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基斯坦的國力會在將來超過印度嗎?

郝奇怪

巴基斯坦和印度堪稱是一對死對頭,然而兩國目前在實力上的差距卻是十分明顯的,印度憑藉其體量優勢,站在了更加主動的位置,雖然歷經三次印巴戰爭,巴基斯坦都不至於完全崩潰,但是怎麼說印度也成功分離了孟加拉國,導致巴基斯坦失去了一億多的人口和將近15萬平方公里的土地。失去孟加拉國之後,巴基斯坦的國家體量進一步削弱,印度的優勢也更加明顯。

印巴邊境的降旗儀式奇觀

但是巴基斯坦有沒有可能在未來超越印度?理論上講這一概率是存在的,只是能否實現的問題。事實上即使是像蘇聯這樣的超級大國,也有可能一夜之間就轟然倒塌,美國現在雖然強,也指不定哪天就會衰退。伊拉克、敘利亞等國曾經也輝煌過,然而現在也一樣一蹶不振。所以凡事無絕對,巴基斯坦超越印度的概率並不是零。

不過從現在的事實來看,巴基斯坦要超越印度的希望確實很渺茫。因為印度的國土面積將近300萬平方公里,人口數量十分龐大,超過了13億,甚至已經開始接近中國了。而且印度的人口質量很好,年輕人口占比較大,未來發展空間十分強大。巴基斯坦僅有88萬平方公里(包括巴控克什米爾),人口不足2.0億,和印度比體量,巴基斯坦毫無優勢可言。

印度的人口那可不是一般的多

當然體量也不代表一切,以色列和新加坡也是彈丸小國,但是人家仍然足以富強。巴基斯坦之所以發展不起來,最大的原因還是在於長期受印度壓制,國家始終處於軍事高壓狀態。而且印度的軍事力量是明顯強於巴基斯坦的,巴基斯坦唯一能夠壓制印度的只有空軍力量。歷次印巴戰爭,結果其實都是印度撈到的好處多。雖然巴基斯坦偶爾也扳回一城,但是局勢總體傾向於印度。巴基斯坦不得不舉傾國之力對付印度,所以巴基斯坦的發展就受到抑制。

不過這個問題同樣也影響印度的發展,印度本身就深受種姓制度困擾,而新德里政府又總是急於要對外征服擴張,這種窮兵黷武的政策,使得印度也不得不大幅增加軍事開支。而且由於忽略了鞏固基礎,印度出現了大而不強的尷尬局面。最典型的現象就是印度的萬國牌裝備,很難想象一個GDP超過兩萬億美元(2016年)的國家,卻無法自己完善軍備發展工作。

印度的摩托特技表演隊

所以短期內巴基斯坦和印度的實力對比應該還是會維持現狀,這倆國家現在也學精了,在忙著對峙的同時,也在各自加緊發展經濟。巴基斯坦顯然無法在短期內超越印度,但是可以努力縮小差距。特別是藉助中巴經濟走廊、一帶一路發展戰略等契機,巴基斯坦有望找到更好的發展機會。只要巴基斯坦能夠靜下心來圖發展,那麼就算不能超越印度,也不至於被印度甩開太多。


白虎堂

答案是否定的。巴基斯坦的國力在可以預見的未來不可能超過印度。首先從國家的規模上看,印度的人口是巴基斯坦的九倍,領土面積是巴基斯坦的3.5倍,目前印度的經濟規模是巴基斯坦的9倍,而且GDP增速印度也遠高於巴基斯坦。兩國的實力差距巨大,巴基斯坦想超過印度,這種可能性幾乎不存在。

雖然印度有很多的弊端,國內矛盾重重,但是不得不承認,印度有著非常穩定的政治體制,自獨立以來,印度從未發生軍事政變,軍人遠離政治,民主制度運行穩定。反觀巴基斯坦,自建國以來,巴基斯坦已經發生了四次軍事政變,政治體制遠遠稱不上穩定。

