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服饰系列·钿子基础篇

钿子

【基本定义】

钿子,满语叫“šošon i weren”,是清代中期开始到清末民初为止,旗人成年女性所佩戴的一种冠帽。

清代服饰系列·钿子基础篇

图为成型的凤钿

【由来】

目前认为,钿子是以盘发包头作为基础而衍生出来的。在清初时,旗人女性除了冠帽之外,主要的发式就是盘发包头。从顺治朝到康熙朝,盘发包头的装饰也从朴素的简单簪钗愈发繁复。直接面临的问题就是盘发包头作为一种简单的发式,很难进一步承载更多的装饰簪钗。钿子的产生可能即是为了解决这个问题。

关于钿子形成的具体时间,康熙朝时期宫廷绘画中基本还是以盘发包头为主。以《康熙万寿图》为例,乾隆年间加摹的《康熙万寿图》中,北京旗人女性所用的发式以钿子为多,但其实这是在乾隆朝加摹时候添入的。在康熙朝《康熙万寿图》原本上,这些女性都是盘发包头。这一方面凸显了康熙朝中期钿子尚未成型的事实,另一方面也指出了盘发包头和钿子在某种情况上的延续性。

目前认为,在康熙朝中期,钿子开始出现雏形。到了康熙朝晚期,钿子已经基本成型。之后在雍正朝正式普及开来。

【组成】

一个钿子,从里到外由三部分组成,即骨架、钿胎和钿花。

最里面的是骨架,一般用金属丝或藤一类的物品制作,经过工匠的造型,构成了钿子的基本架构形状。骨架之外的是钿胎,一般是用丝线、布,乃至于纸制作,制成有些类似于“包头”的一种形似“覆钵”的模子,然后罩在骨架之外,以骨架作为支撑。这样通过骨架和钿胎,便形成了钿子类似帽子一样的本体。

骨架与钿胎根据自己的材质不同,也有各种颜色,目前见过的颜色除了基本的黑色外,还有蓝色、红色等。另外,一些用丝线编织成的钿胎上还有一些吉祥的纹饰,故宫中有不少钿胎均是黑色丝线编成的“寿字纹”胎。

清代服饰系列·钿子基础篇

从下前方看过去的钿子(此钿子的钿花已经散落)

至于钿花,指的是钿子上的装饰品,一般是点翠或者金属镶嵌宝石而成。所谓“钿”,原本指金、翠发饰,也可以指用金银宝石来镶嵌发饰的一种手法。在“钿子”一词中,“钿”其实就是偏指钿花的。

清代服饰系列·钿子基础篇

钿子的“正面”与“背面”

清代对于钿花一般以“块”来计数,比如说某种钿子上有五个钿花,便说有“钿花五块”。清宫中关于钿花位置和形状的不同,有“头面”、“钿尾”、“钿口”、“翠条”、“长簪”、“结子”、“面簪”、“凤簪”等等名词,使用上也有混用的情况,这里不多讲解。

清代服饰系列·钿子基础篇

钿子的“背面”

【钿子的佩戴】

在佩戴钿子的时候,一般是先将头发梳理成盘发似的发型。但是与普通的盘发比,位置不能太靠脑后,要适当的向脑顶移动一些,这是因为钿子的位置不能从正后方佩戴。至于钿花的装饰,在戴上钿子之前、之后均可以装饰,但是晚清的挑杆钿子,一般是要先戴上钿子本体和基础钿花,再往上继续装饰钿花。

钿子的满语叫做“šošon i weren”,直译为“发髻的帽圈”。这个“帽圈”,原指凉帽里用铁丝围的那种帽圈,这里指的是钿子的口围处。至于“发髻”,指的其实是盘发一类的发式。

【钿子的发展】

目前见到最早的钿子,是一幅康熙年间的女常服像,像中主人一般被认为疑似孝懿仁皇后佟佳氏,但是也有学者认为像主虽然是康熙帝的后妃,却应该是活到康熙朝后期甚至雍正朝的一位后宫主位,而并非孝懿仁皇后佟佳氏。画像中,像主头部佩戴的明显是冠帽类,而且有着明显的编织和骨架的纹路,故而确认其并不是盘发包头,而是佩戴了钿子。但是这时期的钿子可能尚在草创阶段,钿花尚没有像清中期一样形成惯例搭配,还是在按照盘发包头一样装饰,可以认为还没有完全脱离盘发包头。

清代服饰系列·钿子基础篇

已经出现骨架与钿胎的原始“钿子”

而在世宗雍正帝登基之前的行乐图中,已经出现了钿花比较规整的钿子,故而可以推定在雍正朝之前,钿子已经基本成型。

清代服饰系列·钿子基础篇

雍亲王行乐图中的钿子

成型之后的钿子,在之后的使用上,根据钿子使用“钿花”方法的不同,逐渐有了“满钿”、“半钿”、“凤钿”三种区别,而且随着时间的发展,这三种形式进一步被固化,便形成了有详细规则的三种钿子。

到了嘉道以后,新的发式——两把头开始流行,两把头中用真假花卉进行装饰的流行也影响到了钿子的发展,半钿和满钿都开始有了插花的习惯。再往后的咸同年间,民间的“满钿”出现了“绒球钿子”变体,可能在民间曾经有相当一段时间的影响,但是在最后的光宣时期,被以插花满钿作为基础,并吸收了凤钿因素的“挑杆钿子”所取代。

总之,清代的钿子主要可以分为四大类,即半钿、满钿、凤钿,与满钿凤钿结合形成的挑杆钿。这四种钿子有不同的组成方法,也有不同的应用场合。在后面的篇章里,我们会分别介绍之。

清代服饰系列·钿子基础篇

清中后期的钿子

【使用场合】

清代的钿子以整体而言,是旗人女性用于吉服、常服的场合的,其中在吉服运用的场合偏向于现代礼服概念,而在常服运用的场合则偏向于日常服饰概念。但是不同种类的钿子,应用的场合是不同的,详见以后专门讲解的篇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