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脫貧攻堅進行時」小市場 大作為 大夢想

小市場 大作為 大夢想

習近平總書記提出:“脫貧攻堅要實打實幹,一切工作都要落實到為貧困群眾解決實際問題上。”因此要想打贏脫貧攻堅戰就必須做到因地制宜,精準施策。

2018年4月,和田地委、市委為貫徹落實黨中央、自治區黨委脫貧攻堅會議精神,全面打贏脫貧攻堅戰,從老百姓切身利益出發,謀劃在體育廣場開辦早市助力貧困戶脫貧的措施,切實將扶貧扶到點子上、扶到根上,為古江巴格鄉脫貧攻堅提供了新思路和新舉措。

精準施策 全面打贏脫貧攻堅戰

古江巴格鄉總人口9692戶34812人,其中貧困戶人口2375戶11143人。現貧困戶中約有10%為深貧群體,他們無法走出去就業,在家裡也沒有多少收入,成為了脫貧攻堅戰中的“硬山頭”。

要想打贏這場硬仗,就要引導貧困群眾必須樹立“先飛”的意識和“早起”的行動。俗話說“打鐵還需自身硬”,自己不努力,僅靠幫扶,永遠飛不高,也飛不遠,更不能從根本上解決問題。

對此,古江巴格鄉黨委積極響應地委、市委號召,切實把推動早市工作作為實現深貧群體脫貧的重要舉措來抓,同時發動各級幹部積極宣傳、做好群眾思想工作,鼓勵深貧群體在早市上擺攤設點販賣蔬菜瓜果、家禽等農產品,村民從最初的20人增加到現在的236人,每天人均收入從最初10元-50元增加到現在的每天300元-500元,群眾在家門口就能有活幹、有錢賺。成立早市工作領導小組,由鄉黨委書記牽頭、專職副書記負責、各村支部書記配合,對人員定崗定責,形成工作合力;把早市排名作為“訪惠聚”月考核排名的一項重要依據,以此推動早市工作落實;每日對早市工作進行監督指導,用先進激勵後進,促進早市工作提升。古江巴格鄉立足就業脫貧,在做深、做細、做精上下功夫,千方百計為貧困戶創造就業機會,激發貧困戶脫貧致富內生動力,提倡多勞多得,營造勤勞致富、光榮脫貧氛圍。

多方合力 全力算好脫貧賬

古江巴格鄉高度重視發揮貧困群體主體作用,通過實施精準扶貧,落實早市工作,把扶貧與扶“志”和“智”有效結合起來,既送溫暖,又送信息和服務,有效增強扶貧對象自我發展的能力,靠就近就業創業脫貧致富。

自治區審計廳駐古江巴格鄉如克村工作隊副隊長堅持每天7點前組織貧困戶到早市開市,提前對市場進行調研,對貧困戶當天收入情況進行統計,“蒜你狠”有市場、“姜你軍”賣價高,第二天就多采摘“蒜你狠”“姜你軍”,根據市場供給需求制定賣菜方案,每個人手裡都有一本賬。如克村村民古麗尼薩·買提尼亞孜父母重病在床,帶著3個孩子,既不能出去就業,在家也無經濟收入,通過工作隊多次做思想工作後,鼓起勇氣到早市販賣蔬菜。剛開始,古麗尼薩·買提尼亞孜好面子張不開嘴,一天下來收入只有15元,連續幾天沒生意,讓她很氣餒。工作隊副隊長看在眼裡、急在心上,就站在蔬菜攤子前開始幫她吆喝、教她賣菜,幫她記賬,一點一滴教她致富的門路。一個多月的幫助讓古麗尼薩·買提尼亞孜在思想上產生了巨大的變化,從被動走出來到主動走出去,每天收入增加到200元。群眾的錢袋子鼓了,笑容多了,人也開朗自信了。

古江巴格鄉素有和田地區“菜籃子”美稱。年初以來,地委、市委提倡發展庭院經濟,古江巴格鄉各村(社區)黨支部全力推進庭院改造,引導村民在門前、院內種植蔬菜、養殖家禽,不浪費每一分土地,讓土地開了花、結了果。現在有了和田早市,古江巴格鄉“菜籃子”有了用武之地,豐富了群眾的“菜籃子”,鼓了農民的腰包。恰哈爾巴格村村民賽麥提·阿卜杜艾尼適應了生活三十多年的庭院,剛開始不願意進行庭院經濟改造,村支部書記張培傑多次做思想工作,給賽麥提·阿卜杜艾尼算庭院改造的經濟賬,引導其在庭院內種植特色作物。熱亥特巴格村村民穆開熱姆·阿布都拉性格內向,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水平差,面對顧客不敢吆喝,村幹部就幫她製作“菜價牌”,慢慢的引導她說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把早市當作培養她學習國家通用語言文字的場所。如今,賽麥提·阿卜杜艾尼家的院子漂亮整潔,種植的經濟作物在和田早市上銷售,獲得了不小的收益,漸漸品嚐到了庭院改造的甜頭,熱亥特巴格村村民穆開熱姆·阿布都拉的生活條件變得越來越好,對未來生活也充滿了希望。我們的幹部多用心、多用情,老百姓們多用力,便可早日脫貧奔小康。

解放思想 全力實現致富夢

多年以來,一些貧困群眾“等、靠、要”思想嚴重,“靠著牆根曬太陽,等著別人送小康”屢見不鮮。巴什賽克散村民依明哈則·玉蘇浦是家中的壯勞力,自從被確定為貧困戶後,就再也沒有改善生活環境的緊迫感,村裡大小慰問、發放物資總有他的份,在家等著總是吃喝不愁。通過村委會多次上門做思想工作,依明哈則·玉蘇浦終於走出了家門。工作隊為他做好前期市場調研,選定在早市販賣羊肉,考慮到依明哈則·玉蘇浦的家庭實際困難,工作隊先墊付了2000元作為啟動資金,幫助他在早市上支起了羊肉攤,隨著早市生意的紅火,依明哈則·玉蘇浦羊肉攤的收入也一路高升,每天純收入500元到1000元不等。自從有了穩定收入,依明哈則·玉蘇浦一改先前懶散的性子,每天不用別人催促,總是早早的來到早市支起攤子,因為腰包鼓了,他在村裡說話也硬氣了,連腰板都挺直了,一家人越來越感受到幸福生活的滋味。依明哈則·玉蘇浦說:“以前覺得貧困戶是光榮的,現在越來越體會到勞動才是最光榮、最幸福的,美好的生活要靠自己的雙手去創造,不能一味等著政府來給我。”

目前早市開市僅僅一個月,貧困戶思想已發生了根本轉變,由推著走、拉著走變成了“不用揚鞭自奮蹄”,再也不會想著每天坐等“救濟糧”過日子了。在早市上,他們以村、小隊為單位,自發組成互助組,賣完的幫助賣不動的,快的幫助慢的,會的幫助不會的。每天結束後,大家還會在帶隊幹部的組織下,對當天的銷售情況進行分析,哪些菜容易銷售,在第二天會及時做一些調整,顧客需要什麼,我們就準備什麼,並對當天收入好的菜農在全市、鄉、村公佈,對銷售不好的,大家會分析原因,互相學習,交流經驗,共同提高收入。

通過早市貧困戶賣家銷售群體以及顧客的不斷增多,我們有信心力爭把和田早市打造成新疆最大的早市,讓更多的貧困群眾有業就、有錢賺,能致富、奔小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