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長必讀」皰疹性咽峽炎和手足口病的區別、應對指南在此!

【溫馨提示:還沒關注廣東衛生在線的小夥伴們記得點擊右上角關注哦~】

都說現在已進入了

手足口病的流行季

殊不知

它還有一個好兄弟

——皰疹性咽峽炎!

其危害範圍之廣

威力之大

一點都不輸手足口病!

不少幼兒園還反映

皰疹性咽峽炎

在學齡前兒童發病更!多!見!

不久前,廣東一個幼兒園接連出現10例皰疹性咽頰炎病例,為此,幼兒園專門放假10天——消毒!!

「家長必讀」皰疹性咽峽炎和手足口病的區別、應對指南在此!

近日有網帖流傳甚廣

說皰疹性咽峽炎是一種新型病毒

引起不少父母恐慌!(↓↓)

「家長必讀」皰疹性咽峽炎和手足口病的區別、應對指南在此!

不少兒科專家認為

對這兩兄弟

應給予同樣的重視

今晚(28日)

廣東衛生在線就給大家

說清楚

手足口病和皰疹性咽峽炎的

各種傻傻分不清

請各位爸爸媽媽收藏好這份錦囊

有備無患!

皰疹性咽峽炎是手足口病嗎?

別誤當手足口病

皰疹性咽頰炎和手足口病最大的區別是:皰疹性咽頰炎的皰疹僅僅出現在口腔內,而患手足口病的大多數孩子先是嗓子裡有皰疹,後發展到手腳心,少見於長在手腳背,並伴有發燒。出的疹子一般如小米粒或綠豆大小,周圍有發紅的灰白色小皰疹或紅色丘疹,不痛、不癢、不結痂。

「家長必讀」皰疹性咽峽炎和手足口病的區別、應對指南在此!

簡單地說,手足口病必須是嘴裡、手上和腳上都起皰疹,而皰疹性咽峽炎只有嘴裡起皰疹。

「家長必讀」皰疹性咽峽炎和手足口病的區別、應對指南在此!

另一個重要區別是:咽頰炎雖然可能合併細菌感染,但是不會出現腦炎等併發症,也就是說,幾乎不會出現重症、發生生命危險。手足口病的少數患兒則可引起心肌炎、肺水腫、無菌性腦膜腦炎等併發症,個別重症患兒如果病情發展快,會導致死亡。

別誤當感冒

皰疹性咽峽炎最顯著的特點就是咽峽部長滿皰疹,先是充血性紅點,繼之小泡,再接著破潰,形成潰瘍。伴有反覆發熱、咽痛、孩子拒食、流口水。患此病的嬰兒因為不會說話,所以會日夜哭鬧,不能睡眠。

病情輕重程度區別

「家長必讀」皰疹性咽峽炎和手足口病的區別、應對指南在此!

「家長必讀」皰疹性咽峽炎和手足口病的區別、應對指南在此!

為什麼人們總是覺得它們很像呢?

病原的異同

同:

是什麼將二者連到一起了呢?是柯薩奇病毒。

柯薩奇病毒是導致皰疹性咽頰炎和手足口病的主要病原。

導致皰疹性咽頰炎的主要是:A1-6,8,10,22亞型

導致手足口的主要是:A16亞型

異:

雖然導致兩種疾病的主要病原相同,但少數手足口病可由腸道病毒71型(EV71)導致,EV71型病毒所致手足口病常常比較重。

皰疹性咽頰炎還可由腸道病毒、皰疹病毒引起。

傳染性及控制的異同

同:

二者的傳染性都很強,易造成群體發病。早教中心、幼兒園、小學低年級孩子是高發群體。

異:

手足口病原來在兒科門診中並不少見,大多過程輕微。2008年,安徽阜陽發生較為集中的手足口病疫情,並出現危重症病例及死亡病例,2008年5月2日衛生部將手足口病列入《中華人民共和國傳染病防治法》規定的丙類傳染病進行管理。

一旦一種疾病列入傳染病,其管理、宣傳會有很大變化,這也是大家對手足口病了解越來越多的主要原因。

因屬於法定傳染病,如果幼兒園或學校有手足口集體發病常會關閉班級或整個幼兒園。

「家長必讀」皰疹性咽峽炎和手足口病的區別、應對指南在此!

