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人生時是浪漫主義詩人燦爛如夏花;死時飽受折磨,臥軌結束一生

“我有一所房子,面朝大海春暖花開”。

此人生時是浪漫主義詩人燦爛如夏花;死時飽受折磨,臥軌結束一生

每當提到此句,大家都會想到,30幾年前,曾經有一個被稱為海子的人,以現代詩驚豔和征服了無數國人。回顧海子的一生,頗具傳奇色彩,非常值得回味。

1964年3月24日,非常普通的一天,但是在安徽省的查灣村,有一戶人家因為喜得貴子而變得異常興奮。這戶人家將其取名為查海平也就是後來被大家所熟知的海子。

此人生時是浪漫主義詩人燦爛如夏花;死時飽受折磨,臥軌結束一生

海子從小便展現出了不同尋常的一面。海子5歲上小學,十歲讀中學,年僅15歲便“一步登天”直接考入了萬千學子夢寐以求的北京大學。接到錄取通知後,全村人都來到查家像其賀喜,毫無疑問,海子不但光宗耀祖,更是成為全村的驕傲。可是另眾人都無法想象的是,海子此行成為了一生中重要的轉折點。

海子在北大主修的是法律專業,可是死板的法律卻並未阻止和隔斷海子對於“浪漫”的追求。大學期間,開始以“海子”作為筆名進行藝術創作,隨後,一直到海子自殺,短短的7年時間,創作的作品字數超過了200萬字。

此人生時是浪漫主義詩人燦爛如夏花;死時飽受折磨,臥軌結束一生

自打投入藝術工作後,海子已經到達了“不瘋魔,不成活”地步。海子認為抒情就是血,海子在詩中表達出了自己對所有美好事物的嚮往和熱愛之情。雖然海子曾說過自己不想成為一個抒情的詩人,但是海子已經完全將自己融入了自己創作的詩歌中。海子在臥軌前,甚至在詩中使用了大量看似瘋狂的字眼,毫不保留的直抒胸臆。

此時的海子已經到了走火入魔的程度,或者換句話說就是精神錯亂。海子彷彿已經獲得了“通靈”的能力,他用詩歌為自己構建了一個王朝,他以自己眼中看到的為世間萬物重新命名。

此人生時是浪漫主義詩人燦爛如夏花;死時飽受折磨,臥軌結束一生

1989年3月26日,海子身上帶著《瓦爾登湖》、《新舊約全書》還有海雅達爾的《孤筏重洋》和《康拉德小說選》,再加上一封寫著“我的死與任何人無關”的遺書,臥于山海關的鐵軌之上。

此人生時是浪漫主義詩人燦爛如夏花;死時飽受折磨,臥軌結束一生

對於文學愛好者和他的家人來說,海子臥軌自殺是悲痛的消息,但是於海子本人所言,死就意味著放下,這一刻終於解脫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