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那些精美绝伦的工艺品,每一件背后都有一段故事(一)

红楼梦不仅是部伟大的小说,更是一部集合中国传统工艺的大成之书,青铜,瓷器,书画,家具,灯笼,金银首饰,服饰饮食,荷包香囊真是无所不包,当然曹雪芹并不是单纯写这些物品,以此告诉读者贾家如何的‘钟鸣鼎食、书香门第’,而是通过一件件精美绝伦的物品推动小说故事情节,展现不同人物之间的个性,这种手法的运用在文中多次出现,可见曹公是个懂得以物写人、以物写事的高手。下文就来大家介绍(因为本章内容较多,故分为两章介绍):


《红楼梦》那些精美绝伦的工艺品,每一件背后都有一段故事(一)

第一件物品当然是宝玉含在嘴里出生的‘通灵宝玉’,红楼梦中多少悲欢离合的故事,不就是因为这块玉引起的,试想宝玉若是没有这块玉,像其他贾家儿子这样平凡出世,他又怎么会得到贾府长辈的倾目,就算模样好些,品行好些,也不过像贾琏一般疼着。像宝玉这样含玉出生历朝历代未有,但是含玉而亡在先秦时代都是诸侯王之列,在古代玉代表尊贵,代表平安,如宝玉、凤姐被马道婆下咒时,就是靠着通灵宝玉化险为夷的。同时文中宝玉、黛玉的名字都有‘玉’,曹公借此也在告诉读者,两人都是世间难得的美玉。当然最主要的是,曹雪芹通过这块宝玉引出宝玉与宝钗的‘金玉良缘’之说,文中上半部书,宝玉与黛玉最大的矛盾就是宝钗,而黛玉因为‘金玉良缘’,始终对宝钗存有戒心,宝玉还不懂‘人生情缘各有分定’,所以一块通灵宝玉,一段金玉良缘,引出两位主人公多少爱恨痴缠。

第二说的贾政房里的家具。文中写道:进入堂屋,抬头迎面先见一个赤金九龙青地大匾,匾上写着斗大三个字,是:“荣禧堂”;后有一行小字:“某年月日书赐荣国公贾源”,又有“万几宸翰”之宝。大紫檀雕螭案上设着三尺来高青绿古铜鼎,悬着待漏随朝墨龙大画,一边是錾金彝,一边是玻璃盒,地下两溜十六张楠木椅子,又有一副对联,乃是乌木联牌,镶着錾银字迹,道是: 座上珠玑昭日月,堂前黼黻焕烟霞。

这段可以作为研究明清家具摆设的参考内容。进门迎面就是大扁额,而且扁额是皇帝亲笔书写赐给贾源的,上有皇帝的印章。下来是紫檀大案,案上中央摆放青铜鼎,一边是錾金彝,一边是玻璃盒,案头后面挂着墨龙大画,具体可以参考87版剧照,如下:
《红楼梦》那些精美绝伦的工艺品,每一件背后都有一段故事(一)

上面的剧照也有两个地方存在问题,第一是案上摆放的东西换成插花的瓷器和嵌大理石的插屏。第二是地上两溜十六张楠木交椅换成玫瑰椅。个人觉得这种处理非常不好,第一,贾政是个严谨古板的人,处事方正有余圆滑不足,第二,他的品位不俗,喜欢天然古朴的东西。所以曹雪芹用大气的青铜鼎、錾金彝,这种浑厚古朴的金石,来衬托他的品位。另外提到的玻璃盒,清初时彩色玻璃都是外国进口的,可以做玻璃灯,玻璃钟,玻璃窗户,及玻璃用具等,这些在当时都是进口的洋玩意儿,贾政屋里能摆上玻璃盒,正说明贾家的富贵。又岂是普通瓷器花瓶及插屏能比的。曹雪芹每一件物品都是有特殊用意的。

较符合原著摆设图片如下:

《红楼梦》那些精美绝伦的工艺品,每一件背后都有一段故事(一)

第三要说的是王夫人起居室的家具用品,原文:

​​​“临窗大炕上铺着猩红洋罽,正面设着大红金线蟒靠背,石青金线蟒引枕,秋香色金线蟒大条褥,两边设一对梅花式洋漆小几。左边几上文王鼎,鼎匙箸香盒,右边几上汝窑美人觚,里面插着时鲜花草并茗碗唾壶等物;地下面西一溜四张大椅,都搭着银红撒花椅搭,底下四副脚踏;两边又有一对高几,几上茗碗瓶花俱备”。

根据上面描写,可以参考如下图:

《红楼梦》那些精美绝伦的工艺品,每一件背后都有一段故事(一)

曹雪芹为何要重点描写王夫人的起居室呢?其实是告诉读者古代的贵族夫人是如何生活的。比如古代北方冬天天气寒冷,很多时候他们不是睡床,而是睡炕,炕下有孔,可以生火取暖,而且摆放炕床并不分方位,而是以前檐为主。王夫人这里就是这样。

