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我們看不到諾貝爾文學獎得主了

2018年5月4日下午,瑞典學院正式宣佈,2018年的諾貝爾文學獎暫停頒發,其他獎項不受影響。而2019年,將可能產生兩位諾貝爾文學獎得主。這一消息也成為了全球震驚的新聞事件。

醜聞毀掉了諾貝爾文學獎

去年11月,瑞典文學院院士卡塔琳娜·佛洛斯登松的丈夫讓·克勞德·阿爾諾被18名女性指控。他涉嫌性侵犯和洩漏諾獎的評選結果。據報道,這一醜聞曝光後,多名院士感到名譽受損,憤怒請辭,目前只剩下10位能參與日常工作的院士。而按規定,諾貝爾文學獎需要12名院士投票通過。這樣一來,今年的評選也就無法正常進行了。

2018年,我們看不到諾貝爾文學獎得主了

卡塔琳娜·佛洛斯登松與丈夫讓·克勞德·阿爾諾

2018年,我們看不到諾貝爾文學獎得主了

瑞典文學院請辭院士

那些年,諾貝爾文學獎停發

諾貝爾文學獎自1901年建立以來已有100多年曆史,分別在1914年、1918年、1935年、1940年、1941年、1942年和1943年停止頒發,主要是由於一戰和二戰的原因。2018年的取消,可以說是第一次因為醜聞事件。而在1904、1917、1966、1974年,諾貝爾文學獎獎金由二人平分。估計明年的情況與此相似。

中國人的諾貝爾文學獎情結

中國作為一個文化大國,有過極其輝煌的文學成就,唐詩、宋詞、元曲、明清小說,這些古典文學一直是國人所引以為豪的。隨著西方文化的傳播,諾貝爾文學獎進入人們的視野,也逐漸被認為這代表著文學領域的極高成就,國內作家是否能拿這個獎項也成為了熱議話題。

上世紀的作家,魯迅、老舍、沈從文等,都曾傳出與諾貝爾獎的新聞,可惜終是無緣。法國華裔作家高行健在2000年獲得了諾獎,但是頗多爭議,並不被國人認可。12年後,也就是2012年,莫言獲得了諾獎,成為了中國首位獲得此殊榮的作家,這種諾獎情結才終於有所化解。

2018年,我們看不到諾貝爾文學獎得主了

作家莫言

相關文章閱讀:

-THE EN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