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國自己挖出了是古代中國附屬國的證據 五銖錢又該如何解釋呢?

昨天在韓國慶尚的北道慶山考古現場,韓國考古學家挖出了距今兩千年左右的一些文物,其中有銅戈和26枚中國古代的五銖錢,並且從現場的遺蹟來看,墓主人極有可能是三韓時代的最高首領。這是中國網民卻發出一致的聲音,“這回韓國不會要說五銖錢是韓國發明的吧”,今天針對這一考古發現,老毒就來和大家聊一聊古代中國與古代韓國的關係。

韓國自己挖出了是古代中國附屬國的證據 五銖錢又該如何解釋呢?

韓國考古發現

首先我們先來說一說本次韓國發現的五銖錢,“五銖錢”起源於西漢初年,當時秦始皇帝掃清六合成為第一個正式的封建集權君王,自然而然就出現了統一的半兩錢。但是由於漢代初期允許百姓私自鑄造,所以還曾一度造成混亂。所以當時就開始了以天圓地方為基準,再增加圍邊,並且以五銖為計量單位,五銖錢也由此而得名,一直延續到了唐朝之前。

韓國自己挖出了是古代中國附屬國的證據 五銖錢又該如何解釋呢?

五銖錢

其次本次韓國所發現的“五銖錢”也正好對應了歷史上的記載。在我國西漢時期,朝鮮成立之初,就在公元108年爆發了戰爭,當時的漢武帝派兵直接剿滅了衛氏朝鮮,並且在朝鮮搬到設置了四個郡縣,所以可以看出當時的朝鮮半島其實是屬於中國的附屬國。所以在韓國發現中國的“五銖錢”也不是什麼奇怪的時期。

韓國自己挖出了是古代中國附屬國的證據 五銖錢又該如何解釋呢?

箕子朝鮮時期

另外關於古代中國與朝鮮半島最早的記載,就應當是中國的周朝時期,當時殷商時期的舊臣箕子帶領五千人去到朝鮮半島,並且在當地開創“箕子王朝”,當時先進的文化,確實對於朝鮮半島的土著民來說起到了良好的作用,使得他們開始迅速的發展。最後在秦末時期,“箕子王朝”被衛滿所率領的軍隊滅亡,衛滿同樣在當地建立“衛氏王朝”,直到在公元前107被漢武帝所滅亡。

韓國自己挖出了是古代中國附屬國的證據 五銖錢又該如何解釋呢?

衛滿朝鮮時期

最後根據以上幾次中國古代與朝鮮半島的戰爭看來,其實當時的朝鮮半島基本屬於中國的附屬國,只不過後來由於國家內部戰爭長大百年,就疏於對於朝鮮半島的管理。所以說其實朝鮮和韓國是受到我國傳統文化影響很深的民族。然而幾年前的“韓國申遺端午節成功”的事件卻深深刺痛了國人的心,這次韓國五銖錢的出土再一次打臉韓國,就不知道韓國人民接下來還會不會做出申遺的舉動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