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人」車企的社會責任到底該怎麼做?

「汽車人」車企的社會責任到底該怎麼做?

企業社會責任是一把手工程,沒有領導的支持,這項工作是一定做不好的。今天的中國汽車,已經進入到大規模爆發的後時代,作為拉動國家經濟的支柱產業,汽車產業的精英們,承擔的責任越多,社會就越好。

《汽車人》評論員 李鵬程

兩天前,看到了《汽車人》張恆的文章《車企的社會責任不只是花花錢》,感觸頗多。在我過去七八年的品牌和公關實踐中,我有不小一份精力放在了企業社會責任方面,包括企業及品牌社會責任戰略的制定、內部宣貫、找尋基金會等合作伙伴以及一些項目的落地執行。恰好苗苗老師也說到:我在《汽車人》的專欄停了好久了,所以,重新啟動專欄就以車企社會責任開篇吧。

「汽車人」車企的社會責任到底該怎麼做?

談到車企社會責任,我想到了如下三個問題:

第一:如何理解車企的社會責任?

談到責任,車企與人相同,負責任的人,首先一定知道責任的界限,我該付什麼責任,我能負什麼責任,所以,我們首先要負的是對自己的責任——有些企業,寧可不顧自己的員工也要去貧困山區助學,自己工廠汙水橫流卻跑到外邊去植樹造林,自己虧損的一塌糊塗卻還一擲千金,這種責任,不負也罷;其次,我們要負產業鏈的責任,供應商、經銷商就像你的親戚朋友一樣,幫助別人就是幫助自己;最後,我們要負行業責任,達則兼濟天下,當你具備了引領行業發展、制定行業規則的能力時,你就要則無旁貸地做起來。國內大規模的汽車企業,如何推動中國從汽車社會到汽車文明社會、如何推動節能減排,這一定是最大的責任。

第二:車企該如何負責任?

車企要負責任,一定要選擇好自己的範圍,說實話,仰望星空總會浮想聯翩,搶熱點、貼政府、看老大喜好不如腳踏實地做點事兒,汽車作為鏈條很長的產業,不得不說,我們負有“原罪”,例如無數的產業工人,他們的工作環境、個人發展、家庭幸福與企業息息相關,例如汽車對於鋼鐵、橡膠、石油等能源的消耗,以及車輛對於環境、安全的影響。因此,圍繞著這個產業鏈條和相關環境,切入其中,負起責任,這才是車企應該做的。所以,車企的企業社會責任,首先是關愛好自己和產業鏈條中的人。

「汽車人」車企的社會責任到底該怎麼做?

此外,一定不要認為企業社會責任只是企業品牌部門的事情,質量部門保證產品質量、生產部門確保生產安全、研發部門降低發動機排放、工會部門關愛員工、人力資源部門保證員工成長……這一切都是社會責任,不過有些是基礎責任的範疇,一些是對外的責任而已。

十年前,我從事過三年的人力資源,我深知員工的生產安全、人盡其才、家庭幸福是最大的責任,一定不要說這不是企業社會責任,照顧不好自己企業的員工,談何責任?

第三個問題:如何處理履行責任與傳播的關係?

這經常是企業要面對的問題,作為一些社會責任的傳播,不宣傳肯定不合適,宣傳多了又怕被詬病。對此,我有三個粗淺的觀點:第一,先做後傳播,有了成績再說不遲。現在越來越多的企業開始這樣做,默默地做幾年的公益,有了產出再來傳播;第二,多做少傳播,我覺得非常必要控制一個預算比例,不能幹那種花高價請明星去作秀的事情出現。我個人粗淺地認為,真正做企業社會責任的預算一定是傳播的三五倍才合適,一比一的預算都是不可取的,傳播費用高於做事預算,一定是在作秀;第三就是避免鋪天蓋地,宜細水長流。如上所述,企業的各個部門,每天都在履行不同的社會責任,可以分門別類地有條理傳播,例如利用環境日做節能環保的傳播、利用兒童節做員工關愛的傳播……

「汽車人」車企的社會責任到底該怎麼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