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讓你們家像意大利那樣負債累累!

意大利是個西歐高福利國家。一旦聽到“高福利”這三個字,難免讓人心生羨慕,在羨慕的同時可能還會對我們自己的福利制度產生了想要冷嘲熱諷的衝動。或許大家沒有意識到的是,我們很多人在自己人生的某些階段都享受過意大利那種品質的高福利的生活,只是沒人像局勢君這樣勇敢地說出來而已。

仔細回憶我們已經過去的人生,就會發現好像上學的那個時候是最讓人覺得舒服的。上學的那個時間段跨度長達幾十年,因為上幼兒園、上小學、上中學、上大學、讀研、讀博都是上學的階段,順順利利從這頭走到另一頭,至少需要30年的時間。那麼在這30年裡,最幸福的是哪個階段呢?比來比去就會發現,最幸福的是本科階段,尤其是大一和大二,因為往前沒有自由,往後壓力太大。

作為一個西歐的發達國家,意大利的公共福利確實不錯。從幼兒園到大學的公立教育是免費的,公共醫療不但免費而且任性,為什麼說任性呢?因為不管你有沒有買醫療保險,只要身子有毛病都可以享受醫保;像各國標配的失業補助和退休金我們就不展開說了;意大利在福利方面還有一個大招,那就是意大利人整個8月份不用上班,除了那些倒黴的要害部門之外,其他領域的人都可以享受帶薪休假,全世界隨便玩。

不要讓你們家像意大利那樣負債累累!

(享受路邊攤的意大利人)

仔細想一想的話,其實每個正在讀本科的學生都在享受這種意大利式的福利。作為一個為自己也為父母讀大學的人,學生們吃飯買衣服有人掏錢,享受的公立或者私立教育有人掏錢,生病了不但有人掏錢而且還有人為此牽腸掛肚,學生們不但不用賺錢而且每個月還有像工資一樣打到卡上的零花錢。大學生每年寒暑假都可以自由出行,時間比意大利人長多了。挨個比下來的話,這個福利或許還會超過意大利。

優越的福利會產生一些社會問題,這個問題是什麼我們暫且不表。如果你也認可大學生實際上在享受優越的西歐式福利,就會從學生的身上發現一些類似問題的端倪。在無憂無慮的生活狀態下,總有相當一部分學生不喜歡學習讀書,他們更喜歡沉浸在那種舒適的狀態下緩慢地生長。直到有一天被推入社會,開始用自己的收入吃飯租房交網費買衣服之後,難免會懷念學生時代那種高福利的生活。可能也有人不懷念,不懷念的人是因為種種原因沒有享受到。

這天下沒有免費的午餐,當然早餐和晚餐也一樣不免費。有學生在享受高福利的生活,自然就有人在為這種高福利買單,買單的人就是他們的父母;在有些家庭,這個買單者更具體一點可能是負責賺錢養家的父親。子女享受的福利越好,家長的開支和負擔就越重,當這種開支超過了父母支付能力的時候,他們這個家就可能要面臨借錢欠債的風險了。

不要讓你們家像意大利那樣負債累累!

(某些大學生標配的蘋果3件套)

比如一個普通的工薪家庭,家長只能承受自家孩子正常的開銷,但是人的慾望幾乎是沒有上限的,有些人懂得剋制,有些人剋制能力後天不足,特別是那些被嬌生慣養不太懂事的孩子。免費的衣食住行和教育醫療並不能使他們得到滿足,他們還希望週末能看大片、暑假可以遊山玩水、能第一時間在朋友圈裡曬最新發布的蘋果手機。而這些需求可能就超過了工薪階層的承受能力。

家長當然可以拒絕這些過分的要求,但是拒絕有拒絕的後果,不是每個家長都能承受那種後果的。不拒絕也有不拒絕的後果,那就是有些家長可能因此要背上債務。不管這些債務是來自朋友還是銀行,或者來自小區樓道里的貸款廣告,每一個債務都需要到期償還,包括本金和利息。

如今的意大利政府共欠下了2.3萬億歐元的債務,是他們國民生產總值的132%。這就好比說你不吃不喝一年掙10萬,可是你卻欠了別人13萬;而更嚴重的問題是,你每年掙得那10萬到了年底一分都不剩,還需要借錢買年貨、借錢還債。一個家庭負債是因為支出超過了收入,國家也是一樣的。每當大家在討論意大利為什麼會欠下這些錢的時候,不管解釋的多麼高深莫測天花亂墜,濃縮下來就七個字:高福利,高失業率。

不要讓你們家像意大利那樣負債累累!

