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成老人腎虛”“陽痿患者1.4億”,這些健康偽數據從哪來?

每5名男性中就有1人陽痿?近日,常山藥業發佈的一份公告稱,中國男性勃起功能障礙(ED)患者約1.4億人,該數據引發熱議,並引來了證監會的調查。


“7成老人腎虛”“陽痿患者1.4億”,這些健康偽數據從哪來?

數據一:中國陽痿患者約1.4億人?

正解:ED不算病,目前無明確數據

國家統計局發佈的數據顯示,2017年我國男性人口為71137萬人。按照常山藥業公告裡的表述,相當於我國每5個男性中就有一個是ED患者。

數據二:約70%老年人都是腎虛?

在江西匯仁藥業股份有限公司IPO招股書中引用的統計數據顯示,2012年至2015年,我國補腎類藥物市場規模由50.09億元增長至83.78億元,年均複合增長率為18.70%,市場前景良好;至2020年我國補腎類用藥市場規模將達到約150億元。

如此大的市場,也讓匯仁藥業以其主打產品彙仁腎寶賺到了大量資金,開啟了上市之路。只是其IPO招股書中超過80%的毛利率及2016年上半年高達3.32億元的廣告費備受質疑。

鋪天蓋地的廣告,讓不少疲於生計的中年人只要有一點廣告中宣傳的腰膝痠軟等症狀,就歸結於腎虛,四處搜尋補腎產品。

正解:腎虛不是病,沒有明確數據

數據三:宮頸糜爛發病率高達90%?

正解:說法已過時,別被忽悠了

數據四:每8對夫婦就有一對不孕?

跨界進入輔助生殖行業的主板上市公司通策醫療發佈的2017年年度報告中提到,據統計顯示,我國平均每8對夫妻中就有一對陷入生育困境,且不能生育的夫妻呈年輕化趨勢。患者人數超過5000萬,其中女性佔50%,男性佔40%,夫婦雙方共同原因佔10%。我國不孕不育率已從20年前的2.5%-3%攀升到12.5%-15%,輔助生殖行業市場供不應求將持續。

另有一份來自新三板智庫對輔助生殖行業的研報中也提到,根據中國人口協會、國家計生委2010年《中國不孕不育現狀調研報告》顯示,中國不孕不育率從20年前的2.5%-3%攀升到12.5%-15%左右,2010年不孕症患者人數超4000萬。隨著環境汙染、生育年齡推遲、生活壓力等原因,不孕夫婦人數每年還在以5%速度不斷增加,2016年我國不孕症患者人數約為5000萬左右。

針對公告中提到的《中國不孕不育調查報告》,5月25日,通策醫療接受新京報採訪時表示,公司輔助生殖部門的團隊會經常參加一些專業性會議,“只是引用了材料中的數據。”

正解:調查不科學,說法不合適

專家:拿來主義要不得、數據統計應規範

“這些數據的不嚴謹,根源還是在於國家的數據統計與市場的統計需求存在不對等。”北京中醫藥大學衛生法講師鄧勇認為,國家統計部門統計的覆蓋面有限,不可能滲透到每一個細分行業,因而這些數字缺口就只能通過市場的手段解決,由研究機構、諮詢公司、證券公司等來填補空白。企業在做數據統計的過程中,受統計方法、統計對象範圍限制等因素影響,得出的數據的科學性和準確性也是存疑的。再加上部分上市公司公告、廣告宣傳中的這些數據,大多帶有商業傾向性,很多都是採用“拿來主義”,只要是數據就拿來用,卻很少質疑真實性和時效性。

此外,很多上市公司拿到數據後也會有所取捨,如針對某一個問題有幾組數據,公司會優先選擇有商業價值的,對那些準備上市的公司,他們會利用這些數據來說服證監會的評審委,廣告商則利用有利數據誇大其詞,來引起消費者的重視、擔心。

“要解決這個問題,就需要國家對數據統計相關的法律法規進行完善,通過大數據分析、利用技術手段來保證數據的真實、準確。從市場的角度講,如果一家公司想要真正做到為相關行業提供準確數據,則要加強企業誠信度,這也是企業生存最基本的素養。”鄧勇表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