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商媽媽:互聯網時代的全職母親

微商妈妈:互联网时代的全职母亲

某一天,她懷孕了,想了很久決定辭職,成為了一位光榮的全職媽媽。

有一天,她開始刷屏朋友圈,各類商品信息,圖文並茂,她變成了大家“不解”和“厭煩”的微商媽媽。

做微商的動機是什麼,是否達到了預期的目的?家人朋友如何看待?是雙重身份下的自我突破?還是一個人與整個世界的博弈?

當我們屏蔽微商媽媽朋友圈的時候,並不瞭解她的故事。

微商妈妈:互联网时代的全职母亲

1

微商妈妈:互联网时代的全职母亲

全職母親做微商:心理壓力大於經濟壓力

凡與“商”字有關,必然以獲得經濟利益為目的;然而在與數位微商媽媽的訪談中,其對“出於什麼考慮做微商”的回答主要是由於心理壓力而非經濟壓力。

訪談對象J:

有時候會很鬱悶,甚至到了抑鬱的程度……如果不是因為孩子,絕對不會捨棄工作,也是沒辦法,失落、鬱悶都有,還有很多無奈。

害怕自己一直在家會跟社會脫節,另外擔心自己不進步,婚姻生活亮紅燈。

訪談對象菲:

家裡經濟不太好也不太壞,但做全職媽媽太悶了,我是個閒不住的人,受不了那樣。

訪談對象J畢業於浙江某一本大學,畢業後任職於某通信巨頭公司,月薪在1.5萬元左右,工作兩年孩子滿3個月時辭去原有工作隨丈夫遷至某二線城市。在離職那天,J在朋友圈髮狀態:

微商妈妈:互联网时代的全职母亲

J

雖說早有準備,卻還是免不了失落與不捨,朋友圈已被大雪刷屏,不禁感受到一絲寒意。

2017年3月22日

微商妈妈:互联网时代的全职母亲微商妈妈:互联网时代的全职母亲

小A,小B,小C

而後的朋友圈幾乎都與孩子有關,記錄孩子點滴的變化,其他則是轉發的關於婚姻愛情的文章。孩子7個月時半夜發高燒,J在朋友圈中寫道:

J

這輩子不想再要第二個!……過去的一週真的心力交瘁,慶幸的是,一切都在慢慢好轉,漸漸恢復。

26分鐘前

小O,小E,小H

可見,儘管辭去原有的高薪工作迴歸家庭是長期思慮後的選擇,但也是迫於照顧孩子的壓力而不得已的被動選擇。在問到為什麼不委託自己的父母或公婆照顧孩子時,J回答:

不想跟公婆住在一起,寧願不上班在家……婆婆會經常唸叨,出去吃個飯也心疼錢,婆婆在的時候我和老公經常會因為錢吵架,一堆事情要面對。

訪談對象菲的態度則輕鬆很多,她將做微商的理由簡單歸為“閒不住”,不甘於全職母親的枯燥生活。這也許與她和J所處階段不同有關,菲的孩子已經6歲,有比較強的生活自理能力,她現在考慮的更多的是孩子的教育問題。事實上,在訪談進行時,菲正在準備司法考試,打算重新工作。坦言“已經不做微商了”,因為“不想孩子跟我學天天在淘寶上買買買”。

微商妈妈:互联网时代的全职母亲

菲懷孕前在某大型企業做銷售,懷孕時辭掉工作。最開始在淘寶開設店鋪賣手工皂,後來由於孩子的很多用品是從國外網站訂購的,為了拼單省郵費開始做進口母嬰用品代購,如今店鋪已經四鑽,但很久沒有打理。原因是“以前掛點東西就能出銷量,現在很難……淘寶禁止手作了,沒有衛生執照就經常被下架”。因此她從淘寶轉戰朋友圈代購進口商品,賣地方特產、淨水設備等。

J的丈夫任職於IT行業,月薪2萬元在二線城市中算是較高水平。但J希望自己能經濟獨立,她對這一點很自豪:

我基本沒從他那要過錢,房子車子首付我都給了一半,小寶的開銷也是我在負責,所以我做微商希望自己經濟上能繼續獨立下去,沒有工作,我的積蓄已經快花完了。

但丈夫對她做微商並不以為意,認為微商不靠譜:

