湟水流域规模化林场建设纳入国家试点 8年力争新增森林面积1586平方千米

按照我省湟水规模化林场建设试点规划,湟水流域规模化林场包括西宁市区及所辖湟源县、湟中县、大通回族土族自治县3县,海东市的平安区、互助土族自治县、乐都区、民和回族土族自治县4个区县的湟水河及其支流两岸山体,东起民和县马场垣乡、南至民和县古鄯镇、西至湟源县巴燕乡、北至大通县青林乡,建设总面积达到2379.13平方千米,力争通过8年期的建设,新增森林面积1586.27平方千米,区域森林覆盖率由现在的21.1%提高到87.8%以上。

按照预先制定的计划,把湟水流域规模化林场建成西北干旱地区先进造林技术应用和现代林业经营管理模式的示范区。将应用先进林业科技成果、组装配套模式等生产技术及先进的现代化林业管理经营理念、先进的林业大数据、信息化管理应用等方法,开展湟水流域大规模国土绿化行动和现代化森林经营管理,实施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改善环境,提供优质生态产品,实现流域山川秀美,社会、经济和生态协调发展的新格局。

建成深度贫困地区生态建设和生态扶贫有机结合发展的实践区。结合乡村振兴战略,大力发展林下经济、生态旅游经济等生态产业,通过租赁、入股分红、生态管护等方式增加群众收入,建立促进农牧民单一的种植、养殖、生态看护向生态生产生活良性循环转变的长效机制,实现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有机统一。

建成生态公益型造林项目市场化、多元化融资的改革创新区。创新高原地区营造林、土地产权流转、投融资等一整套的改革创新政策措施,建立政府主导、公众参与、社会协同的生态建设新机制,为我省乃至全国同类地区实施大规模国土绿化,利用市场化、多元化融资投入生态建设,提供可复制、可借鉴的经验模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