(意大利年輕人上街散步)

一國政府就是一國家長,過高的福利就意味著過高的開支。讓政府每個月頭疼焦慮的問題,和孩子家長每個月面對的問題是一樣的:收入能否負擔得起這麼多開支?如果入不敷出的話,那就需要找人借錢了,否則享受福利的人就不滿意了。人民如果不滿意的話,他們會罷工、上街散步、把政府趕下臺;即使現在沒趕下去,下次大選來臨的時候,這套領導班子也只能精疲力竭地收拾東西重新找工作。

那麼能不能削減福利降低開支呢?福利這個東西啊,它一旦享受了,想要再要拿回去就非常難了,特別是享受福利的人可以用某種方式來要挾自己的家長。所以削減開支從來都是一個世界性的難題,處理不好就是家庭矛盾或者政治危機。為了不出現家庭矛盾,家長只能想辦法去銀行和朋友那裡借現金;為了不帶來政治危機,政府只能從銀行或朋友那裡借錢。於是都帶來了債務,但是享受福利的人並不一定理解。

政府的身份決定了它們借錢的時候更加正式和規範。各國政府最常用的借錢方式就是發行債券,這個債券不但有時間限制,比如5年期國債或者10年期國債;而且到期後要按發行時的收益率支付利息。發行之後國債被賣給銀行、個人、和海外投資機構,政府拿到錢後維持公共開支,繼續給國民發福利。

不要讓你們家像意大利那樣負債累累!

(意大利新總理孔特)

大家都用類似的操作借錢,有些國家遊刃有餘,有些國家卻負債累累,差別在哪兒呢?差別就在於賺錢還債的能力不同。雖然借得多,但是如果掙錢也多比較講信用的話,那債務不會越來越多。意大利政府能攢下2.3萬億歐元的鉅額債務,只能說明它在某個時期的還債能力趕不上它借錢的速度。這還債能力受限於賺錢能力,賺錢能力受限於經濟水平,如果失業率很高的話,那經濟水平就註定好不了。

為什麼失業率太高會導致債務越來越多呢?因為政府最主要的收入來自稅收,失業率很高意味著正在創造價值的勞動力減少了,從而導致政府能收到的稅也變少了,同時這些失業的人群還要政府掏錢去養活;假如這幫人不滿足兜裡沒錢的狀況而去上街偷盜,那麼政府還得掏更多的錢哄著警察們加班加點維護治安。所以失業率高既降低了政府的收入,還增加了政府的開支,債務的窟窿只會越來越大。

即使政府如此艱難,但是有些人還是會選擇失業。不用上班也有東西吃也有地方睡還沒人打攪他們玩遊戲,這種保障大大降低了失業者出門工作的原始動力。高福利讓人覺得舒服,日復一日的舒服會圈養懶人,懶人在學校裡不愛讀書,懶人進了社會不想工作,不但變成家庭的負擔,也變成了國家的負擔。在國家經濟不好的時候會擴大國家的債務,讓整個國家的狀況變得負債累累,甚至一步步走向崩潰和破產的邊緣。

不要讓你們家像意大利那樣負債累累!