沒有一個穩定的國內政治環境,經濟想迅速發展無異於痴人說夢。

另外,還有一點很重要,就是國家發展的外部環境。印度被西方視為世界上最大的民主國家,處於遏制我們的戰略目的,西方不遺餘力的拉攏印度,印度無論在技術還是資金等各方面都受到西方主導的國際社會的支持和青睞。雖然巴基斯坦與美國也有傳統友誼,但重要性日益下降,能夠得到的實惠遠比不上印度。


照理說事

在現有的國際政治格局下,巴基斯坦完全沒有可能會在國力上超過印度。

首先在國土面積上,印度國土近300萬平方公里,而巴基斯坦只有90萬不到的土地,因而發展空間,戰略縱深,資源等各方面先天條件就遠遠不如印度了。

而在地形上,巴基斯坦多山,平原並不遼闊,而印度雖然中南部地區為德干高原,但是因其位於熱帶地區,且起伏和緩,因而依舊非常適合發展。

氣候上,巴基斯坦以高山氣候和熱帶沙漠為主,氣候乾旱,農業生產條件很差。而印度則以熱帶季風氣候為主,農業條件非常好。

人口上,兩個國家都是人口眾多的大國,人力資源豐富,但是印度由於各方面條件更好,所以經濟發展相對較好。

2016年,印度國內生產總值達2.264萬億美元,人均產值為1709美元(約為中國的五分之一)。而巴基斯坦國內生產總值為2789億美元,人均產值為1468美元。從人均水平上看,兩國差距雖然不大,但還是很明顯的。而整體水平,印度也要遠遠超過巴基斯坦,畢竟國土和總人口差異還是很大的。所以南亞地區,印度肯定會在相當長的時間裡保持著絕對的優勢。

不過印度頭上的麻煩非常多,近些年雖然發展也很快,但是存在的問題也非常多,國內的腐敗問題始終不能有效的解決,社會治安長期較差,醫療衛生髮展嚴重滯後,婦女權益始終不能保障,種姓制度遺留下來的毒瘤無法根除,各邦國相對離心,凝聚力不強等使印度這個急著證明自己,早已顯示出不安氣氛的南亞大國想要在本質上上一個臺階,難度還是非常大的。

此外,巴基斯坦的上升空間也很大。

中巴友誼源遠流長,特別是最近多年來,圍繞著一帶一路的發展與建設,中巴合作進入了一個歷史性的新階段。儘管中巴兩國在宗教上差異很大,政治制度也不同,但這並不影響兩國在經濟貿易領域,鐵路合作,基礎設施建設等方面進行合作。瓜達爾港的建設,不僅有利於巴基斯坦自身經濟的發展,更是有利於中國繞開馬六甲,保障非常時期的能源安全,同時也大大縮短了海上運輸的時間和成本。相信在未來的時間裡,中國與“巴鐵”之間的合作還會繼續向深層次發展,做出更多有利於兩國百姓的舉動。


耗盡繁華


無論現在與未來,巴基斯坦的綜合國力與印度相比,差距巨大,無法超越印度。儘管我們對巴鐵有深厚感情,但也要實事求是。

地理位置上,印度條件得天獨厚。北靠喜馬拉雅山脈,面向寬廣的印度洋,溫暖的氣候提供了適合人類居住的條件。印度土地遼闊,領土為328萬平方公里,海岸線長5560公里。面積居世界第七位,縱深迂迴曲折,奠定了世界大國的基礎。



巴基斯坦地型狹長,東高西低,山地起伏,全境五分之三為山區和丘陵地,南部沿海一帶為沙漠,向北伸展高原牧場和良田。領土面積88萬平方公里,海岸線僅長980公里,為印五分之一。國土面積僅是印度的四分之一,想確立大國地位,與印度相比先天不足。

印度人口13億,未來人口超過中國居世界等一。巴基斯坦接近2億人。人口對比上,巴基斯坦無法超越印度。

印度周邊除中國外都是小國,都在印度的控制勢力範圍之內。尼泊爾、不丹、斯里蘭卡都面臨走錫金的老路。如果,印度吞併小國遙遠夢想實現,印度獨霸印度洋一方並不是天方夜譚。

