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承明自述:斗室間寫作困難,病榻旁尚可讀書

吴承明自述:斗室间写作困难,病榻旁尚可读书

吳承明(1917~2011)

中國當代著名的經濟學家、中國經濟史專家,中國社會科學院經濟研究所研究員,中國社會科學院榮譽學部委員,中國經濟史學界最具影響力的學者之一。本文是吳承明先生的自述。

我童年生活在北京,可算個老北京。當時北方小學教育落後於南方,父親叫我改唸私塾,讀了兩年“四書”和古詩文,後來發現大有好處。不過,這時私塾已有一位女塾師,姓陶,教英語和算術。一天,這位陶老師悄悄對我說,她是“革命黨”。不久,陶老師不見了;接著,北伐軍進入北京。

1931年“九一八”事變,全國掀起抗日愛國運動。這時我在以理科著名的北平市立四中高一班。學校的運動是師生聯合開展的,物理學老師李直鈞、化學老師劉伯忠都是領導人。次年春,外部壓力日深,老師退出運動,學生秘密籌組學聯。學期末,黃誠和我被教務處召見,被客氣地告之:“你們趕快離校吧。”這時我想起屈原的話“餘既不難夫離別兮”,我含淚向使我們受益良深的李老師、劉老師告別。解放後,兩位老師都年已古稀,被授予特級教師榮譽稱號。

吴承明自述:斗室间写作困难,病榻旁尚可读书

吳承明學生時代(1933年)

黃誠和我當時都懷有工業救國的理想,便聯袂考入了在天津的北洋工學院高中部。北洋是個老牌大學,與京師大學堂齊名。這時雖由教育部改稱學院,校內仍自稱北洋大學,高中部仍稱預科,兩年制。又因院長王季緒“絕食抗日”,聞名遐邇。但我們進校後,王已被免職,專任教授。北洋預科已是專任專業基礎教育,課程繁重,講課都用英語。我最感興趣的是物理學,教授是德籍丹麥人卜德,口齒不靈,“謇謇為患”。接著,學校發生了兩次“學潮”。“學潮”是報紙上所用名詞,實際是抗議日本便衣隊製造的“津沽變亂”。那時津沽一帶已是日本人天下,北洋學潮,非同小可。學期末,黃誠和我再一次被召見口諭:“准許預科畢業,但不準進入本科。”

吴承明自述:斗室间写作困难,病榻旁尚可读书

西南聯大畢業(1940年)

於是,1934年夏,黃誠和我再一次聯袂轉學,考入清華大學,他進工學院,我進理學院。這時已是華北危急,國事日非。1935年夏,黃誠和我都參加了民族武裝自衛會,旋即爆發“一二· 九”運動,我們都成為救國會成員。工業救國已成泡影,於是我轉入經濟系。沒想到經濟學竟成我終生愛好的學科。只是當時奔走救亡運動,甚少讀書,辜負了陳岱孫等名師的教導。學期末,學校佈告開除四名救國會委員,包括黃誠和我。

1936年夏,我再次轉學。那時北京大學只歷史系和哲學系招轉學生,我考進了歷史系。在北大,從師孟森老夫子和錢穆教授,我對史學產生了深厚感情。但僅僅一年,“七七”事變爆發,黃誠和我都投筆從戎。黃誠後來犧牲於上饒集中營。我則於 1938年末回到昆明西南聯合大學。西南聯大是北大、清華、南開三校合組的,環境艱苦,但卻名師如雲。在這裡,我從師陳寅恪、姚從吾、鄭天挺等大師學史,兼師劉文典老先生讀古典文學,1940年以考據論文畢業。

吴承明自述:斗室间写作困难,病榻旁尚可读书

在中國經濟史學會成立大會上作報告(1986年)

1944年春我進入美國哥倫比亞大學經濟系。當時是凱恩斯主義當世,哥大則是克拉克學派走勢,我的導師又恰是反凱恩斯主義的。我對此採取客觀態度,而注意各學派演變的軌跡,這也許是受學歷史的影響。直到今天,對一些新興學派如科斯等新制度學派,我還是這樣。同時,我比較注意方法論,對那時尚在萌芽狀態的經濟計量學頗感興趣,曾以一篇《貨幣數量分析》獲金鑰匙獎,這也許是受學過一點理工的影響。1946年,我獲得哥大碩士學位。

我在求學過程中,遍走了理工文法學院,無所專長,直到年近花甲,才選定了經濟史這個專業。再次用屈原的話說:“汨餘若將不及兮,恐年歲之不吾與。”學習生活的曲折,是當時政治形勢使然,但現在想來,也有好處。做學問要眼光開闊,博聞廣識,然後求專。我在研究中國經濟史時,深感過去的一點理工知識,乃至私塾古文,都常派上用場。再則,正由於當時的政治形勢,使我在學校教育之外,較早地接觸了馬克思主義經濟學和歷史唯物主義,1946年我開始在業餘時間做些系統研究,就不覺陌生了。

吴承明自述:斗室间写作困难,病榻旁尚可读书

工作中(2009年)

另外,我還想起兩件事。一是在“五七幹校”的三年,當時的條件,只能讀馬列。我精讀恩格斯的《自然辯證法》,同時補學現代物理學(過去學的是古典物理學)以及現代生物學,後來覺得受益無窮。另一事是我進入七十歲以後,因老伴癱瘓,臥床不起,需要照料,我們暫住女兒家。斗室間寫作困難,病榻旁尚可讀書,我便讀了不少當代經濟學和史學理論的書,大開眼界。覺得過去所學,太狹隘了。活到老,學到老。每種學問都是日新月異的,最怕一葉障目,要博而後專,專後還要博。這是我的小小體會。

原載國務院學位委員會辦公室編《中國社會科學家自述》,上海教育出版社,1997,第172~173頁

①此處吳承明先生記憶有誤。1945年吳承明先生獲得美國貝塔 - 西格瑪 - 伽瑪(ΒΣΓ)榮譽學會頒發的“金鑰匙獎”,獲獎論文是其在哥倫比亞大學商學院研究生部選修多德(D.L.Dodd)的金融市場課程後撰寫的論文,其中譯概要本《認股權、股票股利及股票分裂與擴充公司之投資理論》發表於《證券市場》第2卷第2期 (1947年5月),收入全集第5卷第132~149頁。——編者

吴承明自述:斗室间写作困难,病榻旁尚可读书
吴承明自述:斗室间写作困难,病榻旁尚可读书

吳承明全集(全六冊)

吳承明 著

定價:1980.00 / 2018年4月

吳承明先生(1917~2011),中國當代著名的經濟學家、中國經濟史專家,中國社會科學院經濟研究所研究員,中國社會科學院榮譽學部委員,中國經濟史學界最具影響力的學者之一。吳先生去世後,他的後人和學生將其作品進行了全方位收集與整理,匯成這部《吳承明全集》。全集共分六冊,約計350多萬字,主要由“專著”“論文”“經濟評論”“研究與創新”“書評與序言”“通信”“會議發言”“未發表的論述”“詩話”“外文論文”“附錄”等十一部分組成。收入吳承明先生自20世紀30年代至去世前所寫的全部作品,包括相當數量的未刊作品。

長按識別二維碼購買

吴承明自述:斗室间写作困难,病榻旁尚可读书

把時間交給閱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