(意大利人抗議政府修憲)

當一個家庭經濟破產的時候,並不是拿張A4紙貼門口說自己破產了那些債務就不用還了。債主們會像匪徒一樣跑到你家搬走還值點錢的東西來減少自己的損失;而那些腿腳慢的一邊上法院起訴你,一邊私下找一些不三不四的人對你四處圍堵。這一家人只能放下現有的一切,舉家逃到一個陌生偏僻的地方,從擺地攤打零工重新開始,出門打個醬油都提心吊膽。我們一般管這個叫做“跑路”。

當政府債務到期沒錢支付,也沒人借錢並且繼續發債都沒人買的時候,國家就破產了。在太空旅行尚未普及的階段,國家是沒辦法跑路的,國家破產的時候政府只能“坐以待斃、受人擺佈”。對於自己的國民和銀行,政府可以硬著頭皮一聲不吭,但是對於國際債主那就不一樣了。如果對方不延期也不免除,國債就必須給人兌付,這時候政府會在對方的脅迫下采取砍掉福利、提高稅收,裁撤公務員、降低公共服務水平、甚至出賣國家資源之類的方法來還債,有點淪為別人殖民地的感覺。

當然沒有人相信意大利會破產,舊債到期了總會借上一筆新債來償還,再說意大利是一個工業發達的國家,眼下的賺錢能力還是能讓人看到希望的。但是眼下是眼下,未來是未來,如果不能解決這種高債務高失業率的現狀,誰都不能保證將來一直都沒有問題,而解決這個問題是近些年每一屆意大利政府最頭疼的任務之一。

不要讓你們家像意大利那樣負債累累!

(追債的標語總是寫的很難看)

年輕的意大利天才總理倫齊上臺後決定動手,他的思路是先降低國家開支,把債務上漲的勢頭先遏制住,然後再想辦法發展經濟,提高還債能力。在降低開支方面,國民的福利他不敢動,只能從公務員身上動刀。所以他進行的改革,是大幅縮減國會議員的數量,砍掉那些可有可無的政府機構,讓政府擁有比過去更強的控制力,把臃腫低效的意大利政府變得可控而高效。

但是意大利人沒有同意這個改革,倫齊為此付出的代價是公投結果一出來他就尷尬地辭掉了總理職位。過了1年多,到了今年的3月份意大利舉行大選的時候,倫齊所在的民主黨也失去了議會第一大黨的位置,為此倫齊再次辭掉了黨主席的職位;意大利議會佔據統治地位的是一個叫做“五星運動”的右翼政黨。

左翼政黨鼓勵提高福利,加強政府對社會和經濟的控制;右翼政黨鼓勵降低福利,減弱政府對社會和經濟的控制。但是在意大利,從來就沒有純粹的左翼或者右翼,有的只是中左翼和中右翼。因為左翼不敢提高政府的控制力,右翼不敢削減社會福利,誰敢那麼做誰就會永遠在政府大樓附近徘徊,休想再進去上班。

因為3月份的選舉中沒有一個政黨獲得4成以上的席位,所以需要幾個政黨聯合起來一起湊人頭組成新一屆政府。聯合政府的效率是在民主政府效率的基礎上繼續打折扣,光湊人頭這件事就扯皮了3個月還沒搞定,直到國際金融市場都看不下去了,用暴跌來迫使他們在兒童節那天磕磕絆絆地組建了新政府。

不要讓你們家像意大利那樣負債累累!

(倫齊辭去意大利總理)

在資本主義發展的早期階段,資產階級的持續富裕和工人階級的持續不富帶來了巨大的矛盾,矛盾總是會週期性地爆發衝突,為了平息矛盾減少衝突,政府只好從資本家身上收稅作為福利發給工人階級,矛盾就得到了緩解。所以西歐式高福利最初誕生的原因並不是出於什麼高尚的理由。

隨著經濟的發展國家的進度,這個福利就被一直迭代升級,直到變成了現在人見人愛的版本。只可惜經濟發展是有起伏的,意大利的財政狀況已經無力支撐這種福利,但是選票握在吃福利的人手裡,他們並不一定都懂得體諒國家負債累累的事兒。

管理國家是個技術活兒,但是再高的技巧也只能侷限於某個制度的設計,如果一開始設計就有問題的話,越往後解決的代價就越大。所以當小兩口準備去領證的時候,不妨好好設計一下未來家庭的制度,充分融入老祖宗那些量入為出、窮養富養的思想,免得以後家庭不和睦甚至債臺高築,讓婚禮上的誓言變成最殘酷和最諷刺的回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