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ucci 強化對供應鏈的控制,未來將把皮具生產外包率降低至40%

為滿足中國消費者旺盛的需求,縮短產品生產週期,不少奢侈品牌都在將更多的產品從外包轉為內部生產,法國奢侈品集團 Kering(開雲)的旗艦品牌

Gucci 也在其中。

Gucci 近期宣佈,未來會降低對獨立皮具供應商的依賴,把外部生產的比例從當前的75%削減至40%。

全球知名傳訊服務集團 WPP 聯手市場諮詢機構 Kantar Millward Brown 公佈的2018年度 BrandZ 全球最具價值品牌排行榜顯示,Gucci 品牌價值同比增長66%至224億美元,是奢侈品牌中品牌價值增幅最大的品牌。競爭對手法國奢侈品集團 LVMH 旗艦品牌 Louis Vuitton (路易·威登)以411.38億美元的品牌價值蟬聯奢侈品牌價值第一。(詳見《華麗志》此前報道:2018年 BrandZ 全球百大品牌榜:奢侈品牌 Gucci 品牌價值增幅最大,Chanel 跌幅最大)

從銷售額看,Gucci 已經成為繼 Louis Vuitton 之後的全球第二大奢侈品牌,但 Gucci 還有更大的目標:未來某天能超越競爭對手 Louis Vuitton,成為全球第一大奢侈品牌。Gucci 本財年的目標是保持品牌增速保持在整體奢侈品市場增速的兩倍,最終實現100億歐元的年銷售額。(詳見《華麗志》此前報道:Gucci首席執行官 :年銷售額衝上百億歐元指日可待!)

Gucci 的 CEO Marco Bizzarri 指出,希望品牌從產品概念到門店上架的生產週期能縮短一半,同時確保品牌的生產能力能跟得上銷售額的增長。“我們想要縮短從投產至完成生產的週期時間,但如果把生產分散到各個小生產商處,這個目標就很難實現。”

Marco Bizzarri 指出:提高內部生產能力的同時,還要確保公司的生產工藝不外流。意大利品牌通常會與分散的意大利工匠組成的外部生產網絡合作包袋等產品,但 Hermes(愛馬仕)、Louis Vuitton 等法國品牌都擁有自己專屬工坊。

Gucci 目前已經買斷10家本土供應商的產權,另外10家的收購流程也即將完成。不過,Gucci 的內部生產多數還會通過與外部工坊成立的合資公司進行,或與這些工坊簽署排他性合約。

巴黎諮詢公司 Alix Partners 總經理 Olivier Salomon 表示,考慮到意大利的一些生產商“很脆弱”,這樣的舉措能幫助品牌穩定生產。這些意大利的生產商 “經營規模很小,基本上就是家庭作坊形式的工作室,他們擁有高超的技藝,但存在能否持續發展,是否有人傳承技藝等問題。”

Gucci 強化對供應鏈的控制,未來將把皮具生產外包率降低至40%

在保留傳統技藝的同時,Gucci 還在建立內部專業團隊,負責面料創新等工作。Marco Bizzarri 指出,雖然還需要很長的一段時間,但實驗室生產的人造皮革或將顛覆整個行業。“實現生產內部化,就會有更多創新實驗的機會。”

Gucci 位於意大利托斯卡納大區 Scandicci 小鎮的新工廠 Gucci ArtLab 已於今年5月正式啟用,會用作推動手工藝工業化的前沿開發中心和實驗室,助力 Gucci 的皮具產品和鞋履產品的研發。(詳見《華麗志》此前報道:Gucci ArtLab 正式啟用,擔負品牌皮具鞋履產品研發前沿重任,實現供應鏈垂直整合)

在 Gucci 公佈這項決定之前,英國奢侈品牌 Burberry、LVMH 集團旗下多個品牌已經採取類似措施加強對生產環節的控制,或投資加速內部作業流程,以滿足奢侈品市場回升的需求。

同樣採取這一戰略的還有意大利奢侈品牌 Prada,該品牌正在將更多的皮具生產轉移至集團內部。6月8日,品牌位於意大利托斯卡納大區東部的新工廠正式開幕。Prada 集團董事會主席 Carlo Mazzi 表示:“外包生產的一大問題就是質量。品牌需要工匠,而工藝所面臨的問題則是培訓,不是哪裡都能找到技巧過硬的匠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