巴基斯坦的周邊都不富裕,而且北與阿富汗接壤,二十年來一直受恐怖分子影響,國家政權受到威脅。西與伊朗為鄰,因伊朗一直受美國經濟制裁,經濟貿易間接受到影響。

巴基斯坦的未來受益於中國。"一帶一路"中巴中廊的構建,使巴基斯坦東連東亞,西接中歐有了貿易上的開拓與轉機。特別是瓜達爾港租借給中國以後,強大的中國為維護世界和平必然會帶給巴基斯坦國家穩定的動力與基礎。

經濟與產業結構方面,印度拉巴基斯坦幾條街。印度的三大產業聞名世界。首先是信息技術領域為人們所熟知。印度憑藉人才優勢,通過為發達國家提供信息產業服務取得了輝煌成就。徹底改變了全球對印度的評價和印象。其次生物技術發展為依託,發展生物製藥等生物產業。其三航天技術研發和應用技術已達國際先進水平,運載火箭技術,衛星技術緊隨美國、俄羅斯、歐洲航天局和中國之後。

巴基斯坦的產業結構僅限於其紡織、水泥、化肥、鋼鐵、造船、等傳統行業。航空航天工業也有發展,但差距較大。



巴基斯坦與印度兩國因克什米爾問題,積怨太深,歷史上印巴戰爭消耗了一定國力。兩囯雖然都是擁核國家,但又不能當飯吃。儲備核武器也是有成本的,又不能用,只能用於核威懾。

綜上所述,巴基斯坦國力無法超越印度,但巴基斯坦從來沒有爭霸野心。而印度卻野心十足,不斷與美國,日本及南海域內國家勾勾搭搭,妄想走出印度洋越過馬六甲進入太平洋染指南海。


英漢微視

這是可能的。

如果認為國力是由人口數量決定的,那麼只要再過兩年,印度國力就將超過中國了。如果認為國力是由領土廣大決定的,那麼俄羅斯的領土世界最大,它的國力應該已經超過美國了。但事實不是如此。

虛胖的人不能稱為有力量,同樣的道理,國力指的是一國之強,而不是指一國之大。大而不強者,比如中國在晚清時代,那是國力衰微之時代。大而強者,名為超級,國家如此,那是超級大國。印度當然也有此潛力,但離實現恐怕尚需解決諸多關鍵性問題。

小未必不能強,像以色列就是中東強國,雖然其國土小並且人口不多。


也就是說,除非印度成為超級大國,否則巴基斯坦總是有機會在國力上超過印度的。簡而言之,巴基斯坦只要堅持富強自己,只要印度沒有改變目前這種大而不強的狀態,巴基斯坦就能超過印度。

為此,我覺得巴基斯坦應當注意四點:

第一、巴基斯坦在國防上,已經完全具備了威懾能力,所以已經完全沒有必要與印度進行軍備競賽了,維持好戰略防禦能力就夠了。也就是說,巴基斯坦應警惕陷入與印度進行軍備競賽的風險。在軍備競賽中勝出是需要GDP來支撐的。而若是要比拼GDP,巴基斯坦是無望的。因為印度的人口數量碾壓在那裡,總量肯定比你多得多。而且軍備競賽肯定是會傷害國民經濟的。

第二、巴基斯坦在政治上應當致力於民族團結,化解內部紛爭與矛盾,注意平衡各地區的利益分配。一個團結的國家一定會強於一個不團結的國家。在國際上,要堅持睦鄰友好,儘量避免介入國際紛爭。與印度的克什米爾爭端,最終還是要訴諸政治解決,在這一點上思路要清晰,不能動搖。

第三、巴基斯坦當前及未來一段時間應當全力聚焦於瓜達爾港與“中巴經濟走廊”的建設,這個項目成功了,巴基斯坦在經濟上就能徹底打一翻身仗。能走上持續、穩定、快速的增長道路。

第四、在前三條解決了生存與發展問題的基礎上,接下來要逐步全力以赴致力於科技與教育,這是一切偉大國家成功的奧秘。興辦教育,發展科技,這是解決國家不僅能有所發展,而且還能走向富強的不二途徑。


如果巴基斯坦能保持戰略定力,毫不動搖堅持正確的發展目標,沒有理由巴基斯坦不能變成一個強大的國家。在這過程中,印度未必就能比巴基斯坦在治國理政上處理得更好。在這種情況下,巴基斯坦超過印度當然也是很正常的,至少不會比印度弱,做到平起平坐總是辦得到的。


建章看世界

回答這個問題的關鍵是:什麼是國力?

