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察官讀詩:張晶晶朗讀海桑《我好像有點甜》

檢察官讀詩:張晶晶朗讀海桑《我好像有點甜》

我好像有點甜

讓大海再大些,再蔚藍些

再多些色彩斑斕的水族

再多一個有關美人魚的傳說

我願意聽到這些消息

我聽到這些消息就高興

於是我笑了

讓長河再長些,再寬廣些

再心潮澎湃得快要氾濫些

再多一個孔子模樣的哲人

坐在水上嘆息吧

我願意聽到這些消息

我聽到這些消息就歡喜

我的淚就要湧出來

知道這些宏大的事物在那兒

我便安心,我便願意自己再小些

雖說是水至清則無魚

就讓我再清一些吧

我願意是一汪水一缸水一碗水

叫那個嘴唇乾裂的人

用瓢舀起來就喝、用手捧起來就喝

把頭栽下去就喝吧

然後他抬起滿是水珠的臉,他就笑了

我好像有點甜,是吧

可我不是糖,對吧

朗讀者:張晶晶,浙江檢察官朗誦團成員,畢業於寧波大學,現在海寧市人民檢察院公訴科工作。喜歡看各處的風景,喜歡音樂,喜歡詩。

檢察官讀詩:張晶晶朗讀海桑《我好像有點甜》

檢察官讀詩:張晶晶朗讀海桑《我好像有點甜》

點評:做別人需要的人

勞月

這是“檢察官讀詩”第三次介紹詩人海桑的作品。三首詩聽下來,我越來越喜歡海桑的風格了。

正如2016年底我在點評竺詠華朗讀海桑的《這世界如此喧鬧》時說的,“海桑以他特有的簡潔、直白的文風,安靜從容地和你耳語,告訴你他對人生的感悟。”這次,海桑又讓我感動了一回。大海、長河是宏大的,但海桑更願意做一汪水一缸水一碗水,讓那個嘴唇乾裂的人解渴。這是海桑經歷了波折之後領悟到的人生哲理。他曾經豪氣萬丈、義無反顧地辭去工作,到北京漂泊,立志三到五年寫出中國一流詩歌,結果在現實面前碰壁,只好回到家鄉,“以雙手進入生活。”當他站在堅實的土地上,一邊工作一邊寫詩的時候,他才找到屬於自己的生活節奏和詩歌道路,那就是做別人需要的人,寫自己心裡的詩。這個世界上未必就是宏大才值得歌頌,小些再小些,微不足道之人和微不足道之事,有時更值得歌頌,只要他被別人需要。海桑明白了,我們也應該明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