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求財富,要按春生夏長,秋收冬藏的順序去追求

追求財富,要按春生夏長,秋收冬藏的順序去追求

英國漢學院《群書治要》講座第3講01節

「夫物速成則疾亡,晚就則善終。朝華之草,夕而零落。松柏之茂,隆寒不衰。是以大雅君子惡速成。」

這句話出自《群書治要》卷二十六《魏志下.王昶傳》。

追求財富,要按春生夏長,秋收冬藏的順序去追求

「王昶,字文舒,太原人也。遷袞州刺史。為兄子及子作名字,皆依謙實,以見其意。故兄子默字處靜,沈字處道;其子渾字玄沖,深字道沖。遂書戒之曰:「夫人為子之道,莫大於寶身全行,以顯父母。此三者,人知其善,而或危身破家、陷於滅亡之禍者,何也?由所祖習非其道也。夫孝敬仁義,百行之首,而立身之本也。孝敬則宗族安之,仁義則鄉黨重之,此行成於內、名著於外者矣。若不篤於至行,而背本逐末,以陷浮華焉,以成朋黨焉。浮華則有虛偽之累,朋黨則有彼此之患。此二者之戒,昭然著明,而循覆車滋眾,逐末彌甚,皆由惑當時之譽,昧目前之利故也。夫富貴聲名,人情所樂,而君子或得而不處,何也?惡不由其道耳。患人知進而不知退,知欲而不知足,故有困辱之累、悔吝之咎。語曰:‘不知足則失所欲。’故知足之足,常足矣。覽往事之成敗,察將來之吉凶,未有幹名要利,欲而不厭,而能保世持家、永全福祿者也。欲使汝曹立身行己,遵儒者之教,履道家之言,故以玄默沖虛為名,欲使汝曹顧名思義,不敢違越也。古者盤杅有銘,幾 杖有誡,俯仰察焉,用無過行,況在己名,可不戒之哉!」

在《王昶傳》中記載,「王昶,字文舒,太原人也。」他是太原郡晉陽縣人。為什麼古人的傳記都把這一個人是哪裡人來首先說明?因為一個人有成就,為國家建功立業,對他這一個地方都是一個貢獻,所以這個地方的人都以他為榮耀,所以首先標示出他的家鄉。

那麼同理,若果一個人做了惡事,遺臭萬年,那麼他所在之地,他的整個家鄉,也都跟著蒙羞。所以這是提起一個人的責任感。

後升任兗州刺史,這個刺史也就相當一個省的省長。他給哥哥的兒子和自己的兒子取名的時候,都是依照謙虛和誠實的意義來體現對他們的期許,以見其意。這個「見」和「現」是相同的。所以他給他哥哥的兒子取名,叫王默,字處靜;另一個叫王沈,字處道。他自己的兒子一個叫王渾,字玄沖;還有一個叫王深,字道沖。

他又告誡他們說,為子之道最重要的就是珍愛自己的身體,保全良好的品行,並以此來顯揚父母。這三件事人人都知道很好,可是還是有人身危家破,甚至走向滅亡。這是什麼原因?就是因為他們開始所學的就不是正道,孝敬仁義是各種品行當中最重要的,也是立身的根本。

講孝敬,則家族內部才會安定;講仁義,就會受到鄉親們的尊重。也就是說,一個人在內培養起深厚的德行,名聲就自然會顯揚於社會,為人所認可,為大眾所尊重。

追求財富,要按春生夏長,秋收冬藏的順序去追求

人如果不堅定地培養良好的品德,而捨本逐末,什麼叫捨本逐末?就是追求口才好,追求名利,這樣的話就會陷入華而不實,或者會導致結成朋黨。

為什麼會結成朋黨?結黨的目的當然是為了營私,為了謀取利益,但是自己沒有德行做基礎,結果就結成朋黨,以謀取私利。這樣做有什麼後果?華而不實就會有虛偽的毛病,結成朋黨則會有彼此牽累的禍患。這兩方面的教訓可以說非常顯明,但是仍然有很多人重蹈覆轍。

捨本逐末的現象更為嚴重,這都是迷惑於一時的虛名,貪圖於眼前的小利所導致的。所以「黨」在古代是一個貶義詞,結黨營私。為什麼會有黨派呢?就是因為要謀取私利,有私心、私慾沒有放下。

富貴和聲名可以說是人人都喜歡的,在《論語》上孔子也說「富與貴是人之所欲也」。孔老夫子非常的平實,他承認每一個人都喜歡富貴。為什麼呢?如果有了地位,可以下一個命令,匯集天下百姓。所以古人說:「官門好積德」,所以古人圖書做官是為了能夠利益大眾。

那麼有了錢之後?你看我們想弘揚傳統文化,能夠通過電視臺等,把傳統文化傳播到更廣泛的範圍。所以哪一個人不喜歡富貴呢?這是每一個人都願意追求的。

但是君子有時候能得到富貴聲名,但是卻不想要,不願意要。這是什麼原因?

