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小波逝世21周年:有趣的灵魂终要相遇

王小波逝世21周年:有趣的灵魂终要相遇

他把属于那代人的伤疤,伪装成怒放的花

《白银时代》

评论:西蒙

王小波逝世21周年:有趣的灵魂终要相遇

王小波用30万字的篇幅来刻画白银时代,虽然起了一个挺特殊的名字,但却还是让人觉得这和文化大革命脱不了干系。或者可以说,这简直就是我们国家在社会主义探索时期的翻版,知识青年下乡、办人民公社、吃大锅饭……随便拎出哪一样都能在本书中找到影子。

在21世纪,文革等一系列探索失误都已经过去很多年了。但这些失误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甚至是中华民族的影响都还残存在人民的血液里。关于乌托邦社会不劳而获、统一分配的向往还存在于个别人的脑海里。

基于这种焦虑与不安,王小波在本书中采用反乌托邦的形式不断地摧毁乌托邦的美好假象。我仿佛看见一个饱经沧桑的老者站在悬崖边不断劝诫后来的年轻人:不要再走了孩子,前面是万丈深渊!

《沉默的大多数》

评论:霁颜

王小波逝世21周年:有趣的灵魂终要相遇

王小波绝不一味高蹈,总是在不遗余力地普及常识。所谓常识,其实是一种平和自由的心态,能够对自己不了解的东西报以宽容,能够对自己不赞同的观点报以理解,能够对自己不喜欢的事情报以尊重。

他说出了别人想说而不敢说的话。当他决定不做“沉默的大多数”的时候,已经四十五岁。在写完这本书后的一个月,他就得心脏病猝死了。

他在世时,没有人公开支持他的写作,只有当他过世后,人们才开始纷纷涌向他的精神领地。

《黄金时代》

评论:吉不二不三

王小波逝世21周年:有趣的灵魂终要相遇

苦难与伟大向来孪生,王小波先生以其幽默的笔触,带我们走进反抗与欺压同在、美好与黑暗共存的时代。他把属于那代人的伤疤,伪装成怒放的花。

作为经历过“文革”的中国当代作家,王小波在一生中写过无数著作。可他曾说过,《黄金时代》是他的宠儿。王小波用了二十年的时间,写完了两万五千字的中篇小说。二十年,是一个人从稚嫩走向成熟的历程。经历过苦涩,也接受过甜蜜,王小波仍选择把当初那种直接热烈的爱描绘出来。

特殊的年代,特殊的年纪,特殊的人要寻找同类,产生特殊的爱情。小说最后让我印象深刻“陈清扬告诉我这件事以后,火车就开走了。以后我再没见过她。”

我猜读者们会说“荒谬又揪心的闹剧终于收场了”。

可王二一定会这样讲“别了,我的黄金年代”。

陈清扬会讲“别了,我的爱情”。

这个世界最美好的事情莫过于一个青春与另一个青春相遇,不论悲戚与否,快乐与否,那是如此浓重强烈的爱啊。再大的苦难也只会将那个黄金一般的时代打磨得愈加锃亮,那是跨越时代的青春,直抵生命本质的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