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貧困群眾有更多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脫貧攻堅,決勝全面小康,是我們黨對全國人民的莊嚴承諾。

面對到2020年實現脫貧這場不容有失的戰役,尚有183萬農村貧困人口的陝西刻不容緩。打贏脫貧攻堅戰,需要黨委政府凝神聚力,社會各界眾志成城,也離不開法治護航。

“政法綜治工作助力脫貧攻堅既是當務之急,也是長期任務。各級政法機關和綜治組織要勇於擔當盡責,努力為全省脫貧攻堅、追趕超越助力護航。”陝西省委常委、省委政法委書記杜航偉指出。

今年以來,陝西省委政法委組織全省政法綜治系統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扶貧開發重要戰略思想,圍繞中央、省委關於脫貧攻堅各項決策部署,聚焦脫貧攻堅這一民生工程,在政法綜治助力脫貧攻堅工作中奮勇爭先。

在這場關乎民生的時代大考中,全省廣大政法幹警和綜治幹部滿懷熱忱、勇於擔當,奮力答好牢記宗旨、情繫人民的答卷,有力彰顯著助力脫貧攻堅、奮力追趕超越的政法擔當。

精準定責 :“六個專班”率先擔當

“到2020年全省農村貧困人口全部脫貧,完成125萬貧困人口易地搬遷,56個貧困縣全部摘帽,2018年延安市率先在革命老區中實現整體脫貧。”省委省政府提出的這一目標令人鼓舞、催人奮進。

2017年12月27日,省委常委、省委政法委書記杜航偉在全省政法綜治助力脫貧攻堅工作電視電話會議上,向全省發出政法綜治工作助力脫貧攻堅的有力號召。

省綜治委、省委政法委及時成立了全省政法綜治工作助力脫貧攻堅領導小組,制定出臺了《陝西省政法綜治助力脫貧攻堅工作的實施意見》,明確了目標任務、組織機構、工作重點和相關要求,加強對助力脫貧攻堅的指導推動。

化解涉貧矛盾糾紛、打擊涉農違法犯罪、推進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全省成立了政法綜治工作助力脫貧攻堅“六個專班”,分別由信訪、公安、綜治、檢察院、法院、司法等六個部門牽頭負責。各工作專班結合脫貧工作各司其職、密切合作,共同為脫貧攻堅築牢“安全線”。

為確保各項工作落細落實,全省建立健全了聯席會議、掛牌整治、明察暗訪、考評問責、情況報告、典型引路“六項機制”,推動政法綜治助力脫貧攻堅工作制度化、規範化運行。

5月17日,省委政法委機關幹部到扶貧聯繫點寶雞市麟遊縣,走訪困難群眾,開展結對幫扶,助推該縣實現2018年脫貧摘帽目標。

信心和決心,源於自上而下的有力行動。省綜治委、省委政法委對政法綜治助力脫貧攻堅工作的高度重視,傳導到各級政法機關和綜治部門,彙集成強大的扶貧合力,各項工作全面鋪開。

“各地爭先恐後、不斷創新、勇於突破,推出的舉措一個比一個過硬。”陝西省綜治辦相關負責人介紹說,安康市漢陰縣探索推行“三線兩化一平臺”基層治理模式、西安市鄠邑區法院在全省首家設立“脫貧攻堅巡回法庭”、延安市司法機關設立法律服務“綠色通道”等,有效解決了脫貧攻堅中的突出問題。

利劍出鞘:讓公平正義“觸手可及”

“要不是法官幫我追回了賠償款,我這一家子的日子真不知道該咋過!”說起自己經歷的那起交通事故,西安市鄠邑區餘下鎮羅什村貧困戶郭偉民感慨頗深。

兩年前,郭偉民騎電動摩托車出行時被李華駕駛的車輛撞傷,花去醫療費16萬餘元。法院判決李華依法賠付郭偉民醫療費9萬餘元。而李華只賠償了2000元后就外出打工,沒有支付其餘款項,郭偉民無奈到法院申請強制執行。

鄠邑區人民法院立即啟動快審快執程序,執行法官深夜雷霆出擊,成功將被執行人李華拘傳到庭,李華於10日內付清了拖欠的執行款。

這是陝西省法院系統辦理的涉貧案件中的一起。據瞭解,今年以來,全省法院系統開通涉貧案件快立、快審、快執“綠色通道”,依法審理侵農害農、涉農經濟犯罪和民生領域案件,開展扶貧領域案件專項審判執行活動,共受理涉貧領域案件226件,審結案件169件,執結案件184件,依法緩、減、免訴訟費68萬餘元。

“這起案件涉及貧困戶利益,且涉案人數多,社會影響大,我們決定依法快捕快訴。”寶雞市檢察院檢察長霍永庫介紹說,今年2月,該院指導隴縣檢察院針對一起以“精準扶貧”為名騙取貧困群眾財產的犯罪案件,迅速啟動快捕快訴機制,在最短時間內將谷某等7名犯罪嫌疑人以涉嫌詐騙罪依法批准逮捕,有力打擊了涉貧領域犯罪行為。

“嚴厲打擊侵犯農民人身財產安全、破壞農業生產、破壞基層選舉以及農村‘村霸”“鄉霸”等惡勢力違法犯罪,是今年全省公安系統的一項重點工作。”陝西省公安廳相關責任人介紹說,全省公安系統把打擊涉農涉貧犯罪與掃黑除惡專項鬥爭相結合,對問題突出的“亂村”掛牌整治,共破獲案件1498起,打掉涉惡團伙139個,查辦拒不支付農民工勞動報酬案件145起,為農民工討回欠薪7000多萬元。

