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高考”生活尤需有度

今年全國高考報名人數達到975萬,是近8年來人數最多的一年。與往年不同的是,今年是“千禧寶寶”首次亮相高考舞臺,標誌著高考正式邁入“00後時代”。揮別辛苦卻單純的歲月,考生們大多表示希望能好好享受這個假期,有的早已準備好行囊即將去領略課本外的遠方;有的為自己安排了諸如健身、學車、運動等豐富而有益的“充電”;還有的想找份實習工作體驗生活或出國看看……對於“後高考”生活,00後考生們有著自己的主張。

對於寒窗苦讀的考生而言,從考場走出來的那一刻便有了戰士收刀入鞘的快感,高考結束意味著要和往日緊張而高強度的苦讀生涯說再見了。“後高考”生活沒有學習的壓力、父母的嘮叨、考試的煩擾,部分考生從緊張的備考階段過渡到無節制的玩樂之中。

適當放鬆肯定是必要的,這是人之常情。但無論如何,放鬆不等於放縱,在放鬆過後還得迴歸現實生活。高考結束了,奮鬥沒有結束。人生之路如此漫長,會面臨無數的大考,經歷高考只不過是其中一個小片段,不凡之路還在後頭。高考結束只不過意味著人生進入新的階段,從此以後莘莘學子還要為象牙塔的學業而奮鬥,為家庭生計而奔波,為人生夢想而努力。考上大學不過是取得了繼續在校園裡提升自我的機會,並不意味著“船到碼頭車到站”。“後高考”生活,放下重壓,但不能興奮過度,尤需警惕“高考後綜合徵”。一方面,可以找一些興趣愛好放鬆身心;另一方面,要及早謀劃未來,用樂觀健康的心態迎接未來的生活。

在國外,“寬進嚴出”更有市場,拿到錄取通知僅僅是入門,怎麼適應大學生活並達到學校要求才是按時畢業的關鍵。在美國,所有四年制大學,學生能在6年內畢業的比例只有60%,私立大學的畢業比例只有32%。在德國,為保證畢業生的質量,各大學和專業都保持著一定的淘汰率,如亞琛工業大學的平均淘汰率近50%。有的學校和專業淘汰率高得令人難以想象。在中國,基於“嚴進寬出”的教育模式,就業率愈發成為社會看重的指標,畢業率卻未引起人們足夠的關注。正由於這個原因,剛從高考高壓下釋放出來的學生迷失了方向和動力。很多優秀的學生麻痺大意、貪圖享樂,辜負了在大學讀書的好時光。

高考很重要,但絕非唯一。雖然說高考可能改變很多人的命運,但能否考上大學並不能決定人生成敗。成為大學生固然可喜,但並不恆久,不值得驕傲,更不能躺在過去的功勞簿上。尤其是在當前就業形勢嚴峻、就業結構性矛盾突出的情況下,大學決不意味著輕鬆愉快的生活,要想謀求成功的未來,千萬不該鬆懈,更不能放縱。每個人都需要認真謀劃、準確定位,加強學習、強化技能,提升競爭的“硬實力”。

大學不是終點站,而是人生新的起點。今日之中國,更加有力量,為每個青年搭建了人生出彩的舞臺。如何才能快樂地工作生活且富有成效地度過一生?青年馬克思的回答是,在選擇職業時,我們應該遵循的主要方針是人類的幸福和自身的完美。無論是誰,只要不失“老當益壯,寧移白首之心”,只要一步一步地往上走,而不是自甘墮落、故步自封,就不失青春底色,亦不難找到自己的安身立命之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