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圓針療法”可緩解膝關節疼痛

膝關節是人體最複雜的關節,也是承重最大的關節,它承受的重量越多,關節軟骨磨損的幾率也越大,肌腱也越容易受傷,關節退化也就越快。


忍受著巨大壓力的膝關節,在經歷歲月的“磨礪”後,難免會受到損傷,感到疼痛。到底膝關節疼痛的原因在哪裡?薛立功說,很多人以為膝關節疼痛是因為軟骨損傷或者半月板損傷,“軟骨會疼嗎?肯定不會,因為軟骨裡面沒有神經;半月板會疼嗎?半月板裡面也沒有神經,也不會疼。”其實,膝關節疼痛的原因是骨周圍韌帶和肌肉疼痛。關節損傷後,會有液體滲出,在周圍形成瘢痕,這是造成疼痛的原因。

薛立功突破了傳統的“風寒溼致痺”的外因論觀點,總結出更接近痺證本質的致痛原理,即:外感、內傷、勞損等各種病因損傷涉及經筋,致使經筋攣縮卡壓經筋和絡脈,從而阻滯或阻斷氣血的正常循經流注,導致“迫切為沫”和“津液澀滲”的病理改變。溢於脈外的津液含有某些致痛物質,當其浸潤並刺激痛敏組織時,就會產生疼痛。薛立功採用建立在經筋辨證論治基礎上的“長圓針療法”,為數十種頑痛痼痺提供了新療法。

當然,膝關節疾病更重要的是預防,千萬不要做沒有準備的運動,不管做什麼運動,在運動前,都要先把關節活動開,“多數關節損傷都是因為沒有做好準備活動就開始運動導致的。”此外,運動強度也要注意適可而止。數據顯示,走路時膝關節的負重是體重的1.3倍,跑步時膝關節的負重是體重的5到8倍,下樓梯時膝關節的負重是體重的8倍。“每個人一定要根據自己的身體狀況,選擇適當強度的運動。”

出診時間:週二全天、週四下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