國力的定義:是一個國家的政治、經濟、軍事、科技、文教衛生等發展水平的總和。

一、政治:又叫政治影響力

印度:國土面積298平方公里,人口13.24億,是世界第二大發展中國家和第二人口大國,是世界最具影響力的十個國家之一,南亞次大陸的霸主。

巴基斯坦:國土面積88萬平方公里,人口1.93億,算是地區性大國,三線大國,全球影響力比印度差了很多。

政治:印度完勝。

二、經濟:GDP

2016年印度GDP22563億美元,世界排名第7。巴基斯坦2841億美元,世界排名第42。印度GDP總量是巴基斯坦的7.94倍,兩國不在一個層級。

經濟:印度完勝

三、軍事

巴基斯坦現役部隊58.7萬人,主要是陸軍和空軍,海軍只有5000人,每年軍費約80億美元。印度現已部隊132.5萬人,海陸空都很強大,尤其是海軍擁有兩艘航空母艦,在亞洲數一數二,每年軍費約468億美元。

可見,印度軍隊規模遠比巴基斯坦強大,武器更先進,士兵更多,三次印巴戰爭也都是以印度勝利告終。

軍事:印度完勝

四、科技、文教

印度是世界科技大國之一,在航空航天、軍工、IT等領域處於世界領先地位。印度有印度理工大學、尼赫魯大學等世界知名大學,每年培養的畢業生是歐美科技企業的搶手貨。很多印度人在世界知名大企業工作,有些做到了最高位置,比如微軟ceo納德拉,谷歌ceo桑達爾.皮查伊等。而巴基斯坦的科技實力比較弱,除了軍工和原子能領域有一定實力,其它領域與印度比,不可同日而語。

科技文教:印度完勝

五、衛生

印度的醫療和醫藥實力在世界上非常有名,連中國每年都會從印度進口不少醫藥。無疑印度的醫療也大大領先於巴基斯坦。

綜上所述,巴基斯坦和印度是綜合國力相差非常大的兩個國家,沒有可比性。受限於領土和人口比印度少太多,所以巴基斯坦國力也不可能在未來超過印度。

當然,巴基斯坦有中國這個強大的好朋友支持,自保也沒有多大問題。


地理志



“巴基斯坦的國力會在將來超過印度嗎?”——對這個問題,我第一反應是瞠目結舌、啞然失笑,隨後不能不對提問者的想象力表示由衷欽佩,因為這種情形在可預見的未來完全沒有可能出現。


我曾經整理、比較分析數十年時間跨度上的印巴經濟數據,發現其長期發展趨勢日益不利於巴基斯坦方面。自印巴分治以來,巴基斯坦

GDP體量一直顯著小於印度,但人均國民收入/GDP指標曾經長期高於印度,而且經歷過號稱“發展十年”的1960年代這樣的經濟快速增長時期,當時該國經濟增長率連續十年超過6%,這在非東亞國家中是非常好的成績了。但從1990年代中期以來連續近20年,印度經濟增長顯著提速,巴基斯坦則每況愈下,除個別年份外,巴基斯坦實際GDP增長率始終低於印度,致使其人均GDP
2005年起落後於印度,兩國經濟實力差距日益拉大:


