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位曲靖市民為你講訴獻血故事

6月14日是世界獻血者日,這一天是發現ABO血型系統的諾貝爾獎獲得者卡爾·蘭德斯坦納的生日。第一次世界獻血者日的主題是“獻血,贈送生命的禮物。感謝您。”通過這一特殊的日子,感謝那些拯救數百萬人生命的自願無償獻血者,特別是多次定期獻血液的個人,頌揚他們捐助血液的無私奉獻之舉;同時希望全社會對自願無償獻血的重要性引起足夠認識,鼓勵更多的人尤其是青年,成為合格的經常獻血者,在需要拯救生命時提供可使用的安全血液。

三位曲靖市民為你講訴獻血故事

在曲靖,就有一群多次定期無償捐獻血液的人,他們用自己的血液拯救了很多人的生命,他們也用自己的親身實踐證明:獻血對身體沒有不良影響,甚至還有利於身體健康。

一種更有效的獻血手段

三位曲靖市民為你講訴獻血故事

倪雲所

據曲靖市中心血站採血科科長楊鳳碧介紹,血液主要由紅細胞、白細胞、血小板、血漿等主要成分組成,每一種成分都有其不同的功能。血小板的主要作用是止血和凝血,出血時,血小板迅速黏附、聚集到出血處,通過一系列反應阻止進一步出血。人體血小板的壽命一般為7-11天,每天約有10%-20%的血小板由於衰老而死亡,同時也有新的血小板不斷生成,人體中的血小板處於不斷的新陳代謝中。

自己和家人都受益

三位曲靖市民為你講訴獻血故事

謝顏駿

從那以後,謝顏駿就一直堅持獻血。現在,她每個月都會到中心血站獻一次血小板,“家裡有一大摞獲獎證書,這次又獲得曲靖市人們政府頒發的獻血先進個人獎”。獻血那麼多年,她的身體越來越棒,從獻血前的79公斤減到67公斤,面色紅潤,精神狀態非常好,從沒生過大病,感冒兩三天自然就好了。

謝顏駿說,每個月到血站獻血,好像成了一項自己給自己下達的任務,不完成心裡就總覺得缺了點什麼。家人也非常支持她獻血,只要說是去獻血,家人就說:“快去快去,別耽誤了。家裡的事我們會幫你做。”每次獻完血,感覺身體輕鬆舒服。

自己獻血,家人也受益,有幾次親人生病受傷,拿著謝顏駿的獻血證,都得到了用血優先權。雲南省規定,對無償獻血者,獻血量在 1000 毫升以上(含 1000毫升)的,終身享受免費用血;無償獻血者獻血量未達到 1000毫升的,五年內需用血的,按本人獻血量的三倍享受免費用血。無償獻血者的配偶、父母及子女需要用血的,五年內其累計免費用血量按獻血者獻血量等量優先提供。

拿著再次得到的獲獎證書,謝顏駿高興地說:“在電視上經常看到那些生病受傷的人,總感覺自己能為他們獻一份力,心裡就特別踏實。這些年獻血,既幫助了別人,自己身體也越來越好,一舉兩得,以後還會一直堅持獻血。”

在曲靖,還有很多像劉喬英、謝顏駿、倪雲所一樣堅持定期無償獻血的人,包括中心血站的醫務人員,他們用實際行動詮釋了“獻血,贈送生命的禮物”這句話。

獻血對身體沒有不良影響

三位曲靖市民為你講訴獻血故事

劉喬英

劉喬英說,很多朋友都很驚訝,說她獻了那麼多次血,為什麼身體還那麼健康,從來沒有生過什麼大病。劉喬英說,人的身體在不斷進行新陳代謝,即使不獻血,這些血細胞也會自然衰老死亡被代謝掉,所以獻血不僅對身體無害,還會刺激骨髓的造血功能,降低血液的黏滯度,延緩心腦血管疾病的發生。每次獻完血,劉喬英都不喝紅糖水,也不吃大魚大肉,而是像平常那樣自然而然。特別是獻成分血,恢復更快,捐出的血小板在48-72小時內就可以恢復到採前水平,比捐獻全血的恢復時間要短得多。

我國規定獻血者年齡是18歲到55歲的公民,要求體重在50公斤以上,身體健康。劉喬英說,一些人患感冒等小病也去獻血,這對自己和用血患者都是不負責任的,“獻血要根據自身的實際情況,一些體質弱的人,獻完血後可能會更弱;感冒抵抗力下降的時候,獻血可能會造成抵抗力更差,需要更長的時間恢復。所以一定要在身體健康、適宜獻血的情況下自主自願地獻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