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經紅透歐美的宜紅茶產地,壺瓶山八景之泰和流芬

1889年,廣東香山人盧次倫在宜市(今泥沙)創立“泰和合”茶號,把精製的紅茶命名為“宜紅茶”,並修建了規模宏大的泰和合茶號大樓。泰和合茶號是一座磚木結構的粵式騎樓建築,總建築面積為835.39平方米。

曾經紅透歐美的宜紅茶產地,壺瓶山八景之泰和流芬

主樓四周牆及長條形青石鋪墊。大門用高達丈餘大理石砌成,門上刻纏枝卷草紋,栩栩如生,門額有丹青硃紅彩畫,入大門第一進為拜堂,兩側設圓石拱門,是人事、經濟兩個管事辦公地方,由左側前卷門旁登木樓梯上至二層,上有走廊環繞,天井相通,有16間小樓閣,樓閣局部飾以木雕及花卉圖案,工藝精美。過三扇並列相依的石拱門,經天井達第二進為中堂,為接待官府官員、客商的地方,左右各設耳房。第三進為齋房和盧次倫起居寓所。茶號主樓東側是製作、儲存茶葉庫房。外隔有一條石板街,分別毗連建有醫務室、食堂、裱糊鋪、百貨行(均已毀)和現存稍離不遠的騾馬房。

曾經紅透歐美的宜紅茶產地,壺瓶山八景之泰和流芬

茶號圓形拱門、石刻,窗欞之木刻,山牆之泥塑、彩繪等,構圖精美,工藝精湛,其建築無論是石構件還是木構件都表現出一種純樸自然,簡結明朗的地方特色,其重簷馬頭山牆,更顯民間工藝特點和樸實風格。

曾經紅透歐美的宜紅茶產地,壺瓶山八景之泰和流芬

1984年5月,石門縣人民政府公佈為第一批文物保護單位。

2000年6月,常德市人民政府公佈為第二批文物保護單位。

2011年1月,湖南省人民政府公佈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