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IT男的自由職業之路(6):逼上梁山

第一年的年薪因為入職不到1年,年薪算作2萬多。年薪發放前,老闆給軟件公司開了個動員會,先做好建築公司的信息系統,然後產品化,推向市場。隨後提出以入股軟件公司的方式,將我們的年薪劃成股份,公司此前已花費的6-70萬由他個人承擔,新公司重新注資100萬,我們幾個成員大概佔10%的股份,剩下的他全包。如果不想參股,股份也可以隨時退。看到他誠意滿滿的樣子,我們也沒做他想,同意了。

第二年信息系統基本上線後,我被任命為建築公司的CIO。不久,原建築公司的行政總監離職,老闆也有意讓我去建築公司做行政總監,我剛開始沒同意,建築公司的繁雜瑣事特別多,尤其是工地上的,三教九流、上天入地。行政總監的接替人選也是接二連三的替換,管理愈發混亂,老闆的脾氣也日漸暴躁。直到有一天,我突然發現老闆的兩鬢一夜之間突然變白了。那時是有同情心的,現在想想挺可笑。一個負資產的人去同情身價幾千萬的老闆。我跟老闆說,我去建築公司那邊試試吧,不行我再回來。自那以後,接觸公司層面的事情就多了,體會到老闆的不易之外,也逐漸明白了老闆的心思。事實上在招聘我之前,他就有到金蝶詢過價,一套ERP系統做下來大概在一百萬左右,後期每年還有不菲的維護費。他的設想是用100萬自己招聘一批程序員開發,一來可以充分定製,二來可能有機會作為產品賣給其他同類公司,即便不成,後期自己維護成本的開銷也要少很多。經過這幾年的瞭解,他發現推向市場並非像他想的那麼簡單,每家公司都有不同的需求,定製成本很高,軟件公司是繼續投入還是直接裁掉他心理是搖擺不定的。把我調到建築公司,是想留下我一個懂軟件的,萬一把軟件公司解散,我還可以負責起信息系統的後續維護。做個懂軟件的行政總監,每天處理一堆工地上的亂事雜事,時不時的組織招投標上下打點關係,這顯然不是我的理想。做一款軟件產品,得到市場的認可,像微軟的Windows、Office那樣,這才是我追逐多年的夢想。

逐步步入正軌後,我提出辭去行政總監的職務,回到軟件公司任職,繼續做產品化和市場推廣。老闆感覺很意外,看出了我的心思,但也並沒有說破。經過幾個月的招聘交接後,我回到了軟件公司。隨後過了春節,各個公司部門都開始發放年終獎或年薪了,唯獨軟件公司沒有一點動靜。我諮詢了財務,答覆是軟件公司開辦時注資100萬,現在賬戶已經沒錢了。原來老闆當時承諾的重新注資100萬隻是緩兵之計,他需要花更多的時間檢驗系統,他不會再投入資金了。軟件公司的架構師向老闆提前預支,老闆也不批。我問老闆是什麼意思,老闆說他本身是支持軟件公司的,但現在老闆娘不支持,還需要做她的工作,你們幹好自己的工作,別讓別人說閒話。沒多久,就連公司的飲水都斷供了。老闆娘還特地到軟件公司大鬧了一場,當時我不在場,據說話很難聽,意思就是你們軟件公司的員工夠厚臉皮的,好意思在這靠著嗎。都是簽了正式勞動合同的,即便是要辭退也要給個說法吧,這是逼著我們自己辭職嗎?到了4月份發薪日,其他部門都已發薪,我們沒發。很明顯,老闆把我們拋棄了,而且做的太絕情了。

我們決定聯手與老闆對抗,首先把公司電腦上的代碼全部清除,然後全體員工聯合給老闆寫了一封簽名信,第一要求立即發工資,第二要求補發獎金,第三要求老闆娘給我道歉,以為這樣就可以得到我們應該得到的。我們也預感到了未來的結局,晚上大家一起吃了一頓預備散夥飯。飯局中,一位同事接到老闆的電話,跟他說讓他留下來,把代碼保護好,給他10萬。這位同事沒答應老闆,夠義氣!

第二天剛好是週六,全國軟考日,我們幾個主要成員都請假去參加考試了。軟件公司一直都是按建築公司的上班制度,週六也都上班。等我們下週一再上班的時候,我們的鑰匙已經失效了。接下來的事件一步步的反映出了人性的弱點,在與老闆談判的過程中,架構師單獨與老闆達成了協議,把代碼交給了老闆,自己拿了10幾萬,後來又通過勞動仲裁拿了一些。另一個女同事因為還在哺乳期,為了保住職位,協助恢復代碼和搭建環境及後期維護。原本的統一戰線被瓦解,我們其他人沒有任何籌碼再來與老闆談條件了。而我雖然是軟件公司負責人,因為最初沒與老闆妥協,老闆也一直沒給任何說法,只是說答應你的都會給你的,再後來連電話都不接了。最終無奈委託律師申請勞動仲裁,通過調解拿回來5萬。當時無論如何也沒想到,最後一份打工竟是以這種結局收場。

這件事情影響了我1-2年,每想至此,都覺得世態炎涼。如今已經慢慢原諒當時的每一個人了,包括老闆和老闆娘。在利益面前,人都是為了自己而不顧他人的。要怪只怪自己,關於年薪沒有簽訂書面合同,關於升職沒有要求加薪。當然最主要的問題還是自己的心態,不是自己的公司卻想要公司按自己的想法走,哪個老闆會支持你呢?長遠來看,也未嘗不是一件好事,如果繼續在這個公司這個團隊上效力,即便是最後做成功了,在利益面前一樣會發生衝突,10幾萬就可以讓一個人背信棄義,這樣的團隊,還有什麼值得珍惜的呢。

從這家公司離職後,再次陷入對未來事業的深思。雖然對自己創業一直抱有期待,但當下的局面來得太突然了,我還沒有為第二次創業做出任何的準備。再找工作再打工,即便是能做到高管的位置,也一樣要遵從老闆的旨意。天下老闆都一樣,員工不過就是他的棋子,他不會在意員工的付出、理想和未來。況且,自己是技術出身,對人情世故、人際關係處理本身就是弱項,雖說軟件方面有些經驗,但在高管的位置上,情商要遠比技術更重要。難道還是要再找工作,再從頭開始嗎?已經35歲了,還有幾個青春可以再重來?我的理想還能實現嗎?我覺得自己已經被逼上梁山,除了自己創業,別無他路。

相比第一次創業,經濟上稍有些優勢。上海的房子一直沒處理,租金與還貸剛好相抵。一線城市房價穩步上漲,已經較當初買房時翻了一番。最壞的結果,房子賣掉回老家也夠一家人幾年生活了。創業成本基本就是生活開支:房租1000多,孩子幼兒園1000多,再加上3口人的生活費,每月固定在4-5k。手中存款大概1-2萬元,預期仲裁能得5萬,創業即便是分文無收的話也可以堅持10個月左右。而且現在創業環境要好很多,可以通過互聯網尋找機會,不需要再向以前一樣,只能在本地尋找客戶。最值得一提的就是淘寶,由於第三方擔保交易,買賣雙方都增加了很大的信任感,更容易成交。

既然已經沒有退路,就索性再創業試試吧。第一件事就是在淘寶上註冊開店,2013年6月1日,淘寶店正式開啟,由此正式開始了我的自由職業之旅,未曾想到的是,這一走就是5年。

被逼上梁山的我是如何擺脫困境的呢?感興趣的粉我:)

下篇預告:柳暗花明


上一篇:


分享到:


相關文章: