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差等生到北大研究生,從出身寒門到創業代表,劉媛媛如何逆襲?

劉媛媛,1991年出生於邯鄲的一個山村,本科畢業於對外經貿大學,碩士是北大法律系的研究生,因參加《超級演說家》奪冠而一舉成名。

從差等生到北大研究生,從出身寒門到創業代表,劉媛媛如何逆襲?

這個一開始普通到不能再普通的姑娘,卻用一次次的逆襲換來了一個更好的自己。

1

你能想象到一個差等生會考上北大嗎?劉媛媛做到了,高中以前的劉媛媛可以說是一個十足的差生,全校200多人,她考180多名。

偶然的一次機會,她聽到老師對一個差生說:“將來就隨便找父母走個後門找個工作,不用學了”。

那時15歲的劉媛媛頓時醒悟了,她的父母沒有能力給她找工作,唯一的能力就是傾盡全力把她送到普通的學校去上學。

她明白,如果自己不去努力,那麼她以後只能平庸地生活。不甘平庸的她決心好好學習,唯有學習,才能改變她的一生。

考上北大的夢想,也在這一刻在她腦海裡湧現。北大北大,她發瘋似得把自己關到了圖書館,沒有八卦,沒有貪玩,只有學習,一切只為了北大這個夢想。

從差等生到北大研究生,從出身寒門到創業代表,劉媛媛如何逆襲?

從高一開始,劉媛媛就開始每天在圖書館度過,起的最早,睡的最早。

她學著身邊的人非常努力地學習,但是這樣做並沒有取得什麼顯著的效果,反而每天讓自己的過得很疲憊。

於是,她開始反思,直到某一天背書,她找到了一種連歷史書課本的小字部分都能清晰地記得的方法,這時她明白是自己的方法錯了。

於是,她開始改正自己的方法,如何改掉拖延症,如何快速的進入學習狀態,如何提高效率。

在她的不懈努力之下,她的學習能力得到了極大的提高。

當普通人只滿足於完成老師要求的時候,她一個暑假刷完了十幾本龍門專題,等車的時候還捧著《經濟學人》,解題和反應能力都比常人快兩倍!

終於,她從全校倒數考了全校第一。

2

可現實總是有些殘酷,本來學習成績輝煌的她竟然高考失利,錯失北大,考入了對外經貿大學。

這對很多人來說已經足夠了,但是對於劉媛媛來說,這遠遠不夠。

她說:“如果知足活在自己的舒適區裡頭,那我幹嘛要費那麼大勁出來?”

於是,剛進去大學的她就奔著考研的目標繼續努力。皇天不負有心人,終於在四年大學後,她又考回來了,跨專業以全國第十考入北大法律系。

可能你聽起來會覺得很簡單,但整個過程的艱辛,只有她自己懂。當時,留給劉媛媛準備考研的時間是6個月。

但她卻準備地不慌不忙,花了2周時間潛心研究,最終制定了可以百分百考上的策略,然後開始按部就班地複習。

“在完成計劃的那一刻,我就預感百分百能成功”,劉媛媛說。

從差等生到北大研究生,從出身寒門到創業代表,劉媛媛如何逆襲?

高考、考研的逆襲,讓現在的劉媛媛堅強、勇敢、自信。所以,她有信心站在《超級演說家》,為我們講述她自己的故事。

她說在參加《超級演說家》之前,她完全不懂什麼是演講,唯一的演講經歷還是在競選班委時的發言。

比賽一開始,她不被任何一位導師看好,沒有人願意要她。

只有魯豫選擇了她,臨走前她說,她會讓所有人後悔的。也許那時很多人會覺得好笑,簡直是出生牛犢不怕虎。

可事實告訴我們,劉媛媛她成功地做到了讓我們所有人後悔。她如同一個屹立不倒的神話,讓眾人驚歎。

她在超級演說家第2季的演講《寒門貴子》在現場獲得雷鳴掌聲,在全網獲得了累計點擊量超過一億的超高熱度。

她用3天時間研究了數百個演講者的語氣、肢體動作、表達,在20多本演講技巧書籍中找到適合自己的演講方式,最後一舉奪冠。

3

人生若不來點不一樣的挑戰必定枯燥無味。參加演說家之前,劉媛媛的哥哥說她是自討苦吃,既不是學表演的,又不是學主持的,卻要去參加一個電視節目,對她的將來沒有什麼好處。

可是她不這樣認為。她說,每天重複單調的生活很無趣,所以她就來了。

經歷了這麼多曲折的劉媛媛現在活的光鮮亮麗,曾經山村裡的姑娘已經脫變成亭亭玉立的美麗姑娘。

參加過演說家之後的劉媛媛越來越自信,畢業後她和志同道合的同學一起創業,成立傳媒公司,成了媛創文化公司的CEO,成為90後的創業代表。

魯豫說:“媛媛,你是當年的我,但你要比當年的我好太多了”,而劉媛媛說自己取得這些成績的原因就是有超強的學習力。

從差等生到北大研究生,從出身寒門到創業代表,劉媛媛如何逆襲?

正如復旦校長楊福家說:在信息更新迅速的現代,能拉開人和人之間差距的,不再是他掌握了多少知識信息,而在於迅速吸收新知識的學習能力。

只有獲得學習能力,才能原地逆襲!是的,劉媛媛就是這樣的人。

在激勵競爭、知識日新月異的當下,我們尤其是年輕人的確應該像劉媛媛一樣不斷地挑戰自己,加強學習,善於學習,方能像她一樣蛻變成蝶。

“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關終屬楚;苦心人天不負,臥薪嚐膽,三千越甲可吞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