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紹一下廣西百色市 這個忘了介紹

百色市:

百色(壯文:Bwzswz)是廣西壯族自治區下轄地級市,位於廣西壯族自治區西部,右江上游,介於東經104°28'-107°54',北緯22°51'-25°07'之間,西與雲南相接,北與貴州毗鄰,東與廣西壯族自治區首府南寧緊連,南與越南接壤。總面積3.6252萬平方公里。地形為南北高中間低,地勢走向由西北向東南傾斜,屬亞熱帶季風氣候。

“百色”由“博澀寨”演變而來,系壯語,意為山川塞口地形複雜的地方。一說系壯語“拍洗衣服的地方”之意。據傳在鵝江與澄碧河匯合處,有一無底深潭,岸邊有村莊,村女經常在此洗衣,因而得名。

介紹一下廣西百色市 這個忘了介紹

介紹一下廣西百色市 這個忘了介紹

下面介紹幾個當地著名景點:

澄碧湖

介紹一下廣西百色市 這個忘了介紹

介紹一下廣西百色市 這個忘了介紹

廣西百色市澄碧湖風景婉約秀麗的澄碧湖,位於革命老區百色城東北七里處,是廣西壯族自治區人民政府一九八八年公佈的第一批省級名勝風景區之一。澄碧湖位於百色城北7公里處,原是一條地下河,後修建水庫,成為桂西一處著名的大湖。澄碧湖的湖面面積39平方公里,湖水碧波盪漾,壯闊又漂亮,是百色市著名的旅遊勝地。 目前湖區以自然山水劃分為九個景區,一共有二十七個主要景點,包括神奇的天然雅芒崖像、孔雀迎賓林、松林島、楓樹島、情人島、鯨魚島、水果綠洲等。湖區及周圍景色優美,有玲瓏的小島、碧綠的樹林、特色怪石和巖壁等,遊客來此可以在湖區南側一邊步行觀光,也可以乘船環湖遊覽。

蘋果鴛鴦灘漂流

平果鴛鴦灘漂流位於廣西壯族自治區百色市平果縣馬頭鎮金顯村境內,距平果縣城區約15公里 ,20分鐘車程,距南寧市,百色市均為120公里。鴛鴦灘是不可多得的自然河谷景觀,森林茂密、野花爛漫、藤蘿垂懸、空氣清新、負氧離子含量高、河水清澈透底、水草叢生、魚蝦群戲。

休閒、趣味、浪漫、怡情是鴛鴦灘的特色,如果跟MM戀愛中,鴛鴦灘也是不二選擇。

地理位置:廣西百色平果

介紹一下廣西百色市 這個忘了介紹

介紹一下廣西百色市 這個忘了介紹

吉星巖:

吉星巖位於德保縣南10公里處,因地處吉星屯前的“星山”而得名,其秀麗的風光,多姿多彩的地形地貌,被專家稱為一個罕見的岩溶造型“博物館”和“天上迷宮”,又因不定期有不明飛行物出入巖洞更具神秘色彩的魅力。

風景區貫穿五座大山,主要由序洞、通天洞、龍王宮(地下河)、驚天洞、無名洞、摩天洞等六大景區組成。各洞廳寬5至40米,高3至30米。現已探明的景點有五百多處,總長4000餘米。已開發供遊人觀賞的景點有兩百多處。景區內有奧妙無比的千古秘潭、旋梯直上的驚天洞、突兀垂地的定海神針,有金稻鋪地的壯鄉秋色、活靈活現的舞獅滾球、聲傳萬里的千年古鐘,也有滿地盤旋的五線圖譜、金碧輝煌的月亮金山、色調反差的銀灘銀海等奇妙景觀。此外,還有千姿百態、絢麗多彩的動物、植物、器物、地貌等。

介紹一下廣西百色市 這個忘了介紹

介紹一下廣西百色市 這個忘了介紹

樂業天坑群:

樂業天坑群是1998年國土資源部在中國廣西壯族自治區百色市樂業縣進行土地資源調查時發現的一種世界罕見的地質奇觀 — 喀斯特漏斗群。該地區為典型的喀斯特地貌(即岩溶地貌),降水量大,為地下洞穴的發育提供了良好條件。其典型特色是地質構造獨特,生物種類繁多。代表景觀為大石圍。

地址

廣西壯族自治區百色市樂業縣同樂鎮刷把村百巖腳屯蔣家(790縣道旁)

介紹一下廣西百色市 這個忘了介紹

介紹一下廣西百色市 這個忘了介紹

接下來推薦幾款當地特色美食:

炒粉蟲:

炒粉蟲是廣西百色的特色美食。粉蟲不是蟲,是廣西的一種特色食品,是米制品。

介紹一下廣西百色市 這個忘了介紹

介紹一下廣西百色市 這個忘了介紹

那畢麻鴨

那畢麻鴨肉質結實,味道鮮美清甜,出肉率高

介紹一下廣西百色市 這個忘了介紹

蕉葉滋

民間風味小食。將糯米淘淨,浸泡後磨成米漿,裝入布袋,壓幹水分。將洗淨燙軟的芭蕉葉剪成六寸左右的方塊,塗生油以防粘連,將幹米漿用蕉葉包好煮熟。名曰蕉葉餈。喜吃甜的,將糖煮成濃糖漿,加適量豬油,與幹米漿搓勻,拌以白糖、芝麻、碎花生仁為餡,包成長條形,入蒸籠中蒸20分鐘即可食。喜吃鹹的,則在幹米漿中加適量鹽,或用甜皮包鹹餡。吃起來除了有一般餈粑的風味外,還有蕉葉的清香。

介紹一下廣西百色市 這個忘了介紹

竹筒飯

介紹一下廣西百色市 這個忘了介紹

介紹一下廣西百色市 這個忘了介紹

竹筒飯,外號香竹飯,根據材料的不同可以劃分為好多品種,花樣繁多,比如:大米竹筒飯、糯米竹筒飯、肉香竹筒飯、紅豆竹筒飯等,也就是說,食材可以根據個人喜好來添加。糯米的香味夾雜了竹子的清香,再配以肉類蔬菜,讓人食慾大開。

最初的時候是因為竹筒飯方便攜帶,冷熱皆能吃,由於其帶濃郁的山野之風,美味養生,所以現在在家或者餐館也有銷售。外地的旅客不妨摒棄平素用碗盛飯的習慣,來品嚐一下竹筒做的飯有何不同。

今天的介紹就到這裡了

可能文章總結的不好 但大家提出來 不好的地方我會改進

謝謝 喜歡的點個關注吧

文:時年1998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