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老服務不斷提質升級,快來看2017年養老消費發展情況

《2017年中國居民消費發展報告》系列發佈之九

養老消費發展情況

養老服務業既是涉及億萬群眾福祉的民生事業,也是具有巨大發展潛力的朝陽產業。近年來,我國養老服務業快速發展,產業規模不斷擴大,服務體系逐步完善,有效滿足了老年群體日益增長的多層次、多樣化養老消費需求,為及時、科學、綜合應對人口老齡化提供了有力支撐。

一、養老消費發展面臨“黃金機遇”

(一)我國日益嚴峻的人口老齡化形勢孕育了巨大的養老消費需求

我國人口老齡化呈現出總量大、速度快、不平衡的特點。一是總量大。2017年60歲以上老年人口已超過2.4億,佔總人口比例達到17.3%。到2020年,全國60歲以上老年人口將增加到2.55億左右,佔總人口比重提升到17.8%左右。預計到本世紀中葉我國將進入深度老齡化階段,老年人口將達到4.8億左右。在這一過程中,我國老年人口數量始終居於世界第一位。二是增速快。2000年,我國同世界總體同步進入老齡化社會,但是預計2000年—2050年,我國老年人口比重的增加速度是同期世界老年人口比重增加平均速度的2倍多,屬於老齡化速度最快的國家之一。

三是不平衡。我國人口老齡化程度區域、城鄉之間不平衡。2017年底我國城鎮化率達到58.52%。面對如此龐大的消費群體,養老服務需求在今後一段時期內將面臨剛性增長。只有提高養老服務供給體系的質量和效率,努力實現供求關係新的動態均衡,才能更好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養老服務需求。

(二)經濟發展進入新常態為養老服務業發展提出新的要求

黨的十九大報告對發展養老服務業有重要論述,明確指出:“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構建養老、孝老、敬老政策體系和社會環境,推進醫養結合,加快老齡事業和產業發展”,對今後一段時期發展養老服務業指明瞭方向,提供了遵循。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作出經濟發展進入新常態的重大判斷,這是經過了三十多年高速增長、總量擴張後,經濟發展表現出的新狀態、新格局和新階段,突出表現在速度變化、結構優化和動能轉換。為更好地適應把握引領經濟新常態,黨中央、國務院在實踐中逐步形成了以新發展理念為指導、以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的政策體系。李克強總理在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中指出,積極擴大消費和促進有效投資,支持社會力量增加醫療、養老、教育、文化、體育等服務供給,並提出擴大電信、醫療、教育、養老等領域開放。以經濟結構戰略性調整為主攻方向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是當前和今後一個時期我國經濟發展的重要任務。無論是從世界發展態勢看還是從國內發展要求看,加快推進經濟結構戰略性調整都是大勢所趨,刻不容緩。而養老服務業具有勞動密集型和技術密集型的特點,既是經濟結構轉型升級的應有之義,也是消費升級的重點領域,還是推動創新發展的重要力量。發展養老服務業有利於引導激發新消費、培育壯大新動能、推動經濟轉型升級,對於推進健康中國建設,增進人民福祉具有積極意義。

(三)養老服務政策體系的逐步建立完善為養老服務業發展營造了良好的環境

2013年,《國務院關於加快發展養老服務業的若干意見》(國發〔2013〕35號)對養老服務業發展做出了頂層設計和全面部署。文件印發後,各地、各有關部門高度重視,認真貫徹落實。有關部門陸續出臺了養老設施建設、土地、人才培養、標準化、責任保險、社區信息化、公辦養老機構改革、老年人補貼、購買服務、長期護理保險試點等近30多個政策文件。

“十三五”時期,《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三個五年規劃綱要》對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首次單設一章。2016年5月底,中共中央政治局就我國人口老齡化形勢和對策舉行第32次集體學習,提出要著力發展養老服務業和老齡產業。2016年底,為促進養老服務業更好更快發展,國務院辦公廳印發了《關於全面放開養老服務市場 提升養老服務質量的若干意見》(國辦發〔2016〕91號),對降低准入門檻、精簡行政審批環節、改進政府服務、加快公辦養老機構改革、加強行業信用建設、建立醫養結合綠色通道、發展適老金融服務、創新養老服務方式,完善土地、人才、財政支持等措施提出明確任務要求,並提出17項重點任務分工,為養老服務業發展營造了良好的政策環境。2017年,國務院辦公廳印發了《關於制定和實施老年人照顧服務項目的意見》(國辦發〔2017〕52號),立足於保障老年人權益和服務需求,整合服務資源,拓展服務內容,創新服務方式,提高服務質量,提出了20條重點任務,為老年人提供更多更好的照顧服務。

二、養老消費升級駛入“快車道”

