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星“陰陽合同”只是一角!崔永元打開了娛樂資本化的黑匣子

明星“陰陽合同”只是一角!崔永元打開了娛樂資本化的黑匣子

近日,崔永元曝光一份“4天6000萬”的大小合同,稱合同主體採用“小合同片酬千萬,大合同五千萬”的大小合同。其中,五千萬“偷偷摸摸”,該演員工作時長僅為4天。

崔永元手撕《手機2》事件,曝光了影視行業的大小合同,將娛樂圈明星片酬的納稅“套路”公之於眾。事件引起稅務部門介入,A股影視傳媒板塊也應聲大跌。

可以說,明星“陰陽合同”事件只是影視行業種種亂象的冰山一角,崔永元只是用一隻手打開了影視娛樂圈的黑匣子。明星片酬過高、以片酬入股成為公司利潤、利用地方招商漏洞大幅避稅、收視率與票房造假、明星ip資本化中的資本套利遊戲、對賭協議導致的商譽減值、帶資進組導致爛片氾濫、過分依靠明星IP換取流量等問題,也是泛娛樂行業的“潛規則”。但這只是國內影視行業在市場化初期所暴露的不健康狀態,板子不能打在影視市場化與資本化的身上。實際上,娛樂資本化是一把雙刃劍,具有陰陽兩面,我們需要做的是完善制度、查補漏洞,善用娛樂資本化的正面力量。

“陰陽合同”是一種違規行為,在給當事人帶來“利益”的同時,也預示著風險。具體到影視行業而言,如果演員要稅後1000萬,那需要跟他籤兩份協議。其中100萬走影視公司賬戶,按企業所得稅比例繳納25%。900萬走私人賬戶,和個人工作室簽約,普遍來說,納稅只有幾個點。“陰陽合同”是避稅還是逃稅,需要根據情況具體分析。

明星“陰陽合同”只是一角!崔永元打開了娛樂資本化的黑匣子

除“陰陽合同”之外,影視行業爭議較大的還有所謂的選擇註冊地“合理避稅”。國內多個地方對工作室會採用很低的核定徵稅率,一般在3%以下。如浙江東陽、霍爾果斯等地,則針對影視公司入駐提供了更高的稅收優惠,按不同比例進行返稅。其中,霍爾果斯的“五免五減半”的稅收優惠,吸引了眾多影視公司前往註冊子公司。

“陰陽合同”也進一步曝光了影視明星的高片酬。儘管“4天6000萬”的大小合同不是指范冰冰,但在福布斯中國榜有個名人榜,范冰冰已連續五年霸榜。2016年7月至2017年6月間收入3億人民幣,這意味了范冰冰的一年收入超近七成A股公司利潤。

一線娛樂明星收入通常都過億元以上,而明星演員的薪酬更是達到電視劇或電視綜藝預算的70%以上。這也暴露出文化娛樂產業不平衡不充分、畸形發展的問題。三分之二以上的製作成本都用來給明星付了高片酬,那麼粗製濫造的問題就很難避免。同時,高片酬帶來的壓力,會使一些製片方做出“收視率造假”行為。

現在很多電視臺、視頻網站等根本不重視影視項目的劇本、製作和定位,只關注明星陣容,如果有當紅明星參與的劇目,就會提高購劇價格。這樣一來,明星需求大增,高片酬就難避免。文化娛樂行業“產能過剩”所帶來的是惡性競爭,每年有大量的影視劇是無法播出來的。

“陰陽合同”中的主角華誼兄弟,也是娛樂資本化的先行者,但其資本運作受到很大爭議。高溢價收購、收購空殼公司、營收空白、對賭協議、減持買字畫,都與華誼聯繫在一起。當年,從浙江常升到東陽浩瀚、東陽美拉,華誼為完成這三筆明星公司收購,共付出了20.58億元的現金。

比“陰陽合同”更厲害的,是片酬股權化。明星個人收入本應屬於公司成本,而影視公司反而偷天換日將明星鉅額收入赫然列入公司利潤,這是典型的影視資本化套路,典型的數字套利遊戲。而這一切,離不開對賭協議。以華誼兄弟收購案為例,根據華誼兄弟當時的收購方案,6位明星股東承諾東陽浩瀚每年淨利潤比上一年度高15%,以2015年的9000萬元計算,2017年需要完成1.19億元淨利潤。當公司營收不及預期,明星收入列為公司利潤的資本遊戲便成為公司的財務選擇。

明星“陰陽合同”只是一角!崔永元打開了娛樂資本化的黑匣子

在實踐中,明星資本化逐漸演變為明星泡沫化,影視公司對於明星IP紛紛一擲千金。2016年,唐德影視以8億高溢價收購范冰冰名下一空殼公司51%的股份。此前,暴風科技為賬面價值僅有3835萬元的稻草熊影業60%股權開出了10.8億元的天價。高溢價之外,高槓杆也被明星們熟練採用,趙薇51倍高槓杆收購萬家文化被證監會處罰。

但 “娛樂資本化”是一把雙刃劍,《戰狼2》成為現象級爆款電影,就讓備受詬病的“娛樂資本化”雙刃劍逐漸展示出正面的力量。《戰狼2》的票房奇蹟,證明“娛樂資本化”風潮中單純依靠明星IP換取流量、以高片酬換取高票房的戰略是一個誤區,是吞噬資本的黑洞和票房毒藥。《戰狼2》的成功也是在善用資本的同時“不被資本綁架”。整部電影完全沒有商業植入,堅持不用高片酬的當紅明星。如果善用資本,資本的魔力棒在影視與泛娛樂產業一定會迸發出耀眼的光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