另外什么猩猩红的羊毯(猩猩血染红的羊毯)、石青色金线蟒引枕(类似紫黑色蟒缎织金线小团龙的圆墩形倚枕)、秋香色金线蟒大条褥(类似淡黄色蟒缎织小团龙的大条坐褥)、梅花氏洋漆小几(小几的面是梅花样式,外面涂着洋漆,这种漆伴着金粉,涂上非常漂亮在雍正乾隆时盛行。)、文王鼎匙著香盒(文王鼎是周朝的青铜器,这里指仿古文王鼎的小香炉,另有焚香的香盒筷子汤匙等,也就是古人常说‘炉瓶三事’。除了炉瓶三事,很多都是伴着花供,果供。后面写的花弧其实不仅用来摆设,也是用来插花的,也就是所谓的花供了。)等都是描绘贵族女性是如何精致生活的。后面元宵佳节,贾母房里的摆设,其实也是如此,不仅体现主人高雅的品位,更是点出贾家的五世富贵。

第三要说的是元妃赏赐的礼物。原文写道:

原来贾母的是金玉如意各一柄(用金器雕刻如意柄),沉香拐杖一根(沉香木雕刻拐杖),伽楠念珠一串(伽楠香木制作念珠),“富贵长春”宫缎四匹(富贵长春是图案,宫缎是缎料一种),“福寿绵长”宫绸四匹,紫金“笔锭如意”锞十锭,“吉庆有余”银锞十锭。邢夫人等二分,只减了如意、拐、珠四样。贾敬、贾赦、贾政等每分御制新书二部,宝墨二匣,金银盏各二只,表礼按前。宝钗黛玉诸姊妹等,每人新书一部,宝砚一方,新样格式金银锞二对。宝玉亦同。贾兰是金银项圈二个,金银锞二对。尤氏、李纨、凤姐等皆金银锞四锭,表礼四端。另有表礼二十四端,清钱一千串,是赏与贾母王夫人及各姊妹房中奶娘众丫鬟的。

这位礼单是元春省亲时赏的,可以看出元妃赏赐的东西是按辈分及远近亲疏送的,比如贾母辈分最高,所以赏她的东西最多,次一等是邢王两位夫人,接下来是反文字辈男子,如贾敬贾赦贾政等人,又下是宝玉及诸位姊妹,再下是李纨尤氏凤姐等人,再下是贾珍贾琏等,是一级一级递交的,这种赏赐也是符合礼仪。这个时候,宝玉同宝钗黛玉三人的礼物都是一样的。

再看端午节的礼单:将昨日的所赐之物取了出来,只见上等宫扇两柄,红麝香珠二串,凤尾罗二端(即是凤罗,一种丝织品),芙蓉簟一领(编有荷花图案的竹席)。 宝玉见了,喜不自胜,问:“别人的也都是这个?”袭人道:“老太太多着一个香玉如意,一个玛瑙枕。老爷、太太、姨太太的,只多着一个香玉如意。你的同宝姑娘的一样。林姑娘同二姑娘、三姑娘、四姑娘只单有扇子和数珠儿,别的都没有。

什么木的,竹的,丝的,罗的,金的,玉的样样俱全,这时,元春送的礼物还是以家族的辈分关系的远近来分,但是却也凸出自己的态度,如宝玉与宝钗的礼一样,黛玉同其他姊妹一样,聪明如黛玉,又怎么会猜不出元春有意支持‘金玉良缘’。两人一见面,黛玉并感叹自己不如宝姑娘有福气,没有什么金什么玉,宝玉听她说什么金玉,顿时发誓除了别人说什么‘金’什么‘玉’,我心里要有这个想头,天诛地灭,万世不得人身!黛玉笑道:“你也不用起誓,我很知道,你心里有‘妹妹’,但只是见了‘姐姐’,就把‘妹妹’忘了。”宝玉道:“那是你多心,我再不是这样的。”这时的宝黛还处在有口难言的阶段,一个疑惑不安,一个不敢倾述,宝钗又总是在两人之间插上一脚,三人之间暧昧不明。曹雪芹通过一次送礼,就把三人的关系再次搅乱起来。
《红楼梦》那些精美绝伦的工艺品,每一件背后都有一段故事(一)

第四件是风筝。古代放风筝有放晦气的说法,如第七十回中,众人捡到嫣红的大蝴蝶风筝,园子里等人也闹着要放风筝。宝玉是美人风筝,因为他最爱漂亮的女儿。探春放的是软翅大凤凰,贾琏的小厮兴儿早就说过探春是“老鸹窠里出凤凰”暗示她将成为王妃;晴雯放走的是大鱼风筝,李贺有诗云“放妾骑鱼撇波去”,暗示晴雯将被逐;宝玉叫取螃蟹风筝,丫头告诉他,袭人已经给了贾环,暗寓贾环如螃蟹横行霸道;宝琴放的是大蝙蝠,是福气意思,寓意宝琴后来婚姻尚属美满,大概以蝙蝠暗示她洪福将至;宝钗放的七只雁,雁本苦,奇数为丧偶之雁,当然更苦,大概是指她婚后失偶而守寡吧。以上种种不仅写她们放风筝的热闹场景,也预示她们将来命运。红楼梦很多时候,这种热闹的场景往往含着悲凉,喜和悲总是相辅相成的。读下去,无不让人伤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