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全國賣地收入同比增逾5成!這三城過百億

5月全国卖地收入同比增逾5成!这三城过百亿

調控高壓未能影響5月土地交易市場回暖。中國指數研究院最新數據顯示,儘管4月全國土地供應和成交量均有明顯下滑,但5月份土地整體供求量已止跌回升:全國300個城市共推出土地面積10431萬平方米,環比增加11%,同比增加30%;土地出讓金總額為3141億元,環比增加14%,同比增加54%。

其中,二三線熱點城市開始成為土地市場的主力。據中國指數研究院發佈的數據,5月全國土地出讓金前20的城市中,二線重點城市佔10席,三線重點城市佔9席,一線城市僅上海入圍。其中杭州、南京、重慶位列榜單前三甲,月度收金均過百億。

一線城市土地供應面積環比縮水過半

5月全國土地供應量止跌回升,同比去年增三成。中國指數研究院數據顯示,2018年5月,全國300個城市推出土地面積10431萬平方米,環比增加11%,同比增加30%;推出土地2373宗,環比增加15%,同比增加16%。但一二三線城市存在巨大分化,其中一線城市土地供應面積環比減少51%,二線城市環比上漲8%,三線城市環比大漲14%。

成交方面,當月全國 300個城市土地成交量環比增加兩成,同比增逾四成,但一二線城市成交量環比均降,而三線城市環比大漲逾四成。

在宅地方面,這一分化體現得同樣明顯。2018年5月,全國300個城市住宅類用地推出面積環比增加10%,成交面積環比增加18%。但就中國指數研究院監測的10個重點城市而言,宅地供求量卻環比走低:一線城市中僅上海有宅地供應及成交,成交量環比減少逾七成;杭州、成都、天津、重慶、南京、武漢六個重點二線城市宅地供應總量減少近三成,成交量較上月微降。

杭州、南京、重慶土地出讓金過百億

土地供應量與成交量整體升溫的同時,土地出讓金也出現了大幅上漲。據中國指數研究院發佈的數據,5月,全國300個城市土地出讓金總額為3141億元,環比增加14%,同比增加54%。

在一線城市頹勢不改的情況下,二三線城市土地交易火熱顯然是5月全國土地出讓金同比大漲五成的關鍵因素。在全國出讓金排名前20的城市中,一線城市土地市場交易遇冷,僅上海一城入圍榜單;二線重點城市共入圍榜單10席,其中杭州、南京、重慶位列榜單前三甲,月度收金均過百億;此外,長沙土地出讓金雖未過百億大關,但同比上漲強勁,增幅為1998%。三四線城市因承接重點城市外溢需求,土地市場熱度提升,共入圍榜單9席。

不過,成交樓面均價並未出現明顯漲幅。5月,全國300個城市成交樓面均價為2100元/平方米,環比微增0.1%,同比增加3%;其中住宅類用地成交樓面均價為3946元/平方米,環比增加4%,同比減少4%。

宅地溢價率同比下降逾三成

5月土地市場的另一特點,則是調控抑制下的土地溢價率持續下降。

中國指數研究院的數據顯示,5月全國300個城市土地平均溢價率為29%,較去年同期下降20個百分點,延續了今年第一季度以來的下降趨勢;其中住宅類用地平均溢價率為31%,較去年同期下降33個百分點。一二三線城市溢價率同比均呈下降趨勢,其中一線城市本月成交地塊均為底價出讓,平均溢價率為0%。

另一個值得注意的現象是,今年以來一二線城市土地流標現象增加。據經濟參考報報道,截至5月底,一線城市流標8宗,流標數量同比上漲166%,流標面積同比上漲幅度達700%;二線城市流標68宗,流標規劃建築面積達796.66萬平方米,相比2017年同期上漲了53%。

據中國經濟網報道,中原地產首席分析師張大偉認為,在全國一二線城市嚴格調控下,房企資金壓力越來越大,對非優質地塊的積極性降低。

房企融資難現象近日已引起廣泛。上交所信息顯示,5月25日到5月30日不到一個星期,就有花樣年、碧桂園、富力地產、合生創展4家房企公司債項目狀態陸續變更為“中止”,合計擬發行規模達341億元。

東北證券指出,今年地產融資收緊趨勢將延續,行業去槓桿仍將持續,各大房企下半年的投資拿地策略也將趨於理性。隨著土地溢價率的進一步走低,土地成交樓面價有望在下半年緩降。這個過程中,中小房企將加速退出市場,行業集中度提升的速度也將進一步加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