「家長必讀」皰疹性咽峽炎和手足口病的區別、應對指南在此!

「家長必讀」皰疹性咽峽炎和手足口病的區別、應對指南在此!

注意隔離

患兒應儘量待在家中,減少不必要的外出,最好是在體溫正常、皰疹消退後再隔離一週,一般來說,共隔離2周時間,和手足口病的法定隔離時間是一樣的,尤其是在發病的第一週內,傳染性是最強的。同時家長也儘量少串門,因為家長也可能會成皰疹性咽峽炎的傳播媒介。

「家長必讀」皰疹性咽峽炎和手足口病的區別、應對指南在此!

由於咽峽部小泡破潰後形成潰瘍,造成進食水困難,保證液體入量難度增加。補充液體的辦法有:給孩子喝偏涼的涼奶或水,少量多次,預防脫水,幫助身體康復。

中醫藥防治

1.金銀花6g,大青葉6g,綿茵陳15g,生苡仁10g,生甘草3g,水煎服,分2次/天,連服5-7天。

以上為3-6歲劑量,3歲以內嬰幼兒可減量服用,6歲以上可加量服用。

功效:清熱解毒祛溼,適用於脾胃功能正常者。

2.三豆飲:黑豆,赤小豆,綠豆,各15克水煎,可以連豆帶湯飲用。

功效:清熱解毒,健脾利溼,適用於脾胃功能稍差者。

食療方

1.紅蘿蔔1條,白茅根15g,竹蔗1節,生苡仁15g,每日1劑,煎水代茶。

2.燈芯草5扎,蟬蛻3g,木棉花1朵,雞骨草10g,瘦豬肉50g,煲湯飲用。

怎麼護理?

「家長必讀」皰疹性咽峽炎和手足口病的區別、應對指南在此!

降溫處理:退熱處理是為了增加寶寶的舒適度。可以溫水擦浴。禁止酒精擦浴,不推薦冰水擦浴。38.5度或者39度以上建議使用退熱藥(對乙酰氨基酚或者布洛芬)

提示:皰疹性咽峽炎是病毒所致,服用抗生素無效,所以不要用抗生素!

口腔的護理:可以用溫涼開水或淡鹽水漱口。潰瘍處塗抹魚肝油等有助於緩解疼痛。

飲食護理:患病期間,孩子的消化功能減弱,飲食應以流質、易消化為主!

2歲以下的寶寶以牛奶為準,注意牛奶不能太熱,也不能太冰,防止刺激寶寶口腔,增加孩子的痛苦!

2歲以上的寶寶以稀飯、米湯、麵條為主,餐具要及時消毒,可以漱口的孩子,可以每天用淡鹽水漱口。

「家長必讀」皰疹性咽峽炎和手足口病的區別、應對指南在此!

溫馨提醒:應密切觀測患兒的精神狀態、有無肢體抖動、易驚、皮膚溫度以及呼吸、心率、血壓等,一旦出現危重信號,需及時就診或複診。

如何預防?

幫助孩子勤洗手、吃熟食、喝乾淨水,注意加強日常鍛鍊,居室勤通風、被褥常晾曬、玩具多消毒,公共場合儘量少去

「家長必讀」皰疹性咽峽炎和手足口病的區別、應對指南在此!

綜合來源|廣州中醫藥大學一附院、廣醫一院 、幼師必讀、小兒掌上推拿

廣東衛生在線全媒體團隊出品

歡迎分享此文,讓更多家長區分皰疹性咽峽炎和手足口病

「家長必讀」皰疹性咽峽炎和手足口病的區別、應對指南在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