過“副總統”之外,有何嘉德懿行?!

黟縣旅遊雜感

十一,

至於為什麼徽派建築是黑白兩色,黛瓦粉牆?我以為,這跟《黃帝內經》的五行與五色的搭配有關吧:東方木,在色為蒼;南方火,在色為赤;中央土,在色為黃;西方金,在色為白,北方水,在色黑。

天地萬物是由金、木、水、火、土這種基本物質組成。而顏色配五行既五色,也就是青、赤、白、黃、黑這五種顏色。

木=青色,為木葉萌芽之色

火=赤色,為篝火燃燒之色

土=黃色,為地氣勃發之色

金=白色,為金屬光澤之色

水=黑色,為深淵無垠之色

那為什麼徽商建築時單挑了黑白兩種顏色?金生水;積水為財吧。況且紅黃乃是皇家之色,是不可僭越的。

黟縣旅遊雜感

愛你的老爸。

寫於黃山市老街附近的一個徽菜土菜館。完成於黃山北站候客廳。

黟縣旅遊雜感

黟縣旅遊雜感

黟縣旅遊雜感

黟縣旅遊雜感

黟縣旅遊雜感

黟縣旅遊雜感

圖文:學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