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晉城某地的一個小村莊,走進去如穿越千年,夢迴四朝

天官王府位於陽城縣上莊村,是明代傑出的政治家、改革家,官至刑、戶、吏三部尚書,曾輔佐明王朝達四十年之久的重臣王國光及其家族數代相承建造的大型官居建築群,距今已有近千年的歷史,為是國家AAAA級景區。

其內部閣樓高聳,古廟森嚴,官宅豪華,民居典雅,共有保存基本完好的官宅民居四十餘處,涵蓋了居住、宗教、祭祀、文化、商業等建築類型。其民居文化包括了我國現存並仍然能夠居住使用的各個朝代建築。從我國存世最古老的元代民居,明清兩代留存官宅,到民國時期中西合璧風格的“樊家莊園”在這裡無不具備。被古建專家稱為古村落保護的傑出典範。

就在晉城某地的一個小村莊,走進去如穿越千年,夢迴四朝

上莊雖處群山僻壤,但卻堪稱“文化之鄉”。從明中葉至清初的百餘年時間裡,這裡曾出過五位進士,六位舉人,秀才、貢士有百人之多。歷史上令陽城人民引以為榮的“九鳳朝陽”和“十鳳齊鳴”中均有上莊人。特別是清順治三年(公元1647年),上莊這個當時只有幾百口人的小山村,竟一榜出了王蘭彰和王潤身兩名進士,為此轟動了朝野。沁河流域所傳的民謠:“郭峪三莊上下伏,舉人秀才兩千五”,其中“三莊”指的就是這個充滿文韻的小山莊。而明清以來,上莊最為鼎盛,在中華民族歷史上最有影響的名人,是號稱“天官”的明代重臣王國光。

就在晉城某地的一個小村莊,走進去如穿越千年,夢迴四朝

該村的村口上,有一個叫作永寧閘的建築非常獨特,該閘中間是一個跨度非常大的拱形券洞,這個巨大的拱形洞下面,卻是叫人不可思議的情景:在村裡的部分,是一條石板路;出了門洞呢則是一條河道。道路與河渠相接,真是有點兒別緻。原來,這是上莊村的一條獨特的“水街”,有一條源於附近樊山的小河流入村內,街道由條石鋪築而成,平時是街道,下雨時就成了河道,過去水大時還能行船,頗有幾分江南水鄉的風韻。永寧閘始建於明初,距今已有五百多年的歷史,閘上高高的永寧閣,是上莊村的地標性建築,其風格與作用集水利、風景、文化、宗教於一體,達到了實用功能與建築審美藝術的完美統一。說到上莊村的佈局時,當地人往往用“十山環繞,一水中流,九龍甩尾,五鳳遨遊,四方廟宇,百座閣樓,每遇戰亂,一閘無憂。”這樣的話來誇耀。

就在晉城某地的一個小村莊,走進去如穿越千年,夢迴四朝

上莊村的古建築群佈局,以莊河為中軸線,在河的南岸有天官府、進士第、爐峰院;在河的北岸有沿街院、司農第、司徒第、亞元府、王氏祠堂、大參第、望月樓、參政府、武舉第、樊家莊園等。

天官府位於莊河南岸, 也叫冢宰第,是明代傑出的政治家、改革家、對明王朝“萬曆中興”起到積極促進作用的太子太保吏部尚書王國光於萬曆初年建造的人文府邸便是王國光的府邸。

就在晉城某地的一個小村莊,走進去如穿越千年,夢迴四朝

爐峰院因建於村南香爐峰上而得名,佔地5330平方米,包括高媒祠、三教堂、關帝廟及馬房院四部分,是古時上莊村春祈秋報之所。院前有兩株古槐,距今有400年光陰,一株樹蔭寬闊,背院向東伸展;另一株直瘦,形容枯槁。兩株古槐均不高於院頂,不知何故。另傳王國光少年時曾讀書於此。明清兩代"南庵曉鍾"和"爐峰夕照"均為王府八景之一",為一方名勝。特別是那600百餘齡北方稀有的“白皮松”矗立在院落的四周,顯得古剎神秘而優雅。

就在晉城某地的一個小村莊,走進去如穿越千年,夢迴四朝

“中西合璧”的樊家莊園為經營有鹽店、當鋪、錢莊等生意的清末富商、書香世家樊玉麟所建造的宅院。民國年間,樊玉麟次子、畢業於山西法政專門學校的樊次楓進行了大規模的擴建。樊圃新院的整體建築裝飾華麗,裝修集中在外簷。簷柱下有雕花石柱礎,簷柱上有佈滿木雕的額枋與雀替。二樓上柱間均有木欄杆,欄杆及欄杆下的梁託上都有木雕作裝飾。其中樊圃正門上方所雕的“八仙過海”“福祿壽”三星等裝飾,堪稱木雕精品。為同時期建築中所罕見。

就在晉城某地的一個小村莊,走進去如穿越千年,夢迴四朝

樊家莊園

就在晉城某地的一個小村莊,走進去如穿越千年,夢迴四朝

司徒第為王國光之堂弟,嘉靖丙午科(1546年)舉人, 官至戶部陝西清吏司郎中王道建造的府邸。 大門上方可以看到“奉政大夫戶部陝西清吏司郎中王道”的匾額,(注:官職相當於現在財政部分管陝西司的司長職位。)二門門額題有“司徒第”三個字。 後宅五層插花樓於早年拆毀,現存過廳及東西廂房均保護完好,廳前有雕刻精美的月臺一座,為明代原物。院內至今尚存明代栽植的古臘梅一株,每當冬季,滿樹黃花爭奇鬥豔,數十米之外尚能聞到陣陣清香。

就在晉城某地的一個小村莊,走進去如穿越千年,夢迴四朝

現仍保留尚好的元代民居

這樣一個古色故鄉的小村莊,行走其中,如穿越幾朝,夢迴千年,別有一番滋味。

就在晉城某地的一個小村莊,走進去如穿越千年,夢迴四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