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破譯元代桃花馬?

故宮“石渠特展”,選用趙雍名作當海報。在《元畫全集》編撰中,吳斌寫了這件繪畫的說明文字,刊於《元畫全集》第一卷第二冊307頁。《元畫全集》回答了前三個問題,但沒談到畫中人是誰,本期刊發吳斌原文,補充了這個內容。

作 者:吳 斌

去年,故宮90週年院慶舉辦的“石渠寶笈”特展,場面很是火爆,當然,大多數觀眾都是奔著《清明上河圖》去的,但招牌海報,選用的是一件並不太為公眾熟知的元代繪畫——趙雍《挾彈遊騎圖》。它著錄於《石渠三編》,鈐乾隆、嘉慶、宣統諸帝璽印。

如何破譯元代桃花馬?

這是一件紙本設色立軸。紅衣烏帽者,騎馬持弓,扭頭看身後高樹上鳴叫的鳥雀。畫幅左側畫家自題一行:“至正七年四月望,仲穆畫。”至正七年為1347年,時趙雍57歲。

如何破譯元代桃花馬?

畫上還有元末著名詩人廼賢的題詩。詩云:

長安少年豪俠者,茜紅衫色桃華馬

擊毬縱獵五陵歸,緩控絲韁芳樹下。

牙弰竹弓新月彎,袖中更有黃金丸。

綠陰深沉烏聲絕,落花飛絮生愁端。

君不見,

墮卵覆巢非厚德,蓬肉區區味何益。

鵷雛多在碧梧枝,少年慎勿輕彈射。

如何破譯元代桃花馬?

廼賢(1309—1368),西突厥合魯氏(又作哈剌魯氏),漢姓馬,字易之,號河朔外史。趙雍一生,主要的活動在大都和江南,這也是廼賢的活動區域,時間也能大致吻合。雖然二人的生平資料不多,但我們可以找到像鄭真、貢師泰這樣他們共同的好友,所以,趙雍和廼賢有可能認識。

趙雍《挾彈遊騎圖》的人馬墨線很細,景物大面積採用輕柔的顏色渲染,這種畫法,在元代繪畫中並不多見,但在北宋李公麟之前則比較流行。並且,人物的衣飾具有唐代特點,因此,《挾彈遊騎圖》可能是沿襲了某件唐代繪畫的一些重要元素。

趙雍的畫技是父親趙孟頫親授。柯九思有一首《題趙松雪畫》詩,收錄於《草堂雅集》卷一,詩云:

夜合花開晝漏遲,

王孫遊騎出平堤。

玉鞭緩策青林下,

回首風前聽子規。

詩中描寫,頗似趙雍《挾彈遊騎圖》的情景,由此看,趙雍此作,大有可能是臨仿趙孟頫的同題畫作。有趣的是,周密《雲煙過眼錄》記載,“趙子昂孟頫乙未年自燕回出所收書畫古物”中,有一幅唐代韓幹《五陵遊俠圖》,也許,這才是最早的底本。

在古代文獻中,除廼賢外,元末的陳基、袁華、呂誠、張宣、鄭真、張昱、謝常等人,都就趙雍的“五陵挾彈”寫過題畫詩,這表明,趙雍對這個題材十分喜愛,曾反覆創作。

趙雍的家世優越,個性豪脫,很有些“五陵少年”的遊俠之氣。元末詩人張羽有一首《畫山水行,題趙待制仲穆所畫、二圖,沈才幹所藏也》,見《靜居集》卷二,詩中有句:雍初騰踔晚一蹶,五陵豪氣無時忘。”意思是講,趙雍早年風光得意,晚年遭遇了一些不順,但五陵豪氣未嘗忘記。

另外值得注意的是,廼賢詩中有“茜紅衫色桃華馬”的句子,這點明瞭畫中人所騎的是桃花馬,而桃花馬對趙雍有著特殊的意義。

柯九思有《題趙仲穆》,見《草堂雅集》卷一,詩云:

桃花出水映連錢,

太液新酣綠樹煙。

催賜金鞍調得穩,

翠華明月幸溫泉。

陳基有《題趙翰林畫》,見《草堂雅集》卷二,詩云:

當時沙苑最權奇,

贈與吳興學士騎。

身上桃花萬千多,

為渠圖寫墨淋漓。

這兩首詩都表明,趙雍曾被皇帝(元順帝)賜予騎桃花御馬的恩寵,這對趙雍來說,是最可標榜的榮光。趙雍把桃花馬植入畫中,無疑是對這種榮光的紀念。這樣看,馬上人物,就是趙雍的自畫像了。

如何破譯元代桃花馬?

對家藏名跡的借鑑、“五陵少年”和自身性格的契合以及皇帝的恩寵,這些共同組成了趙雍《挾彈遊騎圖》的藝術史背景。

《挾彈遊騎圖》上,所留存的僅見的趙雍相貌,也是這幅作品一直被忽視的可貴之處。

本文是武英書畫第167期推送

如何破譯元代桃花馬?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