這是因為他們厭惡不是由正道而得來的名利。人生值得擔憂的事,是隻知進而不知退,只知放縱慾望而不知滿足,所以才會有遭受困辱的憂患,才會犯下令人悔恨的過錯。所以常言道,「不知足,往往會喪失其所擁有的」,所以知足的富足才是長久的富足。

觀察往事的成敗,看清將來的吉凶就會明白,追名逐利、貪得無厭的人,沒有能夠保持家族不衰而長久享有福祿的。我是希望你們立身處世要遵從儒家的教誨,奉行道家的箴言,所以用深沉、靜默、謙和淡泊之意為你們取名字,希望你們顧名思義,不敢違背逾越聖人的教誨。

所以只要讀聖賢書,依教奉行,這個人的人生才不會走彎路。

追求財富,要按春生夏長,秋收冬藏的順序去追求

在古時候,在盤、盂上鑄有銘文,「湯之盤銘曰:苟日新,又日新,日日新。」在他洗臉的盤子上都有提醒他的銘文。幾、杖上也刻有教誡,為的是低頭抬頭都能看見,以提醒自己不要有越軌行為。更何況這些警言就在自己的名字之中,能不隨時提起警誡嗎?所以古人對自己道德的修養非常重視,所以你看,讓他隨時隨地地受到提醒。說明這是古人對道德修養特別重視。

那我們現在隨時隨地可見的是什麼呢?大家打開電視隨時可見的是什麼?我們不看電視了,是吧?但是我們以前看過電視吧?打開電視隨時可見的都是廣告。特別是我們看新聞聯播,新聞聯播的前幾分鐘全都是酒的廣告。所以你看一個國家有沒有文化呢,從這裡呢就能看出來了。

這個酒發明的時候,有人把它呈現給禹王吧。禹王就說,今後一定是有因為酒而亡國的。所以怎麼樣呢?他嚐到了酒的味道啊,就知道以後會有人沈湎於此而亡國。而我們現在還把酒的廣告放在收視率高的時段。說明什麼呢?說明我們現在追求的都是利益。利益至上。所以這個商業社會的特點啊,就特別地明顯。商業廣告是隨處可見。

那麼寫完這些呢,後面他就說了這幾句話。「夫物速成則疾亡,晚就則善終。朝華之草,夕而零落;松柏之茂,隆寒不衰。是以大雅君子惡速成。」夫就是凡,所有的意思,這裡是沒有例外的。疾,疾亡的疾,就是快速地,急速地。就,就是成功,完成的意思。朝華這個華,也寫作花草的花,指早晨開的花朵。隆寒就是指嚴寒。大雅君子就是指才德高尚的人。

那麼這句話的意思就是說啊,凡是事物發展過快,那麼衰亡也快,緩慢穩定的發展,則容易由圓滿的成果。

我們觀察自然界呢,就可以看到,早晨開花的草,到了傍晚就凋落了。而茂盛的松柏,即使是在非常嚴寒的冬天也不會枯萎。所以德高才大的君子忌諱速成。那我們從這裡就要問這樣一個問題,為什麼松柏到了非常嚴寒的冬天也不會枯萎呢?為什麼呀?因為松柏它有根,它經受過嚴寒的考驗。所以一個人的成長,要從自然界的萬事萬物中有所體悟,獲得啟示。

但是我們在現代社會上啊,像王昶所說的這種捨本逐末的事卻越來越多。結果怎麼樣呢?

結果就如孔子所說的,欲速則不達,見小利則大事不成。愈是想求迅速,愈是達不到目標,適得其反。看到眼前的蠅頭小利,反而把大事耽誤了。

比如現代人,很多人都是追求財富、名聲和地位,但是忘記了《大學》上的教誨:「貨悖而入者,亦悖而出」。

結果呢,追求財富,也沒有按照春生夏長,秋收冬藏的順序去追求,而是妄想一夜暴富,結果採取了貪汙受賄、以權謀私、坑蒙拐騙的手段,結果怎麼樣呢?結果給自己招致了災難。

那我們現在很多人都沒有學習傳統文化,甚至學習了傳統文化也抵制不住習氣的誘惑,所以想迅速地發財致富。結果怎麼樣呢?貪了很多的錢,不擇手段。最後,一定是災禍立至。世間的錢都不敢去貪著,更何況是十方供養的錢呢?是吧。所以在道場裡工作,在道場裡居住,更是需要小心翼翼,戰戰兢兢,如臨深淵,如履薄冰。

追求財富,要按春生夏長,秋收冬藏的順序去追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