2000年,印度、巴基斯坦兩國GDP規模分別為3175億美元和400億美元,印度GDP是巴基斯坦的6.2倍之多;兩國人均GDP指標分別為457

美元、514美元,印度還只相當於巴基斯坦的89%


2005年,印度、巴基斯坦兩國GDP分別達到8087億美元和1095億美元,印度GDP規模上升至巴基斯坦的7.4倍;兩國人均

GDP指標分別上升至740美元和693美元,印度是巴基斯坦的1.07倍,實現趕超。


2014年,印度和巴基斯坦兩國GDP分別增長至20669億美元和2469億美元,印度GDP

上升為巴基斯坦的8.4倍,這個倍數,基本上是“碾壓”級差距了;兩國人均GDP指標分別上升至1631美元和1334美元,印度是巴基斯坦的1.22倍,領先倍數進一步擴大。


現在,印度GDP仍然是巴基斯坦的9倍左右,兩國經濟差距繼續擴大。


與此同時,雖說印度的宏觀經濟穩定性指標按中國等東亞國家標準衡量談不上好,因此常遭中國輿論否定性評價(我的批評文章就不少);但巴基斯坦的通貨膨脹率等宏觀經濟穩定性指標更比印度差得多,只是中國財經輿論很少關注這個經濟體量只及印度1/9左右、社會秩序混亂的國家而已。


印巴兩國長期經濟發展實績差別之所以如此顯著,根本原因在於印度文化傳統、體制相對於巴基斯坦優勢明顯。而且,印度軍費開支佔GDP、財政比例明顯超過中國,而巴基斯坦這兩項指標又明顯超過印度,對該國經濟發展長期損害可想而知。

201159日,美國《外交政策》雜誌網站發文《親愛的中國:請幫我們搞定巴基斯坦》,文中稱巴基斯坦為“世界最破敗國家”,這一稱呼就是源於巴基斯坦連續多年經濟發展實績糟糕。就在2011這一年,巴基斯坦經濟增長率僅有可憐的1%,通貨膨脹率則高達12%之多。2014年以來,石油市場步入熊市,長期資助巴基斯坦的沙特金主財力極度削弱;如果南亞域外大國不干預,印度和巴基斯坦兩國經濟增長率都下降,但巴基斯坦經濟降幅會更大,印度經濟增長率領先於巴基斯坦的優勢會進一步擴大,南亞次大陸諸國綜合國力對比格局將更有利於印度。即使中國向巴基斯坦伸出援手,也只能暫時減緩這一趨勢,無法徹底扭轉。


梅新育

巴基斯坦國力會不會在未來超過印度,這其實是可能的,因為巴基斯坦現在和印度幾乎在同一起跑線,印度只是領先了巴基斯坦一點點。巴基斯坦只是缺少機遇,缺少技術支持。

巴基斯坦人口達到了1.6億多,比日本人口還多。而且巴基斯坦處於印度洋到波斯灣的樞紐位置,所以有發展對外經濟的便利。人口也足夠巴基斯坦的發展,巴基斯坦完全可以像韓國一樣經濟騰飛。但是巴基斯坦缺少機遇,缺少投資。

不過現在的巴基斯坦已經站在歷史的轉折點,因為巴基斯坦迎來了一帶一路,還有是中國企業的投資。中巴經濟走廊做的好的話,將是巴基斯坦的“漢江奇蹟”,巴基斯坦很有可能實現製造業的騰飛,畢竟擁有大量的廉價勞動力。中國企業將會帶來先進的技術,帶給巴基斯坦急需的外資,而巴基斯坦政府只要做到配合就行了。

而印度雖然人口眾多,但是缺少像巴基斯坦一樣的國內環境,印度種姓制度的存在,限制了勞動力的發展,而且印度各個邦之間存在極大的矛盾,主要是宗教上的。所以說印度要實現製造立國是很難的,主要是沒人願意去,美歐等國更偏愛於東南亞,而且美歐也開始強調產業迴歸。所以印度的位置特別尷尬,也就是印度製造缺乏競爭力,而且又無法通過與外來企業合作進行技術交流。

巴基斯坦現在的話,只要好好的建設中巴經濟走廊,巴基斯坦的經濟實力就會發生質的飛躍,而且巴基斯坦國內矛盾正在緩解,未來肯定是會開放旅遊業。這對於巴基斯坦來說,是一個歷史的轉折點,一旦成功,巴基斯坦就可能是亞洲五小龍。而經濟實力提高,巴基斯坦自身也有一定工業基礎,比如航空工業,巴基斯坦就做的比印度好,一旦有了技術和錢,那麼巴基斯坦超越印度就有了可能。

如果你還是不相信,可以參考一下以色列和阿拉伯國家。以色列的技術優勢和經濟優勢,是以色列在中東立足之本!


