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3种情况,别去跑马拉松!

这3种情况,别去跑马拉松!

Photo via Colin Morley Photography

很多新手跑者都会坐拥「完成马拉松」的大梦。虽然我们多半会鼓舞新手跑者勇于挑战,但如果跑者还处在这三种状态,我们建议你先把马拉松搁在脑后,让自己先维持运动的习惯、循序渐进是比较好的方法。

这3种情况,别去跑马拉松!

01

没有足够的训练

这3种情况,别去跑马拉松!

新手跑者最常出现的迷思就是,在身边众多跑者的洗脑下,会以为「跑马拉松是件很简单的事」。但事实上跑马拉松一点都不简单,如果没有适当的训练,足够的训练里程,可能一场42.195公里的马拉松赛要跑四到五个小时以上。没有足够的肌力,受伤更是板上钉钉。

怎么判断自己是否可以参加马拉松呢?

当你能顺利完成两次到三次半马以上距离的活动或赛事,或许你可以考虑尝试全程马拉松,但要做好后半段用走的心理准备就是,务求顺利完赛,然后不受伤为主。

2

为了流行跑马拉松

这3种情况,别去跑马拉松!

跑马拉松的首要前提是,先成为一个健康的跑者。

跑步成为一种习惯性的生活方式后,再通过训练而挑战马拉松。

热潮来了又去,一会流行微胖,一会流行狗啃刘海儿,但马拉松热毕竟是有点太辛苦了些。如果你只是为了赶一回马拉松热潮,而在没有训练的情况下贸然挑战马拉松赛,换来的可能就是受伤跟过劳。

要先成为健康的慢跑者,再考虑成为挑战马拉松的跑者。或许这是比较正确的方式。

3

设定目标太密集

这3种情况,别去跑马拉松!

如果你想要周周跑马,就要有一个放低强度、让身体养成每周都能跑马的体质(或你可能有超马梦)。最令人害怕的地方是,你有太多密集的目标、但却没有足够的时间养成适合各不同的目标的体质。

四周后跑全程马拉松,六周后打破半程马拉松纪录,两个月后跑长距离越野赛,十周......当然这不是说完全不可能,奇迹总有发生的概率,只是随着目标与赛制的不同,你可能没有足够的时间进行调整与体质的恢复与转换,意外受伤的可能性会超大。

如果你设定了多重目标,尽量留6到8周让自己进行调整与体能改变。不要过度期待自己每次都有飞跃式的改变。你可以周周都跑马,但不要奢望每周都能打破个人最快纪录。

总结

这3种情况,别去跑马拉松!

归纳一下,这几种状态下去跑马,你受伤的几率都会大大增加。所以,不管你是新手还是老手,永远都要记得,先成为健康的跑者,再来成为马拉松跑者,才是最正确的道路。

# 来,今天来评论区聊聊 #

你是哪种马拉松跑者?

·

用3小时发现跑姿问题

跑姿分析矫正课程全国开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