深化治理:“主戰場”打響“主動仗”

陝南片區地處秦巴集中連片特困地區,目前有11個深入貧困縣,是全國脫貧攻堅主戰場的核心區,也是陝西脫貧攻堅最難啃的“硬骨頭”。

2018年5月18日,省委常委、省委政法委書記杜航偉在安康主持召開政法綜治助力脫貧攻堅陝南片區座談會,聽取工作彙報、總結經驗成果、研究推進措施,也帶來了政法綜治工作如何更好助力脫貧攻堅的深刻思考。

安康市漢陰縣是杜航偉書記包抓的扶貧聯繫點。該縣農村產業發展、社會治安、矛盾糾紛化解、“雪亮工程”建設等工作開展情況是他每次檢查調研的重點。

據瞭解,漢陰縣將脫貧攻堅工作與綜治平安建設工作緊密結合,創新推行以基層黨組織為核心,以密切“黨員聯繫群眾、人大代表聯繫選民、中心戶長聯繫居民”為紐帶,以管理網格化、服務精細化為路徑,以村級自治平臺為支撐的“三線兩化一平臺”基層社會治理模式,其經驗做法被省委、省政府納入《關於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實施意見》在全省推廣。

“不紅臉、不吵嘴,有了‘三力聯調’,沒有解不開的疙瘩。”5月1日,安康市旬陽縣神河鎮綜治辦組織神河派出所、神河法庭、司法所及鎮村幹部利用“三力聯調”人民調解新模式,成功化解了神河鎮朱氏家族爺孫之間一起長達十年的恩怨糾紛,此事被當地群眾傳為美談。

旬陽縣委常委、政法委書記曾煒介紹說,該縣結合當地實際,大膽探索推行“三力聯調”人民調解新模式,建立了覆蓋鎮、村的調解組織,涵蓋了司法、道德、行政等三方人力資源,實現“村鎮能解決、問題不上交、矛盾不轉移。”

今年4月,省信訪局對商洛市部分貧困戶反映在移民搬遷過程中因安置費問題引發的一起矛盾糾紛高度重視,迅速召開專題會議研究,並採取有力措施,使矛盾糾紛及時有效化解。截至目前,全省政法綜治信訪部門共排查化解扶貧領域矛盾糾紛7848件。

基層立體化防控體系建設進一步完善、農村網格化服務管理模式全面推開、“雪亮工程”實施建設穩步推進……省綜治辦推行的一系列有力舉措,有效促進全省社會治安綜合治理領域從“後置”變“前置”,從“被動”轉為“主動”,讓人民群眾享受更多的獲得感安全感。

為進一步推動農村地區治安群防群治工作,目前全省共建立農村治保會18971個,治保小組23656個,綜治部門和公安機關積極指導村組、學校、企業組織巡邏隊,開展農村巡防工作,使貧困地區社會治理水平明顯提高。

精準服務:打通法律扶貧“最後一公里”

“多虧了援助律師,幫我討回了2萬元血汗錢,真是太感謝了!”說起自己艱難的討薪經歷,陝西省銅川市耀州區照金鎮貧困群眾趙年宏話語中充滿感激。

2016年5月,趙年宏和妻子到新疆烏魯木齊市一家建築工地幹活。工程結束後,老闆一直未支付工錢。面對趙年宏的討要,老闆以無錢為由拒絕支付,趙年宏夫妻無奈回到家鄉。

耀州區司法局工作人員瞭解到這一情況後,第一時間聯繫耀州區法律援助中心開展法律援助,援助律師遠赴千里之外開展維權工作,成功幫趙年宏討回了血汗錢,維護了其合法權益。

陝西省司法廳相關負責人介紹說,今年以來,全省司法系統深入開展脫貧攻堅主題法律服務活動,加快貧困地區公共法律服務體系建設,加強農村法治宣傳教育,推進基層法治創建,為脫貧攻堅提供精準法治保障。

“‘一村(社區)一法律顧問’工作是助力脫貧攻堅工作的有力舉措。”據介紹,今年以來,省司法廳組織1378名律師和基層法律服務工作者與1922個貧困村497個社區簽訂服務合同開展服務,法律顧問已經成為產業發展、基礎建設中處理涉及合同、土地等重大事務的“主心骨”。

“打竹板,響連天,父老鄉親聽我言。精準脫貧政策全,消滅貧窮不一般。齊心協力打攻堅,摘掉窮帽把身翻……”在寶雞市鳳縣唐藏鎮,縣司法局組織普法宣傳員走村串巷向群眾宣傳脫貧攻堅政策法規。唐藏鎮倒回溝村村民胡紅年說,“學法用法是脫貧致富‘法寶’,讓我們致富奔小康的信心更足。”

扶貧有了“法”,脫貧有辦法。今年以來,全省司法系統深入開展“法律六進”活動,通過警示教育、法制講座、發放資料、以案說法等方式開展法制宣傳,大力開展貧困地區民主法治村創建活動,讓新農村建設與民主法治建設同步推進。

截至目前,全省司法系統及法律顧問共為貧困群眾依法提供法律意見1377次,解答群眾諮詢22421件,辦理法律援助2114件,開展法制宣傳4753場次,受益群眾754萬人。

擔當永遠在路上,陝西政法綜治力量正源源不斷地匯聚著,推動陝西在脫貧攻堅的征程上奮力前行。

(陝西省委政法委綜治二處 王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