而幾個月做下來J確實沒有賺到錢,反而因為送了不少水果給親朋好友賠了點錢。但她仍然在不斷尋找合適的產品,堅持做微商。她相信“只要努力做事就會有進步”,對當全職母親脫離社會非常擔憂,不管能不能賺到錢,有自己的事業就是好的。

微商妈妈:互联网时代的全职母亲

2

微商妈妈:互联网时代的全职母亲

微商媽媽經營類型的特點

微商媽媽的經營類型大致可以分為三種。

01

自制產品

以食品為主,如零食、烘焙,也包括家鄉特產、自種水果等。這一類微商經營時間較久,能夠發展成自主品牌。

談對象阿球就是這一類微商:

我爸爸有個做了30年的批發店,我辭掉銷售的工作後就回家幫父母打理店,2014年結婚了就搬出來住沒工作了……因為家裡種柚子,就開始在QQ上賣柚子,都是賣給朋友,賣了2000多斤,後面季節原因就沒了,開始想賣其他什麼東西……想起家裡特產網上都沒有人賣,就開始在淘寶賣特產……淘寶都是賣給陌生人,要人家搜到才行,覺得沒什麼突破,便開始轉行做微商。

她對自己的微商經營成果很自豪,強調“我是做自己的產品,這樣就知道產品品質”,現在也確實有了自己的品牌,(自稱)每個月營業額做到了20萬元。因為成功,丈夫甚至也辭掉了工作與她一起做,有設計功底的丈夫主要負責產品包裝設計、照片拍攝之類的工作。

微商妈妈:互联网时代的全职母亲

在受訪微商媽媽中,阿球是事業較為成功的一位。然而她成功的背後是婆婆隔代承擔了母職,身處福建農村的阿球對獨立小家庭沒有太多向往,婆婆也習慣並認同照顧孫輩的工作。自制產品需要較多的時間精力投入並且與家族本身的資源有較大關係,大部分全職媽媽並沒有這樣的條件。阿球在生意做大以後開始招代理,她覺得自己是賣食品的,自己也做零售,因此儘管向不同等級代理收取代理費,還是與人們所詬病的傳銷式的微商不同。阿球表示:“自己的代理基本上都是寶媽。”寶媽是微商媽媽所用的自稱和對同類的稱呼。

02

代理產品

這一類是門檻最低且最普遍的,從供應商到最底層零售微商,每一層的進價都會加上一定數額,而等級的高低與代理費的高低相關。有些代理上游會規定代理費可以用貨款抵,也就是購買與代理費相同數額的產品即成為某個級別的“代理”。

這樣的模式造成很多微商媽媽進貨時貨物已經是幾次加價以後的價格,訪談對象J就抱怨她代理的水果售價太高而少人問津,但她無須囤貨,只要發佈信息在朋友圈,有人下單後通知供應商即可,不用自己打包發貨,能把更多時間放在孩子身上。J還表示,自己挑選時看中水果不會有假,她看到自己朋友圈有賣化妝品的,“覺得不靠譜,不敢賣,擔心賣出去以後評價不好”。這也是微商媽媽與其他微商的一大區別,她們在選擇產品時會傾向於食品、婦嬰用品、“天然”製品,因為沒有精力去調查產品質量又擔心出事,也不放心。

03

海外代購

做代購的微商媽媽基本上是從給自己的孩子購買國外奶粉、用品開始。這背後是當代中國社會對本國產品的不信任,也表明年青一代開始習慣將購物的視野放到世界各地。由於國產嬰幼兒奶粉多次曝出嚴重質量問題,很多年輕媽媽將目光轉向了國外奶粉品牌,乃至奶瓶、紙尿褲等用品都不使用國產品牌。一些熟悉海淘流程的母親開始在國外網站採購產品,逐漸做起代購生意,在朋友圈發佈湊單信息,湊到一定數額在國外網站下單,賺取一定的差價。

微商妈妈:互联网时代的全职母亲

這種模式類似媽媽互助小組,代購者和買家都是“寶媽”,除了交易關係也會交流育兒心得或者使用感受。

3

微商妈妈:互联网时代的全职母亲

母親身份給微商事業帶來的紅利

除了產品也要多發自己的照片、寶寶的照片,拉近你和客戶的距離,這才是微商和傳統電商的區別。

微商妈妈:互联网时代的全职母亲
微商妈妈:互联网时代的全职母亲

母親節快樂~

朋友圈發祝福的時候記得把媽媽從屏蔽名單里拉出來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