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孩子正確認識死亡,清明節給孩子上一堂關於生命的教育課吧!

讓孩子正確認識死亡,清明節給孩子上一堂關於生命的教育課吧!

教育無處不在,馬上就要到清明節了,有哪些事是父母可以和孩子一起做,並且具有教育意義的呢?

到了清明節,家長可能會帶著孩子一起去祭拜、掃墓。死亡這個沉重的話題不可避免地將被提起。為人父母,該如何向孩子解釋“死亡” 呢?

讓孩子正確認識死亡,清明節給孩子上一堂關於生命的教育課吧!

在中國,我們常常避諱談及“死亡”,彷彿不談論,死亡就不存在、不發生。清明節,正是對孩子進行生命教育的好時機。

死亡是什麼?為什麼人會死亡?人離開後去了哪裡?我們為什麼要掃墓?……這一系列的問題都是孩子對於生命的思考。今天,向大家介紹一本繪本——《爺爺變成了幽靈》,藉由繪本這個載體,向孩子們娓娓道來,死亡的真正含義以及我們面對親人逝去的態度,帶領他們體會生命中不捨的情感。

讓孩子正確認識死亡,清明節給孩子上一堂關於生命的教育課吧!

這是一個溫馨的故事。爺爺捨不得離開心愛的小奧斯本,他沒有變成天使,沒有變成泥土,他突然出現在奧斯本的房間,坐在他的衣櫃上。奧斯本不想讓爺爺一直這樣到處遊蕩。

書上說,人如果在世上還有事情沒有完成,就會變成幽靈。奧斯本想爺爺可能是忘記了什麼,於是開始幫爺爺找;一面找,爺爺一面回憶起他的一生……

讓孩子正確認識死亡,清明節給孩子上一堂關於生命的教育課吧!

這是一次溫暖的回憶旅程。親情像是一顆種子,種在艾斯本的心底,我想他會生根、發芽、開花、結果。當爺爺穿過牆壁,向黑暗中走去,直至消失,艾斯本笑著躺進了被窩。明天要去上學了,這是爺爺和孫子之間的秘密,爸爸不懂,媽媽也不懂!

祭祀活動也是一種感恩教育

讓孩子正確認識死亡,清明節給孩子上一堂關於生命的教育課吧!

清明祭祖,其內涵是孝文化。向已逝的親人、祖先送上思念與敬意,給孩子提供一個認識孝文化環境,讓他們知道感恩。

或者家長可以帶孩子去掃一掃烈士墓,獻上一束花,給孩子講講先烈們的英雄故事,創造一個耳濡目染的機會。讓他們自豪地說,我知道雷鋒的故事,董存瑞的故事,知道劉胡蘭的故事,並自信地將英雄的故事講給更小的孩子聽。

當然,孩子還小,認知水平很有限。比如有的孩子甚至說,打仗時他們沒有吃的,為什麼不吃巧克力呢?孩子說得幼稚,家長們不能一笑了之,要有意識引導。

家長也不要以為孩子還小,跟他說什麼都沒用。這種耳濡目染的機會是不能錯過的,也許只是一枝白菊,一個鞠躬,但孩子在這種氛圍中,是可以感受到我們對先人的尊敬和敬仰的。

讓孩子正確認識死亡,清明節給孩子上一堂關於生命的教育課吧!

和孩子踏青,親近大自然

讓孩子正確認識死亡,清明節給孩子上一堂關於生命的教育課吧!

清明節前後,也是踏青的好時候,你可以帶著孩子走進遠山近水的田園村落,沐浴清新秀美的自然風光,感悟魅力十足的春天。孩子們還可以奔走于田間地頭,放飛心情。

最重要的是,通過與大自然的這種親密接觸,可以增強孩子的五官感受能力。

爸爸媽媽可以以自然界提供的天然色為教材,給孩子講述各種顏色的特點,讓孩子增加對顏色的認識和了解;可以讓孩子閉目傾聽風聲、松濤聲或是鳥鳴蟲叫聲,訓練孩子的聽覺能力和辨別聲音的能力;還可以讓孩子在小溪邊玩水,在花叢中玩耍,在廣場放風箏……

通過這些活動,常常會引起孩子們無限的好奇。

讓孩子正確認識死亡,清明節給孩子上一堂關於生命的教育課吧!

帶孩子一起種花養草

讓孩子正確認識死亡,清明節給孩子上一堂關於生命的教育課吧!

趁著清明節,父母可以帶著孩子去地裡種花種草,孩子在參與種植、照料花草等小生命的過程中,會加強對自然的認識。

如果爸爸媽媽能夠教育孩子像對待朋友那樣來熱愛樹木、花草和昆蟲等,孩子對生命和自然的愛會增強並植根於心中,並形成一種相互同情相互依賴的情感和責任感。

在這種情感和責任感的支配下,孩子會逐漸跟自然融合為一體,從而更好地尋找生命存在的意義。

讓孩子正確認識死亡,清明節給孩子上一堂關於生命的教育課吧!

歡樂教育秉持“做有溫度的教育”的一貫理念,傾情推出“歡樂公益行”,面向全洛陽市中小學生提供專業的線上答疑服務。

歡樂公益行

13年專業教學經驗

200名專職教師團隊

各年級全線覆蓋

360度無死角答疑

為孩子掃清學習障礙

讓孩子正確認識死亡,清明節給孩子上一堂關於生命的教育課吧!

歡樂教育——每個孩子都應該得到100%的關注幫助孩子成為自己人生路上的成功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