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外國農民可以管理3000畝農場,也難怪外國農民有錢!

一個外國農民可以管理3000畝農場,也難怪外國農民有錢!

“當農業邁入機械化時,一個農民可能能種100畝地。

但當農業邁入智能化後,一個農民可能能種10000畝地。”

這句話聽起來有些不可思議,但是在挪威一個小鎮上,一個叫約翰·卡林的農民,真得通過智能化農業的管理,一個人種了3000畝地。

一個外國農民可以管理3000畝農場,也難怪外國農民有錢!

2011年,約翰.卡林的農場裡,還只有一輛拖拉機。當時,他僱傭了30多個工人來協助他管理這個3000多畝的農場。

另外,約翰.卡林還找了當地的農機服務社、農資合作商,共同來參與農場的種植和管理。

一個外國農民可以管理3000畝農場,也難怪外國農民有錢!

2013年,通過機械和人力來管理農場2年後,約翰.卡林認識到,農業收益是非常低的,如果再這樣高成本的消耗人力,那麼農場再多也賺不到錢。


他從2014年,開始為他的農場引進了智能化設備,主要是物聯網方面的一些傳感器。

通過這些散落在田間地頭上的傳感器,約翰.卡林只需要通過一臺電腦,就可以清楚的瞭解每一塊種植區域裡的作物生長情況。

一個外國農民可以管理3000畝農場,也難怪外國農民有錢!

2015年時,約翰.卡林正式為他的農場安裝了一套病蟲害預警系統。他將農場化為12個區域,進行時刻病蟲害檢測,每當發生病蟲害系統時,系統就會報警!

報警後,相關的作物畫面會傳到遠程專家的電腦裡,通過遠程問診,確定作物病蟲害的情況之後,約翰.卡林可以選擇是否通過植保無人機來進行農藥噴灌。

2016年,約翰.卡林辭掉了農場所有的工人!

整個農場完全由他一個人了操作!

通過電腦監控,多端口的數據錄入,約翰.卡林希望能精準的控制住農場的每一個角落!一個人完成對整個農場的種植和管理。

一個外國農民可以管理3000畝農場,也難怪外國農民有錢!

2017年,探索了幾年智能化農業後,約翰.卡林終於實現了盈利!尤其是在減少人力成本後,約翰.卡林是真正的看到了搞農場的希望所在。

未來,約翰.卡林希望能更進一步,在農場實現無人化管理,一切都讓人工智能來控制和操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