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年,用利他做有機生態,從無名小店到遍佈近10個國家和地區

里仁

從十平方的小店

經營有機生態食品

(不是百分之百有機,但所選產品儘可放心)

20年的時間

在臺灣省已經擁有132家分店

美國、加拿大、新加坡、馬拉西亞、澳洲都有分店

中國大陸和香港也有9家分店

僅臺灣省一年就有上千萬顧客光顧

(臺灣省2300萬人口)

20年,用利他做有機生態,從無名小店到遍佈近10個國家和地區

20年,用利他做有機生態,從無名小店到遍佈近10個國家和地區

20年,用利他做有機生態,從無名小店到遍佈近10個國家和地區

為了守護這一方土地,里仁鼓勵用品廠商選用容易分解、對人體與環境少危害的友善成分來降低對生態的衝擊。

里仁的商業理念和一般的商業理念完全不同

里仁從生產者角度出發

以利他精神為經營方向

從賣“賣不掉的好東西”開始

茁壯發展至今天

目前員工超過600位

營業額超過15億臺幣

20年,用利他做有機生態,從無名小店到遍佈近10個國家和地區

從40萬開始

從“賣不掉”的產品開始

里仁的創立離不開一位出家人-日常法師

20年,用利他做有機生態,從無名小店到遍佈近10個國家和地區

1995年時

他看到農藥、化肥對於大家健康的危害

以及對環境的危害

他覺得自己為此需要做出改變

日常法師開始帶來徒弟們

不使用化肥和農業種植蔬菜水果

在那個年代不得不令人敬佩

但是因為沒有經驗和技術

種出來的菜就像網球拍一樣

坑坑洞洞

還有果肉不紅、口感不甜的“貧血西瓜”

以及“拇指牛蒡”、“五爪胡蘿蔔”等

可想而知

這些賣相不佳的農產品銷路當然不好

只能靠自己籌建基金會的人發揮善心購買

20年,用利他做有機生態,從無名小店到遍佈近10個國家和地區

20年,用利他做有機生態,從無名小店到遍佈近10個國家和地區

在經驗累積和專家的協助下

有機農產品的種植技術有了改善

加入有機耕作的農友也逐漸變多

產品供應量隨之增加

然而接下來的問題是

農民們栽種了有機作物

卻不知道可以賣給誰

20年,用利他做有機生態,從無名小店到遍佈近10個國家和地區

為了能讓有機產業持續發展

1998年

里仁正式成立

初期他們的資金是200萬臺幣

(約人民幣40萬元)

抱著賠光就算了的想法推廣健康、有機、素食的產品

希望透過這個渠道平臺

不但讓有機作物有了出口

也讓消費者有購買有機產品的管道

里仁現在每一年可以協助農友銷售3500噸的新鮮蔬果

20年,用利他做有機生態,從無名小店到遍佈近10個國家和地區

用用心解決賣不掉的問題

2002年

稻米盛產,導致大量滯銷

有機米的情況更為嚴重

「都已經要收割新米了,倉庫裡卻還堆滿上一期的穀子。」

當時里仁得知這樣的情況

開始和農友們一起想辦法如何「消耗」滯銷的有機米

起初鼓勵大家多吃飯

後來發現這個做法速度太慢

最後

里仁找了多家食品廠商

研發出米饅頭、米麵包、米餅乾、米果等新產品

這些新口味的米類製品

出乎意料的大受歡迎

在里仁店鋪熱賣,

當時曾經一天就用掉一千公斤的有機米

不但幫農友們解決滯銷問題

也替有機米找到新出路

20年,用利他做有機生態,從無名小店到遍佈近10個國家和地區

米旦卷

20年,用利他做有機生態,從無名小店到遍佈近10個國家和地區

里仁第一款無添加的胚芽餅,拯救了一家快倒閉的餅乾廠

20年,用利他做有機生態,從無名小店到遍佈近10個國家和地區

無麩質的巧克力糙米餅

20年,用利他做有機生態,從無名小店到遍佈近10個國家和地區

杏仁玄米餅

20年,用利他做有機生態,從無名小店到遍佈近10個國家和地區

麥麩蘇打餅乾

2007年中秋節前夕

一場強烈颱風使得花蓮地區災情嚴重

尤其是當地以有機、無毒方式栽種的柚子

禁不起風雨摧殘,落果滿地

里仁為幫助農友,向他們收購這些柚子

「但肯定是賣不出去的」

於是里仁便找廠商合作

研發成「文旦柚茶」販售

2009年柚子盛產

這回除了「文旦柚茶」之外

里仁還找上有三十多年經驗的鳳梨酥工廠鴻福

希望鴻福可以仿效鳳梨酥的做法

利用柚子為原料製成柚子酥

老闆鄭芳榮表示

柚子要剝皮、去籽,處理過程更為複雜

後來經由其他廠商的合作

才成功做出「文旦柚酥」

20年,用利他做有機生態,從無名小店到遍佈近10個國家和地區

文旦柚酥

看完他們的故事我突然明白一個道理

這個世上沒有銷售不出去的好東西

缺的是用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