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磅:2019年一年級到高三全部用新教材!今後高考的區分度主

“新高考”是當下最熱門的話題,現在基礎教育領域正在進行方方面面的深化改革。


對於中國的基礎教育、“新高考”,原國家副總督學、教育部基教司原司長王文湛是怎麼看的?


重磅:2019年一年級到高三全部用新教材!今後高考的區分度主

語文、歷史、道德率先統一教材


王文湛表示,現在中國的中小學教材,是解放後第八套教材,第八套教材涉及兩個概念,一是三類教材、三級管理,國家教材、地方教材、校方教材,國家管理、地方管理、校方管理。第二個改革是一綱多本,根據國家制定的課標,鼓勵地方單位個人編教材,經審定通過以後投向市場,各地各校自由選用。現在我們小學審定過的教材是12套,初中是8套,高中也8套。


為了加強教材的育人功能,發揮政策導向、正能量,決定成立國家教材委員會,教材委員會的辦事機構設在教育部,教育部成立了教材局,局長是黨組成員部長助理兼任,過去管教材是基礎司的教材處正處級,現在是升了五級,副國家級,就是要發揮教材的正能量,育人的功能。


國家教材委員會決定,強化語文、歷史、道德和法制三科,這三科的教材統編統審統用,國家統編,由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全國用一本教材。


2017年9月1日起,小學一年級、七年級開始用新教材,2019年由一年級到高三全部用新教材。


今後高考的區分度主要在語文


王文湛表示,語文又是基礎中的基礎,九年義務教育一共上課9522節課,小學一年級到高三畢業一共上課13000節課,語文是第一大科,佔總課時的21%以上。中小學一共上了20門課,語文佔1/5的課時還要多,語文是工具科,是母語,是學習其他各科的基礎前提。


今後高考主要考語文,因為英語要考兩次,數學降低難度,今後高考的區分度主要在語文,語文主要在作文

。”


語文的作用是巨大的:

第一,培養學生學習、使用祖國語言的能力;

第二,進行思想教育,語文的思想教育任務不亞於政治;

第三,培養學生的多種能力,培養學生獲取新的知識能力,蒐集處理信息能力,分析解決問題能力,語言文字表達能力;

第四,

語文是進行中華優秀文化傳統教育的重要載體


為了加強中華優秀文化傳統教育,教育部決定語文課要增加寫字課,毛筆字,現在小學都開了寫字課。當然問題也存在,缺乏老師,今後高等師範院校也要開毛筆字。其次增加戲劇,增加古詩詞,對於學生的健康成長。


今年小學一年級新教材的語文有三大改革:


第一改革,過去小學一年級是先拼音後識字再課文,現在改變成先識字,再拼音,再課文,識字和拼音調了,孩子先有字的概念然後再拼音。


第二改革,增加古詩詞,現在的教材,一年級到六年級,古詩詞69篇,新的語文教材一年級到六年級古詩詞128篇,增加87%。初中語文的古詩詞增加51%,明年高考要對學生背誦的古詩詞由60篇增加到70篇。


第三改革,增加閱讀,語文是基礎教育的基礎,閱讀是語文的基礎,閱讀的能力培養不亞於語文課。前不久人民日報發表一篇文章,《小學欠下的“閱讀賬”遲早是要還的》,現在我們中學生的閱讀量對比美國的閱讀量,是美國的1/5,今後要增加閱讀。小學生在家長、老師的陪伴下閱讀,中學生閱讀名著名篇,今後基礎教育難度要降低,廣度要增加,這就要通過閱讀來解決,把作業由單純做習題改為閱讀加習題,通過閱讀學到更多知識。


國家教育諮詢委員會有一個委員建議,今後高考的數學試卷由目前的兩千個漢字增加到五千個漢字,這是委員們的建議,能不能最後採納還要求證


語文在高考中的關鍵作用


國家教育部先後出臺了有關高考的學業水平考試、綜合素質評價、加分項目瘦身與自主招生三個重磅文件,引起社會極大關注。


高考加分項目最大程度縮減


▲取消體育特長生的加分項目

▲取消中學生學科奧林匹克競賽加分項目

▲取消科技類競賽加分項目

▲取消省級優秀學生加分項目

▲取消思想政治品德有突出事蹟加分項目


以上加分佔歷年高考加分項目的54.55%。


語文在基礎教育、中高考第一重要


高考改革後,三門統考課語文、數學、外語,其中外語可以多次參考 ,取最高分計入高考總分,就高考總分的區分度來講大大降低;數學在今後的命題中要大幅度降低難度 ,區分度也會較大下降,只有語文的廣度、難度提升,因此語文在高考總分中區分度會最大,最容易拉開學生檔次。


語文的提高需要長期積累


語文學科並不像數學學科,有明確的知識點和精準的得分點。也不像英語學科,重點考察語法與詞彙量。



中文作為母語,孩子們有著天生的語境,所以語文著重考察的就是學生的理解力和書面表達能力。


尤為重要的是,語文的文章理解力要靠長期閱讀積累,而書面表達能力要靠長期寫作積累。對於語文學科,小學不抓,中高考就會後悔,到時候想抓也來不及。


未來語文的地位就像原來小升初中奧數的決定性作用一樣,而比奧數更能一錘定音。所以說,得語文者得高考。


不光是考試,即使在日常生活中,語文依然在覆蓋一切,穿透一切。我們的日常表達和交流,全都需要通過語文,因此,一個人語文的水準,不僅關乎其高考的成敗,而且關乎其一生的安身立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