(一)居家社區養老服務不斷提質升級

(二)養老服務機構和床位數量不斷增加

一是養老服務機構快速增加。截至2017年底,全國各類養老服務機構和設施15.36萬個,其中註冊登記的養老機構2.9萬個。二是養老床位數不斷增加。截至2017年底,全國各類養老床位合計714.2萬張;每千名老年人擁有養老床位約30張。三是質量明顯改善。越來越多的養老服務機構目前不僅提供生活照料、膳食服務等服務,還提供醫療保健、康復護理以及文化娛樂活動等服務。根據2017年民政部聯合公安部等部門開展的養老院服務質量建設專項行動數據統計,養老院配備社會工作者、康復師、營養師等專業人員由8%提升到56.2%,超過93%的養老院開展了醫養結合服務。四是結構更加合理。

截至2017年底,全國社會力量辦養老機構數佔養老機構總數的比例已達到45.7%,同時護理型床位佔比達47%,預計到2020年,社會力量辦養老機構佔養老機構總數比例將超過50%。

(三)養老產業規模不斷擴大、業態日益豐富

一是產業規模不斷擴大。隨著各類市場主體和社會力量的廣泛進入,養老服務的消費市場潛力被不斷激發,養老產業增加值在GDP中所佔比重迅速上升。根據全國老齡辦的預測,未來我國老年人口巨大消費潛力將成為國民經濟重要新動能。當前我國養老服務就業崗位潛在需求超過500萬個,2020年將超過1000萬個,其中相當數量的崗位都將產生在居家養老消費中。二是業態日益豐富。隨著養老服務受關注度的提高和創新要素的融入,養老服務的產業形態也在不斷變化,新興業態不斷湧現,新的技術也加快應用。尤其是社會資本在健康領域投資熱潮的興起,地產、保險等資本不斷進入健康養老、老年地產、養老養生、養老旅遊等跨界融合的行業,養老服務業被催生成為朝陽產業,受到社會資本的熱捧。

三、養老服務業發展展望

(一)突出社會力量的主體作用,全面放開養老服務市場

政府不包辦,社會力量是主體,是發展養老消費的一條基本原則,要發揮企業、公益慈善組織、個人的作用,形成政府、社會、市場、個人和家庭共同推動的體制機制。下一步,各地各有關部門將進一步簡化行政審批程序,鼓勵民間資本進入養老市場,提供多層次多樣化的養老服務;改進審批方式,推行養老機構申辦一站式服務,進一步提高審批效率;加快公辦養老機構改革,合理設定改革目標,鼓勵社會力量通過獨資、合資、合作、聯營、參股、租賃等方式,參與公辦養老機構改革。總之,就是要進一步創造條件讓更多社會力量進得來、留得住、有收穫。

(二)突出養老服務體系建設,提升居家社區養老生活品質

既要依託線下機構提升養老服務能力,也要充分發揮互聯網優勢,加快養老服務O2O等模式落實,有效對接助餐、助潔、助行、助浴、助醫等供求信息,真正實現針對個性化需求提供實時響應的養老定製服務。下一步,將著力發揮養老服務機構對社區養老的支持作用,鼓勵建設小型社區養老院,滿足老年人就近養老需求;將著力提高老年人生活便捷化水平,通過政府補貼、產業引導和業主眾籌等方式,加快推進老舊居住小區和老年人家庭的無障礙改造,支持開發老年宜居住宅和代際親情住宅。總之,就是要提升居家社區養老生活品質,提升老年人生活的幸福感。

(三)突出創新驅動,全力打造優質養老服務供給體系

下一步,要打通養老服務信息共享渠道,促進養老服務公共信息資源向各類養老服務機構開放;著力鼓勵發展智慧養老服務新業態,開發和運用智能硬件,創新居家養老服務模式,重點推進老年人健康管理、緊急救援、精神慰藉、服務預約、物品代購等服務,開發更加多元、精準的私人訂製服務;著力促進老年產品用品升級,支持企業利用新技術、新工藝、新材料和新裝備開發為老年人服務的產品用品,研發老年人樂於接受和方便使用的智能科技產品。總之,就是要通過實踐創新、制度創新、技術創新,讓更多老年人享受到品質優異、高效便捷的養老服務。

(四)突出優化發展環境,強化對養老服務業的政策保障

針對當前養老服務業發展面臨的融資難、用地難、運營難、發展難等問題,下一步,要著力發揮規劃引領作用,養老服務相關規劃與城鄉規劃、土地利用總體規劃、城鎮化規劃、區域規劃等相銜接,系統提升服務能力和水平;要著力繼續完善財政支持政策,對養老機構的運行補貼按接收老年人的失能情況合理發放;要著力拓寬投融資渠道,鼓勵社會資本採取建立基金、發行企業債券等方式籌集資金,鼓勵銀行業金融機構以養老服務機構有償取得的土地使用權、產權明晰的房產等固定資產和應收賬款、動產、知識產權、股權等抵質押,提供信貸支持;要著力加強行業信用建設,建立覆蓋養老服務行業法人、從業人員和服務對象的行業信用體系,建立健全信用信息記錄和歸集機制,建立多部門、跨地區的聯合獎懲機制,建立養老服務行業紅黑名單制度和市場退出機制,加強行業自律和監管。總之,要創造條件,使養老服務業成長為經濟發展的新動能,發揮其在穩增長、促改革、調結構、惠民生方面的重要作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