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蘋果產業發展兩大模式,陝西和山東哪個更強?

世界果樹產業成功的發展模式目前有2種,一是

大公司體制,主要特徵為大規模、矮化集約化栽培、機械化省力化管理,這種模式主要流行於美國、智利等水果生產大國;

二是,以家庭農場、小規模生產為主,大多數管理靠人工操作,這主要見諸於中國、日本等國家;還有一些國家則是二種模式並存,如歐洲的一些國家,如意大利即有大公司也有幾十畝的農戶種植。任何一種模式只要適合當地土壤、氣候、市場需求都會成功。

中國蘋果產業發展兩大模式,陝西和山東哪個更強?

近幾年來,以陝西千陽縣為代表,採取大公司牽頭,政府傾力扶持,以大規模、矮化集約化、機械化和省力化為特徵,大規模發展蘋果矮化栽培的發展方式,據說短短几年,陝西全省新發展矮化蘋果園百萬畝,佔全省蘋果總面積的10%,成為所謂的“千陽模式”;

而在具有百年種植歷史的山東蓬萊,果農們通過多年的摸索、試驗,結合當地的區位、地理土壤和氣候特點,自創出一套以一家一戶5-10畝小規模生產、喬化栽培、高投入、全人工精細化管理、高產出和高效益為主要特徵的發展模式,筆者暫且把他們稱作為“山東蓬萊模式”。

截然不同的2種模式,一種充滿現代氣息,一種土的掉渣,究竟孰優孰劣,各有什麼絕招妙計,是否能夠可持續與可複製?

中國蘋果產業發展兩大模式,陝西和山東哪個更強?

中國蘋果產業發展兩大模式,陝西和山東哪個更強?

1、陝西千陽模式

千陽模式的最大特點有3個,一是該模式有一個財大氣粗的領軍企業---海升集團,該集團從生產蘋果果汁起家,後來在香港證券交易所上市,具有強大的資金融通能力,由他們牽頭以項目建設的方式發展並帶動周圍群眾跟隨。另一個特點是當地的千陽縣政府巨大的支持力度,為了春季將從歐洲引進的矮化苗木及時載到地裡,確保項目進展順利,面對園區水源不足的問題,千陽縣縣委縣政府召開專門會議,縣委書記曾提出,‘即便人受渴,絕不讓樹苗喊渴“的口號,從2012年開始,海升集團在千陽縣投資3.5億元,很快建設成1.1萬畝國內領先的集苗木繁育、現代蘋果種植、貯藏加工、觀光旅遊為一體的現代蘋果種植園區。第三個特徵是,該模式從品種、砧木、苗木以及矮化栽培的管理技術方面大多也是直接從國外引進。

中國蘋果產業發展兩大模式,陝西和山東哪個更強?

2、山東蓬萊模式

山東蓬萊模式是由當地果農自發自創。山東蓬萊屬於典型的沿海季風性氣候,山坡丘陵地為主,高低不平,地塊大小不一,要整理成幾百畝以上的連片土地都很不容易。所以當地果農絕大多數仍然是每戶3-5畝或多一些的5—10畝的規模。他們的成功在於通過多年的摸索試驗,總結出一整套喬化幼樹3-4年結果,8-9年生可達萬斤,隨後產量一直上升,像蘋果媽媽這樣典型20來年生的樹可以做到連續10多年畝產2萬斤,而且果個大、果面光潔、上色好,取得了畝收入超萬元,不少農戶畝收入超2萬元以上的佳績。總結種植模式的特點就是:小規模,傳統喬化種植、全人工精細化管理、高投入,高產高效益。

中國蘋果產業發展兩大模式,陝西和山東哪個更強?

3、兩種發展模式的對比

千陽模式目前看很成功,幼樹結果早、早期產量較高,由此也帶動了當地農民再次發展蘋果種植的巨大熱情。同時吸引了來自全國大批的學習參觀者,形成了一種成功效應,吸引了全國行業內的注意力。但是,這種模式需要有大資金、持續性投入,以及地方政府無條件的傾力支持,這些決定了該模式在全國複製的難度巨大。另外,這種模式的真正成功將取決於最終所建果園能否真正實現純盈利,只有真正賺錢才能有可持續性。

這種模式的最大難點在於由習慣性的小農思維轉變為工業化思維。由於規模的巨大,管理技術細節必須要標準化、流程化,比如彌霧機噴藥這樣的操作,多大的樹齡、葉幕層多厚,噴霧的壓力多大、拖拉機的行進速度等技術細節也是有標準的;澆地時要測土壤溼度、植株蒸發量、還要看降雨量、根系節奏等決定是否灌水;產量要準確預測,從冬剪後到穩定坐果有4-5次測產以確保將來產量並據此制定銷售計劃等等細節。此乃美國智利等大公司一般做法。細節決定成敗

最後,考察矮化集約化果園是否成功不能只看3--5年,至少要看10年後果園是否仍然維持高產優質。另外,矮化栽培要特別注意大量結果後如何保持結果與樹體生長的平衡,防止早衰;果園園址的選擇也很重要,冬季不能太冷、風不能太大,否則一場風災也能毀園。

中國蘋果產業發展兩大模式,陝西和山東哪個更強?

蓬萊模式是果農自發自創,來自民間,更易於複製推廣。他們的最大成功是成功解決了喬化幼樹的早期結果技術難題,以及果樹成齡後如何維持長時期超高產的一系列綜合集成技術。核心就是在精準把握樹體枝條、根系、果實生長節奏的前提下,以不同量、不同時間和不同種類的施肥、澆水以及修剪等人工操作成功的維持了蘋果結果與樹體生長的平衡,對這些技術的總結,將極大地豐富中國果樹產業理論和實踐操作。

但蓬萊模式也有不足之處,筆者認為由於果農過分追求高產量,加之當地土壤的有機質含量僅有1.0%多一點,果實的風味稍遜,如果進一步增加土壤有機質含量,適當控制一下產量,使果實的含糖量提高,風味更濃郁,那就完美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