小司馬遷論史

雖然很多人不願意承認,但“巴鐵”從未來30年來看,是一個毫無希望的國度。根本原因在於這個國家缺乏一個穩定的國內外政治環境。

巴基斯坦是英國殖民者人為製造出的一個國家。英國把英屬印度和土邦中信仰伊斯蘭教的地區合併成巴基斯坦。這就導致巴基斯坦內部各種勢力盤根錯節,各個地方民族、語言、文化差異巨大,唯一的共同點就是宗教。中央根本無力掌控地方,地方獨立和分離主義非常猖獗。多次綁架和殺害中國人的,就是巴基斯坦南部的俾路支分離主義組織

巴基斯坦的民族地圖,西南部就是俾路支人的地區。

國家四分五裂,靠誰呢?巴基斯坦歷史上的文官領導人多數都是西方教育出來的貴族和上層分子,又腐敗又無能不接地氣,無力維護國家統一,也沒有動機去改善下層民眾的生活,反而相互傾軋、內耗不止。而巴基斯坦唯一既團結,又接地氣,又有手腕的集團,就是軍隊了。巴基斯坦軍隊在國家政治生活中扮演關鍵性角色,歷史上曾經四次建立軍政府。即便在民選政府執政期間,軍隊在國家大政方針的制定中也擁有很大發言權。


但是,軍方不斷介入政治,又使政治環境總是穩定不下來,自然沒有人有心思搞經濟。政府財政又沒有錢,基礎設施搞不上去,基層官員也開不出工資來,只能去敲詐商人和老百姓

不僅國內政治環境差,外部的安全環境更糟糕。巴基斯坦北部的部落區與阿富汗接壤,幾乎是“國中之國”。巴基斯坦塔利班與“基地”組織聯繫密切,經常發動恐怖主義襲擊;而“伊斯蘭國”也開始向巴基斯坦滲透。

如果我們真想幫助“巴鐵”,首先還是幫助他建立一個穩定的國內外政治環境,否則經濟建設根本無從談起


萊茵的黃金



巴基斯坦國力超過印度?雖然那是我們的願望,但是坦然的講,幾乎沒有任何可能。

從國土面積來講,印度有300萬平方公里,其可耕地面積甚至還超過了我國。而巴基斯坦只有區區70萬平方公里且多山,地理條件、環境、氣候、資源更是不如印度。

從人口來講,印度是巴基斯坦的接近10倍之多,儘管如此,印度的人均產值還超過巴基斯坦,那麼總量差距之大,便不難看出。

軍事上巴基斯坦的常備軍力規模沒有印度大,戰時可動員人力不如印度多,海空軍實力遠較印度弱,只是單兵素質超過印度而已。


政治穩定上雖然印度也面臨種姓制度、土地改革、宗教衝突等一系列問題,但是巴基斯坦的伊斯蘭原教旨主義比較猖獗,部落文化比較濃厚,這樣嚴重的阻礙了巴基斯坦的經濟建設和發展。

雖然巴基斯坦和印度實力對比上差的太遠,但是印度想在巴基斯坦那討到絕對便宜也不太可能,一方面巴基斯坦背後有我們提供全方位的支持,二方面巴基斯坦也是擁核國家,印度真要想滅其國,也得好好掂量掂量。



再說現在我們在佈局經濟發展宏圖時,設計的一帶一路政策可是把巴鐵作為重要樞紐來考慮的,巴基斯坦一旦融入我們的經濟圈,如果能夠擺平國內政治,短時間內實現經濟騰飛也不是不可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