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各地拆網箱時,這位水產人卻繼續投網箱,這是為何?

中國水產頻道報道,各位看官,他擁有星級酒店一枚為何投入水產行業?他開過三家公司為何現一門心思養魚?他就是獨資1.2萬畝紅旗水庫資源700畝精養池塘的老闆吳總。

全国各地拆网箱时,这位水产人却继续投网箱,这是为何?

大臂一揮,飼料如柔順的頭髮飄逸,心裡想,我養魚就是不發病,怎麼的?就是比你強。

12年一別已有6年未成謀面,8年前通過偶然的機會吳總接觸到了農業水產,從餐飲跨界到了農業,那時心中有夢立體養殖多好的項目,種植經濟作物,果蔬,水中養魚,養鱉,水上養鵝,循環經濟模式,實踐過才知並非易事,人才結構短缺,不可控風險,專業程度高等等,每一個的缺失 一環不能扣一環讓自己走了一些彎路,教的學費讓自己更顯淡定和從容。

經歷過風雨的男人是值得品味的,山的那頭是世外桃源,我們歷經千辛萬苦想過放棄爬山返回原地,想過爬山也一半路程再堅持堅持就會勝利,心中的堅定,不甘心只為證明自己,夢想一直都在,只是調整心態繼續前行,只要自己不放棄,慢慢爬山,總有一天自己會翻過去達到彼岸。

在全國各地拆網箱時,他的水域繼續投網箱,目前共計300多口,規格從6✖️6,15✖️15,20✖️20,網圍一個600畝,一個90畝,品種草魚,鯽魚,回魚,加州鱸,試養黃桑和翹嘴,陸地700多畝精養池塘全部培育規格苗為庫區的網箱養殖配套,通過真實瞭解:5月15日加州鱸3 4兩進箱,15✖️15放了10000條,通過22天養殖,目前達到5兩,攝食順利,長勢良好,投放網箱水域水深13米,東岸上風口,水源二級,吳總自信也毫不誇張的說了句,水好,魚就不發病,鯽魚照常投餵,保健料每個月2次,順順利利不死魚。

因有網箱養殖投餵飼料,所以水域肥度保持良好,不管是池塘精養苗種的密度還是網箱養殖密度不算大,這也是吳總養殖最大的體會,物極必反,1.2萬畝水域每年200多萬斤花白鰱上市,畝產200斤左右,通過每畝幾十塊的成本優勢閉著眼睛都可以賺錢,不要養了每天抓的龍蝦,野雜魚,垂釣等都是收入。別看我養了這麼多個品種,我是在篩選適合自己水域的品種,然後集中精力2到3個品種,做到極致,分散注意力會影響判斷,現在集中精力迴歸根本利用自己獨有的水域資源,就是養好魚不死魚(這裡指的不死魚就是不批量死魚)誰說養魚不可控?我控制好密度,那養魚不死魚就是可控的,吳總說到。之前的一切都是心態問題。

看書學習是他生命中的一部分,看書時抽著煙靈感突然閃現,思考本水域適合的品種,把時間維度拉長來看3 5 10年的消費變化,思考自己人員儲備 技術儲備 資源儲備能不能匹配自己的想法?自己是不是做專做精迴歸本質就是優勢?走訪市場學習?人與人交談中學習,謙虛務實且樂觀在吳總身上體現的淋漓盡致。因地制宜最能詮釋他內心的想法!

水域面積大,有漁民捕撈的水產品根據不同品種收購價格不同,行情不好時自己存起來,好時直接走貨,漁民捕魚專業讓別人幹去,我也不專業捕魚。庫區花白鰱捕撈隊0.3元一斤給予報酬,半個月時間付出10多萬,我覺得值,因為分工明確,專業的事留給專業的人,如果現在您還在單打獨鬥那是沒有未來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