悶聲發大財的人工智能公司 會是另一個華為嗎?

一、摘要

人工智能入選“2017年度中國媒體十大流行語”,也成為了當下市場投資的熱點。我們挖掘到一隻人工智能在金融領域運用的概念股廣電運通(002152),公司業務屬於智慧金融,具有人工智能、人臉識別、安防和區塊鏈等概念。

悶聲發大財的人工智能公司 會是另一個華為嗎?

二、投資亮點

1、公司主要是一家生產ATM機的公司,公司正在不斷深化改革,做強做大金融智造與服務的存量,同時快速拓展擴張人工智能的產業增量。

2、公司用“互聯網+智能服務”整合銀行外包業務,通過併購和投資快速切入智能安全領域,在全國超過 40 個城市整合安防企業,開展武裝押運、智能安防、平安城市等智能安全業務。公司的智能交通解決方案已成功應用於中國超過 30 個城市的 100 多條地鐵和高鐵線路,並在南方航空上線了國內首個人臉識別智能登機系統。

悶聲發大財的人工智能公司 會是另一個華為嗎?

3、公司基於人工智能前沿探索,應用智能視頻、智能語音、生物特徵識別、智能人機交互等先進技術,在智慧金融、智慧政務、智慧安防等領域已成功落地多個應用場景。2017 年,公司設立 FinTech 研究中心,策劃成立人工智能研究院,深入開展生物識別、智能視頻、智能語音、區塊鏈等創新技術研發,在多領域實現應用落地。

4、廣電運通是ATM國際行業協會和CEN/XFS組織的核心成員,並與DeLaRue公司、G&D公司、日立、IBM、Oracle、Sybase公司等多家國際大型企業建立起了緊密的國際性戰略合作聯盟。

請輸入描述

5、廣電運通自行設計的硬件模塊有出鈔機芯、存款機芯、識別模塊、票卡發售模塊、票卡回收模塊、加密鍵盤模塊等30多個。已申請專利共57項,在加密、打印、通信、光機電控制、接觸式和非接觸式IC卡讀寫應用等方面擁有核心技術。其中多項技術成果提升了整個ATM行業的質量和安全水平,例如:疊鈔機構的彈性槓桿專利,大大提升了ATM出鈔質量,降低了卡鈔率;閘門反扣裝置的發明,提高了ATM的安全性。

6、廣電運通ATM都在為全球超過200萬持卡人提供便捷的金融服務。

廣電運通專門為我國的電信、電力、供水、燃氣、石油等行業客戶推出了全方位自助解決方案和產品,並已成功應用於電信、電力、石油等泛金融市場。

7 、擬收購信義科技 85% 股權,佈局“人工智能+ ”。信義科技是是國內領先的公安人工智能技術解決方案提供商,在公安安防領域有 20年經驗,結合公司在全國武裝押運公司的堅實基礎,將信義科技智能公共安全解決方案全力推廣,協助公司加快打開智能公共安全的巨大市場。(注:來至於申萬宏源研報)

8、金融主要客戶:中國工商銀行、中國建設銀行、中國農業銀行、中國銀行、中國郵政儲蓄銀行、中信銀行、交通銀行、各城市商業銀行、農村信用合作社、城市信用合作社等;泛金融客戶:廣東電信、雲南電力、中油BP、銀聯商務有限公司等;軌道交通系統客戶:廣州地鐵、北京地鐵、南京地鐵、深圳地鐵、上海地鐵、武漢地鐵、西安地鐵、中國鐵道部等;

悶聲發大財的人工智能公司 會是另一個華為嗎?

三、政策

2017年國務院印發《新一代人工智能發展規劃》,提到在智能金融方面,要建立金融大數據系統,提升金融多媒體數據處理與理解能力。創新智能金融產品和服務,發展金融新業態。鼓勵金融行業應用智能客服、智能監控等技術和裝備。建立金融風險智能預警與防控系統。而廣電運通在智能監控與風險防控方面具有非常強優勢。

四、基本面

1、公司前身是廣州廣電運通金融電子有限公司,成立於1999年,是一家以銀行自動櫃員機(ATM)、遠程視頻櫃員機(VTM)、清分機、智能交通自動售檢票系統(AFC)等自助設備產業為核心,融合自助設備維保服務及金融外包服務兩大服務業,集自主研發、生產、銷售及服務為一體的現代化高科技企業;同時,公司以人工智能技術為驅動,立足智慧金融核心優勢,向智慧交通、智慧安防、智慧政務、智慧便民等領域延伸,推動傳統產業轉型升級。

悶聲發大財的人工智能公司 會是另一個華為嗎?

2、公司的智能金融裝備解決方案已進入全球 80 多個國家和地區的 1,200 多家銀行客戶,在俄羅斯、土耳其、德國等國家設立分支機構,全球 ATM 安裝總量超過 22 萬臺,連續十年位居中國市場銷售佔有率首位,是我國同行業中經營規模最大、技術實力最強的 ATM 民族品牌供應商,是全球真正掌握 ATM 核心現金循環技術的少數幾家企業之一,綜合實力排名全球前 4 強。公司 ATM 自 2008 年以來連續十年在國內市場銷售量保持第一,是我國同行業中經營規模最大、技術實力最強的 ATM 民族品牌供應商;

3、公司營業收入總體呈現穩步增長狀態;

4、公司各項業務毛利率水平非常高;

悶聲發大財的人工智能公司 會是另一個華為嗎?

技術面

技術上看,公司股價已經實現二次探底,近期股價向上趨勢初步形成,短期股價企穩回升,後續向上概率大,預計潛在上漲空間在60%以上;

悶聲發大財的人工智能公司 會是另一個華為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