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想离开深圳的理由,大概是不用洗碗~

不想离开深圳的理由,大概是不用洗碗~

不想离开深圳的理由,大概是不用洗碗~

距今为止,我人生最大的恐惧就是——洗!碗!!!

小时候,洗碗还是仅限于爸妈之间的小争端。不过随着我渐渐长大,我爸用吾家有儿初长成的欣慰目光,果断把我也拉入了这场战斗。

我爸都想过什么古怪的招数来逃避洗碗?

最开始定下游戏规则,谁吃得最慢谁洗碗。这导致人人自危,饭前还要做热身提高吃饭效率,做饭1小时,吃饭5分钟,幸福感大大降低不说,全家都开始胃痛。

Plan A就这样被pass了。

后来又规定,没有参与做饭的那个人洗碗。

这招当然也不太灵光。一到做饭时间厨房就挤满人,转个身都难。我妈洗菜,我爸抢着切菜,我抢着添乱,Plan B也无疾而终了。

后来还出过什么剪刀石头布,抽扑克牌,猜骰子等馊主意,那段时间的饭后时光都特刺激,我担心邻居可能会觉得我家开了个赌场。

可能是觉得这种环境不利于家庭和谐,更不利于我的成长,最后,还是我妈主动挑起了洗碗的大梁。

不想离开深圳的理由,大概是不用洗碗~

我以为,怕洗碗只是我家的一项 光荣 传统,但是最近有研究证明,洗碗是最糟糕的家务!(这都有人研究?)

美国当代家庭研究会最近有一项报告出炉:在购物、洗衣、清洁等一系列的家务活动中,洗碗对家庭关系亲密度的影响是最大的。

女性洗碗越多,对双方关系的抱怨越多、越容易起争执,甚至连xx质量都会下降。(咳咳)如果女性去朋友家做客,看到别人家有男性帮忙洗碗的场景,对于自己家庭关系的评价也会降低。

说实话,洗碗这种活真的很累,而且没什么成就感,你洗好了之后也不会获得家人的感激或者表扬。怎么表扬?你碗洗得真亮?真白?

没洗过碗的人真不了解,「洗碗」并不只是洗碗而已啊!!!还包括了把桌子上的脏碗碟收到水槽,剩菜清理好倒掉,擦干净桌子、擦干净橱柜灶台,然后洗碗,洗完之后还要把它们擦干再整齐地收纳归拢好,最后把水槽和厨房的地板擦干净等一系列动作。

一想到洗碗,就想把碗砸了。

不想离开深圳的理由,大概是不用洗碗~

后来,我离开家去外地上大学,突然觉得人生豁然开朗,不用洗碗的快感在我的心上自由的飞翔。

在深圳租单身公寓,没有燃气,那一小块地方甚至连厨房称不上,更可以理直气壮地不洗碗。可以说,我在深圳呆了五六年就点了五六年的外卖。(自豪脸)

女票也讨厌洗碗。她说手是女人的第二张脸,洗洁精太伤手了。我算了算她每个月在脸上的保养成本,又想了想以后万一她有了借口要再保养第二张脸,打了个寒颤,说,那就出去吃吧。

不想离开深圳的理由,大概是不用洗碗~

身边有对儿朋友特别喜欢洗碗,他家的情况是:饭后争着洗碗,而且每次能洗一个小时。抢到洗碗的那个人美滋滋地对另一个说:我来洗,你看好别让娃捣乱,顺便把娃洗了。

然后拿着iPad躲进厨房,边看电视剧/抖音,边享受洗碗的美妙时光。可见,人愿意做一件事,有时候不见得是出于快乐,也可能是为了逃避另一件更棘手的事。

现在在深圳换了间大点的房子,虽然有厨房,房东也给配了电器,但那个地方对我来说仍然只是一个烧烧开水的空间。前段时间爸妈过来住,平时还是以点外卖和下馆子为主,做饭的事儿他俩绝口不提。

直到有一次,我说想吃我爸做的炸酱面,他俩当天就去超市买齐材料和做饭的家伙。我下班进门,看到我妈跪在地上,一点点把地板上的油渍蹭掉。我爸在炒酱,抱怨房东的油烟机不太好用,这个出租屋好像第一次才有了家的感觉。

那天吃完饭我主动洗的碗。洗完之后我喘了口气说,明天还是出去吃吧。

不想离开深圳的理由,大概是不用洗碗~

我仍然讨厌洗碗,甚至觉得在深圳最大的幸福,就是可以理直气壮地顿顿出去吃。每次过年回家,还是要重温一场爸妈之间互相推脱洗碗责任的戏码。

但是奇怪,虽然讨厌,但同时又非常向往做饭时厨房的那种烟火气。就像我以前说过的,不用洗碗,没有厨房舒服的深圳,或许能让人初来时没有陌生感,也让人呆得再久也找不到家的味道。在深圳月入过万,却还是穷到吃不起饭~)

我对于洗碗的态度,就像是,有那么一个瞬间想要回到学生时代,但是想想五年高考三年模拟的可怕,又觉得,可以再考虑一下。

洗碗是个讨厌的活儿,又是家庭生活中逃不开的话题。美国当代家庭研究会里那个写报告的教授,给大家提出一个建议:两个人一起站在厨房里分工合作,会有更大的改善。

所以,你们家谁洗碗?怎么定下来的?有什么明确的分工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