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食醋抽檢報告:發現違規添加甜蜜素,這幾個品牌要注意!

醋,帶給了生活“酸”的味道。除了是生活的調味劑,它還被賦予了保健、養生的功能, “一勺醋,養生很輕鬆”、“漂亮女人每天要吃點醋”等頻頻刷屏。

醋溜白菜、糖醋排骨、姜醋蛋......一份份普通的食材因有了醋的襯托,紛紛逆襲為飯桌上的常客。但它安全嗎?它們的品質過關了嗎?

全國食醋抽檢報告:發現違規添加甜蜜素,這幾個品牌要注意!

2018年6月,《消費者報道》整理了全國和省級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公佈的自2014年初至2018年6月近4年食醋的質量抽檢情況。

抽檢結果顯示,食醋共抽檢9617批次,合格率為97.2%。不合格原因主要為總酸過低、違規使用甜蜜素等。

產地方面,河南、山西生產的食醋不合格次數最多,佔比26.7%;品牌方面,王屋山、源星、閤中順、涼都、南梁等被通報次數最多。

如何選對醋?

提起好醋,很多人自然而然會想到意大利摩德納的黑醋,這種流淌在意大利廚師巧手下的頂級調味品,口感酸甜,風味醇厚,同樣價格一點也不親民。

一方人吃一方醋,我國食醋源遠流長,絲毫不遜色於意大利黑醋。其中,以山西老陳醋、鎮江醋、福建永春醋及保寧醋為代表的“中國四大名醋”更是將醋推到了高潮。(如圖1)

全國食醋抽檢報告:發現違規添加甜蜜素,這幾個品牌要注意!

當然,除了家喻戶繞的“四大名醋”之外,天津獨流醋、龍門米醋、赤水曬醋等也是有著明顯風土特色的地方醋種。

無論是陳醋、白醋,還是糧谷醋、果醋,實際上,按照行業標準SB/T 10174-1993《食醋的分類》,主要分為釀造醋和調製醋。

釀造食醋是由糧食等含有澱粉、糖的原料經微生物發酵釀製而成的液體調味品,相較於配製醋成本會更高,但品質也更好。

其次,無論是國產醋還是進口醋,都會註明釀造工藝(固態發酵或液態發酵),一般固態發酵的醋風味會更佳。

全國食醋抽檢報告:發現違規添加甜蜜素,這幾個品牌要注意!

配料表上有高粱、糯米、麩皮等花樣繁多,其中不同原料主要體現在風味上的差別。

醋酒同宗,醋與酒一樣,也可一聞而知優劣。釀造醋會有特殊香味和酯香,味道柔和而醇厚,而由冰醋酸勾兌而來的配製醋,它的酸味則非常刺鼻。

從近4年食藥監的抽檢結果來看,共抽檢食醋9617批次,其中不合格274批次,不合格率為2.8%,結果差強人意。

總酸、甜蜜素不合格佔近7成

在不合格食醋中,總酸較低、超範圍使用甜蜜素、菌落總數超標、濫用苯甲酸等最為突出,四者佔比9成以上。(如圖2)

全國食醋抽檢報告:發現違規添加甜蜜素,這幾個品牌要注意!

1.總酸不達標——“酸味不夠”

食醋除水以外的主要成分是醋酸,其次還有多種有機酸,如乳酸、丙酮酸、甲酸等,它們不但給食醋呈現出“酸味”,又帶來了“香味”。

對於食醋而言,總酸代表著醋的濃度,它是評價其品質好壞最重要的一項指標。簡單來說,總酸越高,醋就越酸。按照國標GB/T 18187-2000《釀造食醋》的規定:在釀造食醋中,總酸≥3.50 g/100mL。

全國食醋抽檢報告:發現違規添加甜蜜素,這幾個品牌要注意!

▲GB/T 18187-2000《釀造食醋》

而在某些特色食醋中,總酸也是其准入門檻之一。例如,地理標誌產品山西老陳醋,總酸須在6.00 g/100mL以上,如不達標則不能稱之為“山西老陳醋”。

全國食醋抽檢報告:發現違規添加甜蜜素,這幾個品牌要注意!

▲GB/T 19777-2013《地理標誌產品 山西老陳醋》

全國食醋抽檢報告:發現違規添加甜蜜素,這幾個品牌要注意!

