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陽明:能剋制自己的人 才能成就自己

王陽明說:“人須有為己之心,方能克己;能克己,方能成己。”

王陽明:能剋制自己的人 才能成就自己

為己,為了什麼樣的自己?得先有個清晰的自我認知。

人有追求感官上享樂的本能,如追求吃到珍饈美味,看到美人、美景,穿上華麗的衣服等帶來的愉悅感,是為了這樣的自己嗎?

但這類感官上的愉悅並不持久,常常需要尋求更大的刺激才能引起情感上更深的體驗。

聰明的經濟學家們用“邊際效用遞減”來解釋為什麼人的這類感官慾望難以持久滿足。

精明的商家們,為了延長人的這種滿足感,絞盡腦汁地提供各種衣、食、住、行、娛等各方面個性化的商品,好像有了上述幾方面的消費,就是真正地滿足了自己。

王陽明:能剋制自己的人 才能成就自己

古人講人禽之辨,以把自己和禽獸區分開來,罵人的時候,最狠的話,就是稱對方禽獸不如。人和禽獸的區別到底在哪裡呢?

人有社會生活,並且在社會生活中形成了諸多美好的品德,有了德性。在日常的生活中擴充、發揚自身的德性,知善惡,懂禮義廉恥,成為一個有品性,有善性的人,是為己的真正所在。

克己,就是要自我約束。為什麼要約束自身呢?因為人性並不總是善的

在一定的社會環境中成長的個人,受家庭成員、教育水平、經濟狀況、社會地位等多方面因素的影響,逐漸形成各自的性格。

性格中不好的一面,有些是與生俱來的,如沉溺於耳目口腹之慾,也有些是成長過程中逐漸養成的,如懶惰、恐懼、貪慕虛榮、自私自利、殘忍等等。

克己的工夫,就是抑制性格中不好的一面。可以通過自我反省來實現,

如下定決心通過早睡早起的方式來克服自身的怠惰。

王陽明:能剋制自己的人 才能成就自己

可以通過在日常生活扮演好自己的社會角色來實現,如對父母孝順,對工作勤勉,對他人真誠守信等。也可以憑藉外力的制約來實現,如對各種行為規範、法律制度、文明公約的遵守等。

要做到一時一刻的克己不難,難的是有意識地長期堅持自我剋制,並且內化在自己的行為中。

成己,即成就自己,借用馬斯洛的話說,叫做“自我實現”。怎樣才叫實現了自我,並不能一概而論,也不是能一蹴而就的。

建功立業,當然是自我的實現,畢竟,一個人總是通過他所做的事情,使自己站立、充盈。只是,這“所做的事情”可大可小。

像英雄人物一般,在重大的歷史事件上貢獻出自己的才智,從而彪炳史冊,獲得不朽聲名,當然只是少數。

大多數的人,都是踏踏實實地做好自己的本職工作:醫生把病人治好,教師把課上好,開小麵館的師傅把面做好,自我也由之實現。

王陽明:能剋制自己的人 才能成就自己

德行有修,品性有所提升,則是更高層次的自我實現。

今天的人們喜歡把有所成就的人都叫做成功人士。然而,成功人士要是和不成功人士一樣,品格低下,性情單薄,便不值得一提。成功讓優秀人物更加堅毅、從容、大度,形成典範,對周圍的人產生良好的影響。

而那些靠鑽營得到權勢的豎子,得意張狂,變得更加低俗淺薄,只會抹黑“成功”二字,順便敗壞風俗。

並沒有一個固定的時間點可以讓人用來衡量自我是否已經實現,以期望一旦自我實現後,就可以停滯不前。尤其是就德行修養而言,這恐怕得用上一生的工夫。

人無時不刻不是在克服某些與生俱來的本能、以及種種感覺與慾望:克服畏葸,克服嫉妒,克服暴飲暴食等等。

朱熹說:“整齊收斂,這身心不敢放縱……一時放下,則一時德行有懈”。

王陽明:能剋制自己的人 才能成就自己

宋儒這種近乎極端的自我剋制,雖頗為後人詬病,但它表明了先人們重視自我的誠敬之心。

這份誠敬之心,足以令那些怠惰自身、茫蕩度日的後人汗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