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非小釀”涉嫌配方剽竊一案開庭,你站哪邊?

薯粉們昨晚在哪裡看的世界盃?據松鼠君觀察,球迷朋友們基本分成了兩派,一派是在家裡看球,提前備好了啤酒瓜子泡椒鳳爪,另一派是約上三五好友,在外面啤酒燒烤小龍蝦。當然,不管是你是在哪兒,啤酒總是必不可少的!

“孟非小釀”涉嫌配方剽竊一案開庭,你站哪邊?

孟非小釀

改名灌裝還是惡意訴訟?

據瞭解,孟非小釀主要在孟非的餐飲門店銷售,因此高大師還將孟非及其相關的5家公司告上了法庭。其他5被告方分別為,星亞餐飲管理(北京)有限公司、南京小面之交餐飲管理有限公司北京朝陽區三里屯分公司、南京星亞餐飲管理有限公司、南京小面之交餐飲管理有限公司、南京小發小面企業管理合夥企業(有限合夥)。天眼查顯示,孟非旗下的餐飲公司至少有4家,並擔任南京星亞餐飲管理有限公司的董事,參股南京小面之交餐飲管理有限公司、南京小發小面企業管理合夥企業(有限合夥)。

“孟非小釀”涉嫌配方剽竊一案開庭,你站哪邊?

左圖為舊版玻璃瓶孟非小釀,右圖左為高大師嬰兒肥,右圖又為新版孟非小釀

被告方孟非方面則認為是原告“惡意訴訟”。孟非方面稱,“原告的直接目的是利用孟非的聲譽進行攀附”,原告對被告的誹謗在南京法院已經提起訴訟。南京一審已經判定孟非方勝訴。

而針對原告提出的虛假宣傳問題,被告孟非方認為,新亞與原告有委託加工的協議,原告應按被告指定的規格、類型各個方面生產,當然可以稱為自釀。孟非小釀的特殊之處,在銷售上主要限於孟非麵館,銷售對象是針對孟非的粉絲。被告認為“老口味”是一個比較模糊的語言,實際是指依然都是自釀啤酒。

最後,由於案件涉及的證據材料巨大,雙方律師對於各個細節展開了充分的辯論。開庭從早上九點至下午一點15分,法院休庭結束,共計4個多小時。

“孟非小釀”涉嫌配方剽竊一案開庭,你站哪邊?

糾紛源自合作終止

其實,這次的庭審得從雙方去年的一場糾紛說起。2017年8月,有自媒體發文稱,2年前孟非進軍餐飲業後想開發一款屬於自己IP的啤酒,於是與南京精釀啤酒圈比較有名的“高大師”(高巖)合作。但當雙方合作終止之後,“孟非小釀”仍然在繼續生產,並且新版喝起來沒有任何改變,涉嫌配方剽竊。

當時,綠松鼠也對此事進行了報道。高大師啤酒公司的相關負責人當時在接受綠松鼠採訪時表示,“孟非小釀”這款啤酒最初是於2015年7月由“高大師”啤酒為孟非的餐飲公司開發,根據當時的合作協議,雙方其實屬於委託方與代加工方關係。高大師方面還稱,“孟非小釀”玻璃瓶裡所灌裝的啤酒為“高大師”的明星產品之一“嬰兒肥”啤酒。

孟非團隊則直接否認剽竊,並表示將通過法律程序追究誹謗者責任。孟非本人在其微博上回應,稱“不管什麼人,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真相只有一個,很快就會看到。只接受法院判決,不接受任何調解。謝謝!”

“孟非小釀”涉嫌配方剽竊一案開庭,你站哪邊?

孟非微博截圖

“剽竊啤酒配方”是糾紛重點

值得注意的是, 根據當時的合同,孟非方享有“孟非小釀”的商標權,而高大師方享有生產啤酒的知識產權。也就是說,雙方的爭議焦點主要在於“孟非小釀”的啤酒配方。

“雖然他現在的包裝改成了易拉罐,和我們當時為他生產的玻璃瓶小釀不一樣,但是裡面酒的色澤、酒精度、原麥汁濃度、苦味值等等,都和我們公司的啤酒一樣”。高大師啤酒相關負責人表示。

高大師公司認為:“孟非團隊在和我們合作的過程中,有機會接觸到我們釀造的配方和工藝。現在新產品又與我們公司的產品這麼相似,讓我們有理由認為,他們剽竊了我們公司啤酒的工藝配方。”

還有律師稱,對於“高大師”公司指責對方“剽竊配方”的說法,若孟非團隊與“高大師”公司核心工藝配方有過實質性接觸,孟方有義務證明己方技術方案的內容和來源。

6月14日,高大師啤酒方面向綠松鼠表示,庭審尚未結束,此次庭審剛調查到第2項不正當競爭行為,接下來還有7項需要法庭調查,以及法庭辯論等程序。綠松鼠也將持續關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