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华:上演“白富美”嫁给“穷小子”的新传奇

当今时代,正如一句流行语所言:“没有做不到,只有想不到”。有些颠覆性的剧本你可能甚至看不懂,因为你可能压根就没想到!

比如“白富美”嫁给“穷小子”这样的传奇剧本,过去出现在银幕上,现在居然出现在湖南省最南边的一个“老、少、边、穷、库”的小县城里。

这个县城名字叫江华,是湖南省的一个瑶族自治县,一个天生条件“缺陷”严重的小山城,在6月13日至14日的一个史无前例的高规格会议上被正视、被唏嘘、被震撼,原来是因为其用自己的软环境赢得了“资本爷爷”的大青睐!上演了真实版的“白富美”嫁给“穷小子”传奇。

这个会议的名字叫做全省优化发展环境现场推进会。引来包括湖南省委书记杜家毫、省长许达哲在内的14位省级领导,62位省直有关单位负责人,14个市州、122个县市区党政主要负责人组成的高规格阵容,从长沙乘高铁到永州,再换乘绿皮火车到江华,实地观摩、学习、开会。

江华:上演“白富美”嫁给“穷小子”的新传奇

辣么问题来了,“穷小子”怎么追上“白富美”,其他人也能学吗?这才是问题的症结。观潮君现在便带你走进这个神奇的“爱情故事”。

我穷,但我不甘于穷一辈子

江华,处于湘、粤、桂三省区结合部,距离省会长沙460公里,地理位置偏远。早在2001年,即被确定为国贫县。

江华家庭出生并不好,在全省县市区面前,是典型的“贫困生”。然而这位“贫困生”并没有让穷成为自己奋斗的障碍,在全省发展环境优化竞赛中脱颖而出,成了分量很重的这一科里妥妥的学霸。

为何说这一科分量很重?发展离不开项目,项目离不开环境。如果发展环境优化好了,就如同栽下了一棵高大的梧桐树,远方的凤凰会不远千里飞来栖息。

江华,天生禀赋并不占优,区位条件差,区内矿产等资源也不丰富,恰如一位祖辈没留什么遗产的“穷小子”,相对于那些含着金钥匙出生的富家子弟,他在起跑线上要落后别人很多。

湖南为发展实体经济,把今年定为“项目建设年”。建厂、修路、开公司,无论搞什么项目,都是要真金白银投入的。江华家底薄,没什么钱搞项目,只能靠引进外来资本。可资本天生具有逐利性,“白富美”只会选择嫁给“高富帅”,“穷小子”如何得到“白富美”的芳心?

故事讲到这里,很多人可能会摇摇头,癞蛤蟆想吃天鹅肉毕竟不现实,江华还是死了这条心吧?可是,不引进资本搞项目发展经济,就会一辈子穷下去。江华,没有顺从世人的偏见,开启了优化营商环境的涅槃之路。

这里是革命老区,就给予投资者以红色基因传承者最赤诚的热情;这里是少数民族自治地区,就给予投资者最朴实无华的瑶式服务;这里是陆地边境地区和欠发达地区,就给予投资者母亲式的贴心呵护,快速、便捷的解决客商在江华投资生产的一切障碍和忧虑。

“白富美”真的就嫁给了“穷小子”

江华:上演“白富美”嫁给“穷小子”的新传奇

“白富美”被江华的走心追求感动了。

2017年6月26日,在前期大量考察对比的基础上,位于深圳的贵德集团正式与江华县政府签约,入驻江华高新区。12月3日,贵德光电产业园项目正式投产。从签约、开工到投产,用了仅仅150天。贵德集团董事长喻贵感慨道:“可别小看了这150天,要知道按常规流程走下来,要将近两年。”

这两年来,江华高新区引进了包括贵德集团在内的20来个投资过亿元项目,大多数半年左右便达产。

观潮君带大家看看“白富美”嫁给“穷小子”的心路历程。在东莞和深圳见一个村支书都不容易的湖南盛华达电池科技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吕中华,却被江华县领导四顾茅庐,盒饭都没吃过一次,他直接感受到了受重视、被尊重。要问江华明意湖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李洪梅为何选择在江华投资建厂,她直言是江华致力优化发展环境给了她非常大的底气,这是无形的肯定、支持与鼓励。

省内其他先进地区的县(市区)对江华这位追赶者表示钦佩与赞许。长沙经开区党工委书记、长沙县委书记曾超群说:“在江华这种交通、区位、产业、配套和长沙县有一定差距的地方,招1个亿投资项目的难度,也许要难于我们招10个亿,乃至20个亿的投资项目的难度。所以他们这种持之以恒,一心一意的精神,让我非常感动,也让我受益匪浅。”益阳市资阳区委书记陈静彬说:“能够在一个这么偏远、基础条件比较差的地方都能作出这么好的产业和企业,这么大力度的抓项目,值得我们每一个县市区学习。”

江华以自身拼搏经历,给世界喂了一口浓浓的励志鸡汤,观潮君相信喝过这口鸡汤的人都会回味无穷,并从中汲取奋斗的勇气和动力。

江华,你的逆袭给别人上了怎样的一课?

江华:上演“白富美”嫁给“穷小子”的新传奇

6月11日至12日,李克强总理在湖南考察时指出,当前,面对激烈竞争,承接产业转移不能靠比优惠政策,而要靠比营商环境。他勉励湖南深化“放管服”改革,以优良的政府服务激发市场活力,争当承接产业转移的领头雁。

正如总理所说,江华正是在营商环境优化上,通过自己的努力逆袭了,才换来如今被投资者所青睐的成就。

6月14日,全省优化发展环境现场推进会上,杜家毫说,优化发展环境关键在人、关键在干部。干部担当作为,就是最好的发展环境。他要求旗帜鲜明地为敢闯敢试、埋头苦干、担当作为的干部撑腰鼓劲;注重增强干部“善为”“会为”的能力,着力提升服务质量、服务效率和服务效果,坚持依法依规办事、诚信办事,做到不越底线与红线,构建“亲”“清”新型政商关系。

许达哲在总结湖南省优化发展环境取得的成效和存在的差距后指出,好的发展环境才是最优惠的政策,才是最有利于企业壮大、成长的“原生态”。要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把着力点放在优化软环境上,放在服务一二三产业发展上,放在为企业提供高效服务上。

近年来,湖南围绕大力振兴实体经济,营造良好发展环境取得了积极成效。截至2017年底,在湘投资的世界500强、中国500强、民营500强分别达到167、226、88家。今年1至5月,全省新引进500强企业3家(伟创力、东旭集团、中南控股集团),新增500强企业投资项目54个,总投资1617.5亿元。

成绩要肯定,不足需重视。观潮君认为,江华这种先天条件不足的地方,尚且能做出这样好的成绩,其他条件更好的地方还有什么理由懈怠?

还是那句话,栽下梧桐树,引得凤凰来。前两年,杜家毫强力推动的湖南“135”工程,实际上已经为我们给出了最好答案:筑巢引凤、拎包入住,缩短流程、心想事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