派出所來了個大管家

派出所来了个大管家

派出所来了个大管家

5月25日,在珠海市公安局斗門分局井岸派出所執法辦案區,民警正帶著一名犯罪嫌疑人進行“電子建檔”,嫌疑人的基本信息被一一錄入系統,並推送給經辦民警及審批領導。

派出所来了个大管家派出所来了个大管家

信息錄入過程被實時無縫對接的監控全程記錄,執法人員和嫌疑人的安全得到了最大限度的保護。這是井岸派出所研發的“執法智能管家”辦案區智能集成管控系統的一次實際應用。

派出所来了个大管家

執法流程電子化,執法公正有保障

派出所来了个大管家

在公安基層派出所,如何記錄違法犯罪嫌疑人被帶至派出所後的信息?怎樣把辦案區執法規範的管理制度變為“看得見、摸得著、可操作”的管控平臺?“執法智能管家”辦案區智能集成管控系統很好地解決了這些問題。

該系統將在辦案區開展的各項工作細化,設定具體操作標準和固定程序,並通過信息技術手段設計成數字編碼,錄入系統,編入不同功能模塊,自動進行智能對接、自動檢索和操作,從而實現對執法辦案流程的智能轉換、執法辦案結果的自動生成和執法辦案全程管控。

派出所来了个大管家

辦案區智能集成管控系統具有安全性高、實用性強、易維護的特點,囊括了電子建檔、安全檢查、流程管控、指紋認證、文書規範、監督提醒、智能監控等7大功能。

當被傳喚的嫌疑人進入執法辦案區後,必須通過“執法智能管家”,掃描身份證、系統查詢導入、登記嫌疑人基本資料、記錄所涉及案情生成電子檔案。同時,系統會自動提醒民警必須進行人身安全檢查並以附件形式記錄身體狀況。完成所有流程後,經領導審批同意,等候室的門鎖方可開啟。

派出所来了个大管家

值得一提的是,系統對人員的指紋具有采集和認證兩種功能:辦案人員可以通過指紋認證登錄系統,獲得對應操作功能並接收到系統登錄信息提示;嫌疑人採集指紋信息後,在辦案區內,可使用指紋認證完成對物品保管、物品領取、檢驗結果、訊問時長和處置結果等信息確認。辦案區所有門禁均採用指紋鎖,辦案民警必須統一使用數字證書或指紋登錄,通過指紋對人員身份進行嚴格甄別並授予不同的操作權限。

“執法智能管家”自2015年運行以來,有效杜絕了執法過錯,執法質量明顯提升,併為民警減負近30%,取得了良好的社會效果。

智能監督全覆蓋,執法安全可持續

“執法智能管家”變執法事後監督為即時提醒,有效解決了以往的監督滯後問題,設置了漏項提醒、錯誤提醒、超時提醒等執法偏差自動即時提醒功能,通過公安短信平臺實時推送至辦案民警和審批領導,大大提高了系統監控提醒的即時性、靈活性。

派出所来了个大管家

“執法智能管家”系統的運行貫穿於民警執法辦案的全流程。民警開展執法辦案若存在不按流程的情況,如漏項、缺項或詢(訊)問過程中超過法定時限的,系統將會自動發出提醒警告。第一項工作不辦結,無法操作下一步流程,實現了全程監督即時提醒,確保執法安全規範。同時,系統將辦案區內所要開展的工作項設置了標準操作流程並自動提供指引,全程記錄各項工作的完成情況並自動提醒未完成的工作項。

派出所来了个大管家

“執法智能管家”有效地實現了為辦案民警減輕工作量的同時,確保嚴格規範化執法。比如,民警進行詢(訊)問嫌疑人時,“執法智能管家”同步生成不同類型的處置文書,如傳喚家屬通知書、檢驗報告、扣押清單、送押人員信息登記表及入所登記表等各類文書;詢(訊)問時系統可以自動將嫌疑人基本資料導入筆錄中,無需重複錄入並自動宣讀違法犯罪嫌疑人權利義務告知書,自動生成詢(訊)問地址及監控編碼。

派出所来了个大管家

“執法智能管家”可以根據案件編號、人員名稱、各辦案環節等,對視頻監控錄像資料的時間軸定位、在先播放、導出下載等實行自動篩查、比對和檢索,跟蹤記錄嫌疑人在各個辦案區域的進出時間,且視頻監控資料一般可保存3年,實現了執法安全的可持續。

派出所来了个大管家

警務創新永無止境

為民腳步永不停歇

在看不見的戰場

珠海公安繼續用忠誠

智慧驅除罪惡的陰霾

守護著老百姓幸福平安的朗朗晴空

派出所来了个大管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