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作業,為何不受待見、飽受詬病?

家庭作業,為何不受待見、飽受詬病?

家庭作業是課堂教學的深化和延伸,是學生鞏固和內化知識的媒介,其重要性有目共睹,但是家庭作業,卻往往不受待見,學生牴觸,家長反對。原因何在?

筆者認為主要有以下原因,讓作業問題跑偏:

1、首先,重數量輕品質。

表現為作業量的無節制、無計劃,科目各自為戰,總量超負荷,作業品質卻缺乏科學性。孩子有寫不完的作業,寫到深夜還寫不完。孩子不煩才怪?父母一邊做著家務,一邊陪讀,搞得一家人不安生。孩子的勞動和收效不成比例。規範辦學行為大環境下,現在學校一般都不敢再加班加點,但學生的課餘時間,卻成了學校和任課教師的“兵家必爭”之時,表現為:課內不足課外補,家庭作業來充數。膨脹的作業量,消解學生的學習興趣,助長厭學情緒,影響書寫水平。而學習一旦缺乏了興趣,才是最致命的。

家庭作業,為何不受待見、飽受詬病?

2、其次,重佈置輕批改。

表現為作業評改質量的下降。學生作業量的增加,勢必增加教師作業評改的工作量,而評改工作量的增加,勢必會影響評改質量。表現為:評改線條太粗,基本是一個對號打到底,走馬觀花,蜻蜓點水,有了錯誤甚至看不出。少了眉批、旁批,少了教師的親筆矯正。還有的教師讓學生代批,還有的老師只佈置不批改。以前作業少的年代,哪個字書寫不規範,老師都會標出來,並且在一邊用工整的楷書寫一個樣子,批改不厭其詳,批改不厭其細。可現在,作業批改一般較粗,都是作業量大惹的禍。而作業有錯看不出,則失去了作業的意義,成了變相體罰。

家庭作業,為何不受待見、飽受詬病?

3、再次,少科學多隨意。

表現為佈置作業隨意性強,隨意點幾個題目就是作業。學優生和後進生的作業一個樣,缺乏層次感、梯度感。好學生已經爛熟,但是還要機械抄寫。後進生壓根不會,但是還要按時完成。尖子生在機械重複的作業中浪費了時間,後進生在不會的作業中大傷腦筋,失掉了學習的自信心,逼得學會了抄襲作業。機械性、重複性、枯燥性的作業,需要抵制。讓作業因人制宜、科學設計,從而達到作業效益的最大化。

家庭作業,為何不受待見、飽受詬病?

4、另外,少品類多單一。

作業是為了鞏固和拓展課堂所學,所以作業不應僅僅是抄抄寫寫或讀讀背背。作業要讓孩子喜聞樂見,方式多樣。例如深入家庭,走向社會,走進大自然,去調研,去查閱,去收集,去感知,去體驗,都是作業。形式上的聽、說、讀、寫都是作業。做家務、懂得感恩也是作業。形式豐富,學生的興趣就會提升。

家庭作業,為何不受待見、飽受詬病?

5、作為教師,必須要樹立科學的作業觀,讓家庭作業迴歸理性:一是作業量少一點。不為作業而作業,不讓學生疲於應付,要讓孩子們在做完作業後有大量的自由支配時間。二是有趣一點。作業要尊重學生的興趣,有筆頭作業,還要有學生喜歡的社會調研作業。三是活一點。減少書本作業比重,增加動手、動腦的實踐性題目。良藥需糖衣,好的家庭作業是要有技巧的。

家庭作業,為何不受待見、飽受詬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