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稀之年,他攜帶妻子赴美養老,因一場意外終結了這段美滿的婚姻

1923年,20歲的梁實秋與未婚妻程季淑依依不捨的就餐話別後,踏上了去美國留學的輪船。彼此約定三年後結婚,梁實秋送給程季淑一塊手錶,程季淑則親手為梁實秋繡了一幅“平湖秋月圖”的手絹。

古稀之年,他攜帶妻子赴美養老,因一場意外終結了這段美滿的婚姻

來到美國後,梁實秋一邊努力深造,一邊思念著未婚妻。轉眼間三年過去了,就在他學業有成,一切順利的時候,程季淑寫信告訴梁實秋家人要給她介紹對象了,如果再不回來,她就要嫁給別人了。

就這樣,1926年的夏天,梁實秋還沒有等到拿碩士學位,提前回國了。1927年2月11日,農曆正月初十,兩人在北京舉行了婚禮。然而,婚後沒多久,大革命形勢變得緊張起來。梁實秋夫婦一路從北到南,開始了顛沛流離的生活。二人最初去了南京,很快北伐國民革命軍佔領南京後,他們又在戰亂中被迫奔赴上海。

古稀之年,他攜帶妻子赴美養老,因一場意外終結了這段美滿的婚姻

在上海,夫妻倆度過了一段平靜而幸福的生活。程季淑懷孕後,梁實秋就不再讓她出去工作。此後,男主外,女主內。程季淑一生的精力主要放在相夫教子上,無論是梁實秋在上海、青島還是北平,她都任勞任怨地照顧著三個孩子和丈夫。

古稀之年,他攜帶妻子赴美養老,因一場意外終結了這段美滿的婚姻

直到七七事變爆發後,北平淪陷。梁實秋也上了日本人的黑名單,上上之策是逃離北平。可岳母已是年老體衰,不堪奔波之苦。他和妻子權衡幾日,決定他一人先走,待局勢稍緩,再作打算。

此後,夫妻一別就是六七年,直到岳母病故後,妻子才帶著孩子們來到重慶,與梁實秋團聚。當妻子和孩子們帶著大堆行李站在梁實秋面前時,程季淑時年43歲,眼角已見皺紋,耳旁已有白髮。

此後他們再也沒有分離過,無論是在戰後的北平,還是漂泊於離島臺灣,抑或是定居美國,他們都相伴相隨,相濡以沫,程季淑總是像大姐姐一樣呵護著梁實秋。

古稀之年,他攜帶妻子赴美養老,因一場意外終結了這段美滿的婚姻

梁實秋在30年代開始就翻譯莎士比亞作品,期間曾停筆過一段時間。退休後,在妻子的鼓勵下,到1970年,終於完成了《莎士比亞全集》的翻譯,一共持續將近四十年的時間。翻譯莎翁著作是一個浩大的工程,但在這漫漫長途中,有妻子的陪伴,梁實秋也不覺枯燥與寂寞。

1972年,將近古稀之年的梁實秋攜帶妻子再次來到了美國,這個他青年時代曾惜別未婚妻留學過的國家。他以後準備和妻子在這裡幸福的養老,和家人們在一起安度晚年。可是誰能料到世事無常,兩年後,他和妻子去市場購物,臨街的一個梯子突然倒下來砸到妻子的身上。最終,妻子因傷勢過重,離開人世。

古稀之年,他攜帶妻子赴美養老,因一場意外終結了這段美滿的婚姻

老伴的死,對年邁的梁實秋來說,是個沉重打擊。美國,對梁實秋來說的確是個充滿了離別的國家。青年時代,他赴美留學,不得不與愛得如膠似漆的未婚妻別離。古稀之年,他攜帶妻子赴美養老,卻因一場意外終結了自己這段美滿的婚姻。於是在妻子故去半年後,他應邀來臺,告別了美國這個傷心之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