▲“山西陳醋”、“山西老陳醋”不可混為一談

從抽檢數據看,總酸過低是近年食醋質量問題的“痛點”,佔比近5成。總酸不合格的原因可能是部分企業沒有嚴格按照工藝條件生產釀造,或者淋醋後過量加水,且出廠檢驗把關不嚴,造成產品總酸不符合標準要求。

其中,雁窩島米醋9°(380ml/袋)總酸含量為1.13 g/100mL,僅為標準值(≥3.5 g/100mL)的32.3%,總酸明顯不足。

有趣的是,有些廠家標註更高的總酸含量以彰顯其品質,同時可以賣得更高價,結果被檢測數據“啪啪啪”打臉。例如,貳拾捌道高粱白醋(500mL)國標要求總酸≥3.5 g/100mL,但其產品標籤標識≥9.00 g/100mL,而實際檢出值只有3.07 g/100mL,這牛皮吹上天了……

那是不是總酸含量越高就越好呢?

其實也不是,畢竟通過勾兌也可提高酸度。對釀造食醋來說,還要看陳釀時間。

2.違規使用甜蜜素——“風味造假”

甜蜜素,它是食品生產中常用的甜味劑。在GB 2760-2014《食品添加劑使用標準》中,明確規定了甜蜜素的使用範圍和劑量,例如醬菜、冰棍等最大使用量為0.65 g/kg。

不過,無論是配製還是釀造的食醋,按國家規定均不可使用甜蜜素。那為什麼某些廠家還要“明知故犯”呢?

據瞭解,不同種類的食醋各有特點,口感也有所不同。使用甜蜜素、糖精鈉等主要是為了改善口感,增加銷量,但這種做法無疑是飲鴆止渴。

全國食醋抽檢報告:發現違規添加甜蜜素,這幾個品牌要注意!

64批次違法使用甜蜜素的食醋中,思坡白醋(配製)(410 mL/瓶)最令人咋舌,甜蜜素添加量竟高達3.91 g/kg。

與食醋有別,市面上常見的飲用型蘋果醋是允許添加甜蜜素的,對此敏感的消費者可以留意一下。

河南、山西食醋不合格居多

“四大名醋”晉為首,只不過,山西食醋的質量可謂未盡人意。4年間共有30批次不合格食醋檢出,位居不合格榜單的第二位,說明“醋業大省”也存在魚目混珠的現象。

此次,不合格食醋共涉及全國25個省市,當中以河南尤最,佔比15.7%。河南醋業名聲遠在山西之下,但食醋不合格卻屢屢見諸報端,值得引起消費者重視。

在進口食醋方面,日本多福配製食醋被檢出總酸不達標。(如圖3)

全國食醋抽檢報告:發現違規添加甜蜜素,這幾個品牌要注意!

這些品牌的食醋屢上“黑榜”

醋能減輕食物的油膩感,可以說是居家旅行、宴請親友的必備良品。一瓶好醋,給消費者帶來了酸爽,但如果多次買到不合格食醋恐怕只有帶來心酸了。

在274批次不合格食醋中,柳州市柳南區鵝溪食品廠生產的米醋(釀造食醋)、白醋(配製食醋)上榜次數最多,消費者選擇需謹慎。(如圖4)

全國食醋抽檢報告:發現違規添加甜蜜素,這幾個品牌要注意!

“多品牌營銷戰略”是廠家針對不同消費人群、橫向拓寬市場的慣用手段。不過,這往往給某些屢次上榜的不合格食醋生產廠家打了擦邊球的順風車,即便多次被通報,但因其商標眾多而使辨識度大大降低。

例如,濟源市源星實業有限公司上不合格黑榜4次,涉及到王屋山、源星等商標;而商丘市名盛食品有限公司上榜3次,分別以豆豆、明勝坊、木蘭坊的商標身份出現。

因此,消費者在選購食醋時,除了繞開被多次點名的商標之外,更應該避開頻上黑榜的食醋生產廠家。

果醋飲料不是“醋”

現在,消費者越來越注重養生,原本備受推崇的碳酸飲料逐漸“退燒”,宣稱“給健康加道菜”的醋飲料迎來了春天,蘋果醋飲料、山楂醋飲料等持續升溫。

不過,蘋果醋飲料與蘋果醋僅兩字之差,兩者卻完全不同。

蘋果醋是果醋的一種,與常見的糧食醋皆可用作調味,一般西方國家使用較多。而蘋果醋飲料是指以水果或其濃縮果汁(漿)等為主要原料,經發酵製成的果醋,再添加不同輔料,經加工製成的飲料。因此,醋飲料只是一種高糖分飲料,別指望它能帶來保健、美容等功效。

全國食醋抽檢報告:發現違規添加甜蜜素,這幾個品牌要注意!

選醋小Tips

1. 看標籤選“釀造”,總酸至少要≥3.5 g/100mL。

2. 看形態必須澄清無雜質。

3. 聞香味有微微的醋酸味而不刺鼻。

4. 陳醋酸味重而顏色深,米醋味道較為酸甜,而白醋只有單純的酸味。

5. 空腹、骨折、服用鹼性藥物時儘量不要吃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